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的开基帝王是曹丕,实际创建者却是曹操。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出身官宦世家 。
东汉末年,汝南名士张劭曾品评曹操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臣)”。《三国志 ·魏书·武帝纪》说曹操二十岁时,举孝廉,为郎,任洛阳北部尉。他执法严厉,不避权贵,特造五色棒十几根,悬于县衙左右壁,凡有违反京师禁令者,无论平民豪强乃至官吏,一律处以杖刑,死于五色棒下的犯法者不在少数。许多宗室贵戚、近臣宠宦不满他的做法,却一时对他无可奈何。
汉末黄巾蜂起,天下大乱,能力出众的曹操被朝廷任为骑都尉,随皇甫嵩、朱儁等镇压黄巾军。由于他文武兼备,屡立战功,很快由骑都尉攫升为济南相,旋即又晋升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 ,成为东汉皇家武装力量的重要将领。
董卓进京后把持朝政,曹操随袁绍等曾讨伐董卓,因寡不敌众,兵败逃逸。初平三年(192),青州“黄巾贼”百余万人进攻兖州,击毙兖州牧刘岱,在“州中无主”的危局下,时任东郡太守的曹操被推为兖州牧(即太守) 。雄才大略的曹操到兖州后“明设赏罚,承间设奇,昼夜会战”,终于摧垮了拥众百万的青州黄巾军,遂从三十万降兵中遴选出精锐之士充实他的队伍,号为“青州兵”。从此,曹操实力大增,跻身东汉末几大军阀之列。
建安元年(196),曹操采纳谋士荀彧之策,逢迎饥寒交迫、走投无路的汉献帝刘协迁都许昌,被封为大将军,又转任司空。从此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外伐诸雄,内诛异己,皆以皇帝的名义,成为各大军阀中最具政治权力者。曹操将屯田制推广到其所占地盘的所有州县,很快解决了当时最为棘手的粮饷难题,为他争夺天下奠定了扎实的经济基础。
此外,曹操为了统一天下,特别注意广泛招揽人才,还笼络世家巨族、竭力争取上层社会对自己的支持。曹操架空献帝、成为东汉实际掌权者后,对于人才的使用也不再看重门第出身,而主张“唯才是举”——看重才干不论出身,譬如骁将典韦是在逃通缉犯,许褚是地方豪强,谋臣郭嘉是寒门子弟,刘烨是宗室成员......早在东郡时,他就将荀彧、李黄、典韦、吕虔、乐进、于禁、程昱等名士武夫都网罗至帐下。迎献帝至许都后,他又逐渐把许褚、戏志才、荀攸、郭嘉、钟繇、陈群、司马懿、杜畿等文武英才拉到其军政集团内。这些人有贵胄有布衣,成分来源复杂,有些甚至来自敌对阵营,却均在曹操争夺天下,建立曹氏政权的霸业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
曹操为何爱才又杀才?借刀杀祢衡:东汉末年著名文士祢衡,是一个恃才傲物之人,即文献中所称的“狂傲之士” 。他虽然很有才学,但性格有些极端,平素喜欢评论、讥讽他人,动辄开口骂人,因而得罪了不少人,这其中就包括以“爱才任贤”著称于世的曹操。曹操求贤若渴、极善笼络人心,他招纳贤才的手段非常多样化,其麾下的文臣武将,大多数是笼络而来。狂士祢衡却不是,他完全是因北海太守孔融的大力推荐,才来到曹操跟前的。
彼时曹操正与“四世三公”的世家子袁绍争夺北方地区,孔融向曹操建议,欲与实力雄厚的袁绍争锋,首先必须扫除南方的障碍,即袁绍在南方的盟友刘表、张绣和孙策等人,最佳的的手段并非用强,而是招抚。曹操觉得有理,就想派孔融南下去办招降之事,孔融却向他举荐了其挚友祢衡,说祢衡比自己更适合去办此事。
曹操素来爱才,对祢衡的能耐早有耳闻,于是立马召见他。谁知祢衡狂放不羁,他一见曹操,就口无遮拦地将曹操及其麾下那帮将相谋臣一顿狠批,弄得曹操面红耳赤,好生尴尬,又不好当场发作。曹操一向以“唯才是举, 爱才如命”著称于世,自然不便以恼恨祢衡而杀他,为自己招来恶名,于是就想出一招“借刀杀人”之计,让祢衡赴荆州说降刘表。据记载,祢衡到荆州后仍然改不了狂傲习气,因为言语不敬而先后得罪州牧刘表和江夏太守黄祖,最终因言语刻薄惹怒黄祖,死于黄祖刀下。
祢衡之死虽非曹操亲自操刀,但却与曹操有莫大关联,是他借黄祖之手除掉了这个早已看不顺眼的刁嘴狂士。类似祢衡这样多少有些狂傲的文士到曹营效力后,几乎没一个有好下场。
杀杨修并非嫉贤妒能,而是另有玄机:登高望远、能掐会算的名士杨修就是典型的例子,曹操知道此人满腹才华、聪慧异常,对自己有大用,但因为杨修不善敛藏,常自作聪明,事事先于曹操一步,又在曹丕、曹植争夺储君之位时力挺弟子曹植,犯了曹操大忌,帝王家事岂能随便参与搅合?最终被曹操设法除去。杨修之死,和什么“鸡肋”、“黄绢幼妇”之传闻毫无关联,更非曹操嫉妒其才,而是因缺乏分寸感、搅合到极度敏感的世子之争中而遭杀身害命。
杀孔融是因有厉害冲突:死在曹操屠刀下的名士还有成名甚早的孔融。“孔融让梨” 是出名的历史典故,这使他很早就名闻乡里,甚至名标青史。出仕为官后的孔融为人耿直,直言敢谏,曹操对他又欢喜又忌惮,但也因为他后来随意针砭时弊、讽议朝政, 与曹氏的利益产生冲突 ,不得不忍痛将他诛杀。
死在曹操屠刀下的文人、谋士还有刘馥、许攸、荀彧、娄圭、崔琰、神医华佗等等:这些人有被杀的,有被逼自杀的,原因虽不尽相同,但都与曹操有关。求贤若渴的曹操,为何要杀掉这些他费尽千辛万苦、放低姿态竭力笼络来的文人名士呢? 抛开利益之争不论,说白了就是政治立场起冲突的问题。
嗜杀又不滥杀:长期以来,胸怀大志的曹操都很注意广泛吸收各类文人名士,不管对方对他态度如何,他都能放低身段极力讨好、笼络对方,竭尽所能将其网罗到自己的阵营之中,这是曹操的用人策略,也是他能称霸三国的奥秘所在。虽然不少名士因各种原因死于曹操之手,但他并非随意屠杀文人的刽子手。例如汉末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 之一的陈琳就曾写过一篇著名的“讨贼檄文”,用严厉的辞藻将曹操骂得狗血淋头,甚至还问候遍了曹操的列祖列宗,曹操虽有些恼怒,但依然因爱怜其才华横溢而抬手放过他,还委以重用 , 曹操不计前嫌,经常与陈琳进行文学交流,诗酒唱和。
综合史料所记,发现曹操所杀之人,大都不是与其政见相左,而是动摇了他控制汉室的统治基础,亦或是参与到曹操的家事斗争中,即搅入储位之争中,犯了王者大忌所致。譬如名士崔琰,此人与曹操有亲戚关系,却一向阳奉阴违,表面上做事勤勤恳恳,私底下却对曹操不满,经常背后诋毁曹操,说曹操有取代汉室的野心,流露出谋反之心。
曹操虽然终身未称帝号,却是汉廷的实际掌权者,其心和司马昭之心异曲同工,路人皆知,只不过心照不宣罢了,崔琰却不知死活将此事挑明了说,这不是拔曹操逆鳞吗?所以说他死得并不冤,甚至有史家说他“死有余辜”。
曹操文韬武略集于一身,是一位文武兼具的不凡人物,他深知“唯才是举”,重用知识分子的重要性,况且他是“建安七子”的领军人物,文学才华超拔流俗,是历史文化名人,对有真才实学的文人雅士之喜爱是发乎内心的。但作为一个深谙权谋的统治者,一个极具野心的军事枭雄 ,曹操要实现“以曹代刘(篡汉)” 的谋划,就必须以“铁血之策”对待那些违背其意志而且“不识时务”的文人名士。这也叫杀一儆百,以正视听。这也是中国封建治术的宿命,或者叫儒术之积弊......
【配图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