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丝绸之路,贯穿了亚欧大陆,起点就是当时的都城长安,那么,具体是在长安的哪里?
答曰:西市。
长安城整体的布局如同棋盘一般,由坊和市构成,其中的“市”指的就是西市和东市。
东市的货物主要来源于东方各地,而西市则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或者说是终点,来自于欧洲、西亚以及中亚各地的胡商,把当地的货物从这里卸下,再从这里买入大唐的货物运走。
今天西安的西市博物馆,就是在原来长安西市十字街的遗址上重建,再现了盛唐辉煌。
西市里有一个水渠,是运河的分支,可以运木材、运粮等,为当时搭建提供了重要资源,也满足了西市商贾日常生活用度所需。
在西市博物馆里,还能看到当年马车、牛车、骡子车运送货物留下的车辙印记,历经千年依然可以看到勾坎的痕迹,说明当年压的非常结实,而且轮距是固定的。这些印记类似于今天火车的铁轨一般。
有一个成语是“闭门造车”,形容一个人封闭自我,不与外界联系,是贬义词。
但其实这个成语还有后半句:“闭门造车,出而合辙”,说的即使关门造车,只要按照车轮距来造,是完全可以和路面上的车辙印吻合的,可以顺利行使在路上。
为了保证西市能够正常运转,大唐在西市里面设置了两个管理机构:平准署和西市署。
西市署类似于今天的工商局和物价局,负责物价稳定、交易公平,买卖见证等。在西市里面还有公秤,如果商人之间不相信对方的私秤,可以拿到公秤上来称重。如果私秤确有问题,则西市署的官员会对商家进行处罚。
平准署则主要负责朝廷采买。
因为西市有来自于各个国家的商人,所以里面的钱币也是五花八门,萨珊的银币、东罗马的铜币等均可以使用。当然,最主流的还是大唐的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并不是开元年间的货币,而是在初唐的武德年间就有了。上面的“开元通宝”四个字由欧阳询题写,后来演变为各种版本的开元通宝。因为大唐的影响力实在太大,很多国家都将开元通宝作为主流货币。
西市里面还有柜坊,类似于今天的银行,可以存取钱;质库,类似于今天的当铺,用物品换钱出来。
更有意思的是飞钱,因为当时的钱币很沉,路途又过于遥远,不利于携带。所以一些大的商人,可以利用自己的信用,开立票据,全国通兑。
比如一个商人从扬州到西安交易,就可以先找到扬州的分号开立票据,到西安兑换出来。很像是今天的商业本票。
西市和其他坊一样,经营时间也受到宵禁的限制,每当太阳落山,闭市钲就会被敲响,连敲数百下,宣布商业活动的终止。
等到第二天开始营业时,开市鼓又会被敲响,宣告一天商业活动的开始。
最早的纸质货币,好像是宋朝成都的“交子”。还只能在成都的十六家店铺内,代替铜铁钱币使用。唐朝应该是没有货币票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