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春城长春市——吉林省省会

昕瞳看历史 2023-03-03 00:03:02

从北京出发,乘动车沿京—哈线北上,出山海关,途经沈阳城,只要六个半小时,就可到达长春市。长春市是吉林省的省会城市,是近百年来在我国东北大地上崛起的一座年轻而美丽的都市。如果从1800年设立长春厅算起,长春市的建城史也只有210多年。长春市虽然没有南京市作为六朝古都的婉约情调,更不具备北京作为七朝古都的权力森严,但长春市曾经被日本侵略者定为伪满洲国国都,并由日本关东军整整统治了14年之久的屈辱历史是世人皆知的。

如今的长春市早已今非昔比,长春市已经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长春市还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城市;是我国东北地区中部最大的中心城市和中国建成区面积和建成区人口第九大城市;同时,长春市还是吉林省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交通的中心。

长春市处于北半球中纬地带,欧亚大陆东岸的我国东北平原中央、松辽平原的腹地,是东北地区天然地理中心,位于北纬43°05′~45°15′,东经124°18′~127°02′;市中心坐落在东经125°19′,北纬43°43′。西北与松原市毗邻,西南和四平市相连,东南与吉林市相依,东北同黑龙江省接壤;长春市的东部为低山丘陵,西部为台地平原的过渡地带;平原面积较大,台地略有起伏,地势平坦,长春地区除东部有小面积的低山丘陵,绝大部分为台地,由于松花江、饮马河、伊通河等水系纵贯辖区,沿河两岸渐为平坦的冲积平原。

长春到四平深断裂是一条分割山地与平原的主要构造线,以东为隆起区,以西为沉降区,实际上的长春地区地理位于隆起区与沉降区之间。地质构造的过渡性决定其地貌类型的多样性,形成了东高西低的地貌特征。

长春地区地貌由山地、台地和平原组成,形成了“一山四岗五分川”的地貌格局。长春山地面积不大,约占长春地区土地总面积的9%。其中,低山占2.56%,丘陵占6.44%。主要有大黑山和吉林哈达岭。长春台地面积较大,约占土地总面积的41%。其中,平缓台地占35.23%,高台地占5.77%。主要有榆树台地、长春台地、双阳台地和伏龙泉台地。长春平原面积最大,约占土地总面积的50%。其中,河谷平原占39.4%,低阶地占7.5%,湖积平原占3.1%。主要有双阳盆地、松花江河谷平原、拉林河河谷平原、饮马河河谷平原和农安湖积平原;长春城区正好坐落在东部山地向西部平原过渡的台地上,海拔在250米~350米之间,因此,东高西低的地势构成了台地和平原共存的地貌,其中,台地占70%、平原占30%。不同的地貌类型对城市建设起着不同的制约作用。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对发展长春经济十分有利。南北距离217.5公里,东西长227公里,全市总面积20604平方公里,城市面积4906平方公里(城区总面积居东北第一位),四环内建成区(核心建成区)面积379.94平方公里,市区地势平坦开阔,气候宜人,素有“北国春城”的美誉。

长春市之所以是我国北方名副其实的“春城”,就是因为它处于吉林省东部山地向西部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具有东部山区湿润气候向西部半干旱气候过渡的特征——“冬日无干冷,夏日无酷热”是最明显的气候特点,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在全国干湿气候分区中,地处湿润区向亚干旱区的过渡地带。长春市的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2℃-3℃,夏季又比同纬度地区气温低3℃-5℃。无论从哈尔滨南下还是从沈阳北上都会感觉到气温的细微变化。由于其地理位置、地形结构与大气环流相配合的作用,气温自东向西递增,降水自东向西递减。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湿适中的气候特征,为人类开发和利用大自然提供了良好的气候环境。

这里的过渡性气候使长春市的光照充足,热量条件优于东部,而雨水条件又好于西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长春市年平均气温4.8°C,最高温度39.5°C,最低温度-39.8°C,日照时间2688小时。夏季,东南风盛行,也有渤海补充的湿气过境。年平均降水量522至615毫米,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3℃。秋季,可形成持续数日的晴朗而温暖的天气,温差较大,风速也较春季小。

上述自然环境大体可归纳以下四个基本特征:①长春地区位于山地丘陵向台地平原、湿润气候向干旱气候、针阔混交林向草甸草原、暗棕土壤向黑钙土壤的过渡地带,自然景观由东向西不断变异,过渡性特征十分明显;②受过渡性自然区位的影响,长春地区既有山地资源又有平地资源,既有森林资源又有草原资源,既有矿藏资源又有农业资源;③自然资源的多样性,为全面发展长春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④从全球上看,长春地区与美国汽车城——底特律,意大利汽车制造中心——都灵,美国玉米、小麦种植带,意大利集约的农业区,同处于北半球较高纬度地带。

目前,在这块206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汉族、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锡伯族、壮族等46个民族,截至2013年12月31日,长春市总人口为772.9万人。长春市直辖7个行政区、1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6个区分别是朝阳区、南关区、二道区、宽城区、绿园区、双阳区、九台区;1个县系农安县;代管2个县级市分别为:榆树市、德惠市)以及16个经济开发区。在16个经济开发区中,有国家级开发区3个(编者注:分别为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系于2012年11月5日,经中国商务部批准的中国内地最早的一个以汽车产业为核心的国家级开发区。主要承担加快长春国际汽车城建设、建设长春西部新城区和承接一汽剥离社会职能三项任务。

汽车区行政管辖面积110平方公里,管辖2个街道办事处,9个半行政村。建成区面积23平方公里。区内总人口22.3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9万人。全区各类企业3160余户。建区以来,先后被授予“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是我国东北地区首家启动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的开发区);此外,还有省级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分别为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长春长江路经济开发区、长春工业经济开发区、德惠经济开发区、长春双阳经济开发区、长春绿园经济开发区、长春东湖经济开发区、长春合隆经济开发区、长春五棵树经济开发区、长春二道经济开发区、长春南部都市经济开发区、榆树环城工业集中区、农安工业集中区和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

长春市人民政府于2006年10月18日,自长春市繁华闹市区北安路迁移至长春市南部新城开发区(南部新城地处长春城市文脉向南延伸的主轴线上,是城市发展轴线中的重要环节。位于长春城市轴线——人民大街南端,北接长春市老城区,东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净月经济开发区,西邻高新技术开发区,是长春对外联系的门户和区域沟通的枢纽,是长春适宜创业、适宜经商、适宜居住的首选区域),新址为长春市人民大街10111号。

0 阅读:82

昕瞳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