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症,是伤寒论六经之一,涉及的主要两条条文:其一,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其二,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小柴胡汤主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0888da497fc8adc57866f02ac4cee74.png)
从六经定位讲,属于半表半里,也就是太阳表和阳明里之间,属于气机升降的枢纽。从病机来讲,抓住三点,胆火上炎,表现为口苦、咽干、目眩;气机郁滞,表现为心烦喜呕,胸胁胀满;正邪相争,表现为寒热往来。三条的核心点就是火、郁、滞。
因此在辨证少阳病的时候,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缺一不可,抓住四点;
面红目赤,为火郁上焦,舌边尖发红,此为胆火,舌苔薄白或微黄,邪未入里。经常叹气,此为气郁,口气重,胆火郁热熏蒸。有口苦,晨起最为明显,胸肋胀满,寒热交替,一日多次。脉弦,或弦细,或弦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550a81729d5a8ccb431ff45ae28df47.jpg)
辨证过程中,最容易混淆误判的地方,寒热交替,容易与恶寒发热混淆不清,易误诊为太阳病;虽有口苦,但并无大汗,大渴,容易当做阳明里热症;在虚实夹杂的情况上漏诊,少阳病容易兼有太阴症,比如脾虚便溏乏力等。
最后还要注意少阳症的传变,比如向表传的柴胡桂枝汤症,向里传的大柴胡汤证,以及向阴传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902c6b64e63606ef9fec3aec6cb93cc.jpg)
只要辨证准确,单纯的少阳症,代表方就是小柴胡汤,柴胡疏肝解郁,透达少阳,黄芩,清胆泻火,半夏生姜,降逆止呕,打通中焦,人参大枣,祛邪扶正,防柴胡劫阴,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和解少阳之功。
分享仅供参考,不做诊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