取消公摊又上头条了,每隔几个月这个话题就会上一次热搜,
那么2024年这一次有什么不一样?
12月17日,张家口市住建局等4部门近日印发《关于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将鼓励实行“现房销售”,逐步推进“取消公摊”。
12月12日,衡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全市商品房销售实行套内建筑面积计价的通知》,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该市行政区域内商品房将实行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销售。
今年9月,湘潭市发布《湘潭市促进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18条措施,在优化住房销售方式方面提出,房地产开发企业可实行按住房套内面积(不含公摊面积)计价宣传销售。广东肇庆市则于今年5月出台相关规定,明确从2024年5月1日起全市范围内商品房实行按套内面积计价宣传销售。
更早之前,合肥于去年7月召开全市房地产工作专题会议,也提出“为避免公摊面积比例过大,要积极探索商品房销售按套内面积计价。
目前,我国住宅建筑主要以建筑面积进行交易,这样会出现同一项目的建筑面积相同而套内使用面积不同的问题,因此各地经常出现因公摊面积计价问题而出现的矛盾。
那么到底公摊是不是取消?
其实很多围观的购房者根本不清楚这些概念: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地毯面积。大部分人闹的都是误认为地毯面积就是自己的套内面积,其实这些概念都非常非常不一样。
地毯面积是室内的净使用面积,也就是墙体以内的所有面积,而套内建筑面积却包括了套内房屋使用面积(地毯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最后简单的总结一下,公摊的影响:
公摊面积并不是越小越好,不计入面积价格,意味着开发商同样可以提高套内单价,另外如果开发商过度挤压公摊,会导致社区品质下调,包括楼道、会所、大堂等公共面积缩水。
1:产生公摊也计价的原因是因为中国是小区制,而不是街区制,中国的小区更依赖开发商建设,而国外更多是依靠政府。这种情况下,就使得开发商将社区内公用部分分摊成本到建筑面积里。
2:一些小区甚至连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幢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计入到公摊面积中,而国家法律明文规定这些不算公摊。另外还有将公摊部分未来的收益被开发商或者物业获得,比如电梯广告等。
3:公摊面积缺乏公信力,不便民、不透明。如果“公摊面积”不实,购房者要多支付房款,而且还得在以后不断支付更多的成本
4:凡已作为独立使用空间销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车棚等,不应计入公用建筑面积部分。
5:“偷面积”大部分都是违规,偷了公摊。
一般报批的时候,肯定是符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但很多开发商会在报批后改造,比如很多的loft。通过特殊设计,增加室内室外空间,让房子的某一部分可以“不计面积”或“计一半面积”。
6:利用限价政策漏洞
很多城市都有限价政策,但大部分都是限制了建筑面积单价,这种情况下,有开发商想办法在建筑面积单价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使用面积,在期房购房合同和期房收房这个双合同中,增加使用面积,变相的增加了单价。在买卖合同中设置了陷阱。
7:公摊不均
最简单的例子,高低配的项目,北京非常普遍,高层占据了大量的公摊,而拆分出来的,别墅特别是地下部分并不公摊。
所以归根结底来说,虽然羊毛出在羊身上,但对于购房者来说,对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来说,改成套内计价是合理的。
市场对公摊的诟病很多都是样板间看着很大,实际交房后发现货不对板,所以公摊并不是问题,问题其实是期房销售过程中法规不完善,法规不落地导致的样板间与实际交付完全不一样!
从重庆和肇庆的情况来看,购房者仍然要为公摊面积买单,但从购房者的角度来看,他们更需要的其实是公摊面积计算的透明化,以及物业费、取暖费等费用的合理计价方式,像肇庆这样仅仅只是要求开发商、中介机构按照套内面积计价宣传和销售的规定,似乎并不能完全回应购房者的需求。
1:公摊是不可能取消的,公摊是国家规定肯定会有的。
公摊部分是整栋大厦业主共有的,比如楼梯,走廊,电梯,管井,电房,泵房等等,如果没有这些,物业是根本无法使用的,甚至,连回家的路都没有。
而且公摊并不是越小越好,以电梯间为例,如果电梯间面积过小,电梯数量较少,走廊宽敞,大堂宽敞,电梯宽敞,那公摊一定很大。
2:公摊的问题主要是少数开发商缺乏监管,像人防工程的地下室、供出租或出售的固定车位、架空层等等,这些可都是不计入公摊面积的。但是,在实际计算过程中,不少开发商却硬把这些面积算作公摊,从而导致购房者的公摊面积增加。
还有在实际房地产销售过程中,少数开发商为了好卖房,将样板间提高了面积,通过做小家具等办法,误导购房者以为自己买的房子会很大,而等实际收房的时候,感觉货不对板,然后误导购房者以为是公摊的原因,实际这只是开发商的虚假宣传。
3:以为没公摊面积,以套内面积算,房价就会便宜?物业费就会少?
实际上房子是按套销售的,一套卖多少钱,无论按建筑面积算还是按套内面积算,总价是一样的。包括物业费等,计价方式的变化不会改变你叫缴纳的总价。
4:即使套内计价,也不一定就会没问题
公摊面积制度在我国实施已久。2001年实行的《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明确了商品房建筑面积是由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组成。具体来说,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套内墙体及阳台面积,依然可能有开发商动手脚。
5:取消公摊是好事,但要避免成为卖地的工具。
如果是二手房,你的得房率只有70%,而新进入市场的这些房源,得房率可能能到90%,差20%的话,过去的二手房和开发商手中库存的在售的一些房源有可能就要降价了。
不论是得房率还是公摊,都有存在的必要性。真正要管控的其实是不合理的、违规违法的,在销售过程中制造高得房率的这些情况,而不是说随便改变这种公摊的设计规则,其实是会带来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
是否套内计价政策对于购房者实际购房成本基本无影响,
老百姓以为取消公摊能降低房价,其实这是错觉。
实际从市场情况看,市场好的时候,所有人都抢房子的时候,公摊比例就特别大,而一旦市场不好,开发商盖房,明显,公摊比例就很小。
以北京为例,最近一年多入市的项目,公摊比例基本都只有20%以内,很多甚至得房率能到90%以上。
价格不是由房屋面积决定的,而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有些城市的房子1000平卖1000万,有些城市的房子100平卖1000万。取消公摊,改变的是房屋销售面积,但并没有改变供求关系。
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是,你降价都卖不出去,别说涨价了。
真正促使房价涨跌的,一定是供求关系。买的人多了,房价就上涨,买的人少了,房价就下跌,跟套内、套外面积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