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青年考公,尽量规避报考部委公务员岗位

人文之光 2024-01-31 15:57:06

由于大环境比较尴尬,因此很多00后和95后本科生都涌入国考大军。很多县城青年由于缺乏考公经验,因此在报考的时候,经常出现乱报的情况:比如对于一般家庭出身的县城青年来说,报考公务员的时候,要尽力避免报考部委公务员。

1、部委公务员的优势

首先不可否认,部委公务员具备很多优势。

第一,部委单位的福利一般都不错,很多在部委上班的科员甚至有一种居高临下、俯视地方的感觉。部委单位的好处体现在福利好:比如食堂的饭菜性价比很高,而且还有很多配套福利。同时,由于单位级别高,因此晋升相对也容易一些(最起码熬级别方面,级别高的单位就比级别低的单位容易一些)。

第二,对于在北京打工的群体来说,住房的费用往往会成为巨大的负担。而且由于体制外工作的特点就是不稳定,所以多数在北京打工的人对北京都没有归属感可言。但是对于部委公务员来说倒是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因为理论上,部委公务员都可以有分房的机会(当然拥有的仅仅是使用权,房子的所有权在公家手里)。当然即便是没分到房,也可以考虑通过单位提供的宿舍解决居住问题。这就等于节约了很大一部分成本。

以上,属于部委公务员的优势。

2、不适合县城青年

但是,对于出身普通家庭的县城青年(这里也包括小城市)的青年来说,考部委公务员是弊大于利的。

因为虽然理论上可以等分房,但是哪一天能等到,还是一个未知数,并且,在京城,如果没有房子,也意味着婚恋方面处于尴尬的地位:毕竟,没有房子的情况下,成家很难——当然,部分女公务员可以考虑通过婚姻途径解决居住问题,但是男公务员就很尴尬了。毕竟,婚恋市场上,女方很少希望低配。

而公务员的薪酬打算买房是很难的。家里不差钱的,可以依靠家里的赞助买房,但是本文说了,县城普通家庭的青年——意思就是通常情况下,多数此类家庭的家底,可能首付款都未必能够拿的出来,更别说别的想法了。

此外,县城青年进入部委工作,还意味着存在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很多县城、村镇的群体对于体制内了解有限,有的县城青年进入部委成为普通科员以后,在家乡就被说成在ZY是领导,因此很多亲戚往往会有投奔心理,而这种心理一旦成为行动,无疑意味着青年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来接待,经济成本付出的同时,还需要承担精神和时间方面的成本。而这,都是不必要的麻烦。

3、淘汰率

当然很多县城青年又认为:如果自己辛苦一辈子,能给下一代积累一个好的基础,也是值得的。这个想法个人理解,都是,北京、上海这类城市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高淘汰率。县城青年涌入的同时,也意味部分京二代因为经不起北京高淘汰率的游戏,而被迫泯然众人甚至出局。因此如果就是因为下一代而渴望留在北京,只能说想多了。

因此对于普通家庭出身的普通县城青年来说,出于理性考虑,考公尽量避免部委单位。那个不适合普通家庭的青年去考。

4 阅读:3174

评论列表

道玄天宗

道玄天宗

16
2024-02-14 14:16

最大的问题是考不上[得瑟][得瑟]

用户11xxx20

用户11xxx20

6
2024-02-01 03:54

应该去偏远乡镇,[得瑟]搞个房不是问题,女的就看得上你了

一修天下 回复 02-17 13:12
这么大国家又不是除了京城就只有偏远乡镇,人家说得那么实在,你们自己玻璃心!二线三线四线五线还有县城,只要你能力够考上以后房子不是非常大问题,为啥一定要去京城垫底?

轩辕真人

轩辕真人

6
2024-02-05 08:12

首先你的有能力考上

李一

李一

2
2024-04-17 17:35

级别真的是上的快,就是熬时间

人文之光

人文之光

探讨教育、育儿话题,有时候也说说科普和心理、社会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