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庭之上的八名法警,却丝毫没能震慑住被告席上的四名犯罪嫌疑人。只见他们有的翘着二郎腿还翻着白眼,有的突然猛拍桌子大喊“我没罪”,甚至还有人在当庭肆意大笑。嫌犯态度真的可以这么嚣张吗?
入室抢婴案:18年追凶路
在2006年12月的山东泰安肥城市王庄镇后渔村的姜家老宅里,8个月大的姜某儒正睡得香甜。谁能想到,四名蒙面男子竟翻墙潜入。他们先是把姜爷爷拖进厨房一顿殴打,又用钢筋抵住姜奶奶的喉咙,随后抢走孩子,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18年后,警方在山东济宁找到了已经成年的姜某儒,同时四名嫌疑人也全部落网。近日,某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这起案件。
庭审现场,嫌疑人曾某和王某在法庭上大摇大摆地抖着腿,还不时翻白眼,袁某则假装耳聋,妄图拖延审讯,嘴里嘟囔着“我就是闲聊的时候提了提姜家的情况”。主犯李某更是离谱,突然推翻之前的口供,狡辩道“是别人逼我干的”。
孩子母亲乔某芬满是悲戚,哽咽着说:“要是他们能真心悔改,或者提供其他被拐孩子的下落,我愿意放弃民事追责。可他们呢,眼神里连一丝愧疚都没有!”
类似案件的处理:“兄弟”联手,拐卖亲生女儿
在2003年的重庆万州的农村,赵某因为赌博欠了一屁股债,竟然和堂弟狼狈为奸,把自己亲生女儿以3万元的价格卖给了人贩子。可怜的孩子被辗转卖到福建,6年后被解救出来时,已经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最终,赵某因拐卖儿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他的堂弟也获刑8年。当血缘亲情都能被当成交易的筹码,法律就该毫不留情,以雷霆之势去斩断这泯灭人性的罪恶。这起案子赤裸裸地暴露了农村地区“重男轻女”思想和贫困交织在一起的毒瘤。它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打击拐卖儿童犯罪,必须要从根源上破除这种性别偏见。
2012年福建漳州买卖儿童案——“中间人”伪装慈善
在2012年的福建漳州某福利院院长林某,竟然和所谓的“爱心人士”黄某勾结在一起。他们打着“收养”的幌子,从农村低价收购男婴,然后转手卖给富商家庭,涉案金额超过200万元。等到警方破案的时候,已经有17名婴儿被他们贩卖。
林某被判处无期徒刑,黄某获刑15年。当本应守护正义的公权力,沦为这些人犯罪的工具,社会的信任也就彻底崩塌了。这起案件无情地撕开了“合法收养”的虚假面具,凸显出对儿童福利机构加强监管的紧迫性。要知道,每一个孩子纯真的笑容,都绝不该成为那些黑心人赚钱的工具。
拐卖儿童案件的三大残酷真相
- 公安部数据显示,在2015 - 2020年期间,拐卖儿童案的破案率虽然超过95%,但让人痛心的是,每一名被拐儿童的背后,平均都有3个家庭因此支离破碎。
- 在黑市上,男婴的价格竟然能达到10万 - 30万元之高,可那些人贩子受到的刑罚普遍在5 - 10年,刑期和他们获得的暴利相比,严重失衡。
- 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表明,80%的被解救儿童都遭受过心理创伤,30%出现了严重的抑郁症状或者暴力倾向。
- 有些养父母因为所谓的“感情投入”,拒绝把孩子交还给亲生父母,导致这些被拐儿童陷入“两个家庭的拉扯”之中,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 2019年《中国留守儿童现状报告》指出,农村留守儿童里,有35%面临着被拐卖的风险。
- 农村地区信息相对闭塞,经济条件较差,人们的法律意识也比较淡薄,这就使得农村成了人贩子眼中的“狩猎场”。

看完这起令人痛心疾首的案件,您心里肯定有很多话想说。是期待法律能给予这些罪犯更严厉的惩处,还是担忧那些被拐儿童未来的命运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宝贵的意见,让我们一起关注被拐儿童的命运,为正义呐喊发声!如果您认同本文的观点,恳请点赞、转发,让更多人关注打拐事业。关注我,持续为您追踪社会热点,守护人间温情。
作者声明:图片均出自网络与内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