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建议:患上高血脂的人,尽量补充这几种物质,或能预防并发症

不一样视角 2025-04-03 02:15:2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脂症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21年版

2. 《中医药防治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3年第30卷第5期,张健等

血管里的油腻货,可比下水道的油垢还难缠!高血脂这种病,人到中年就跟影子似的甩不掉,明明看不见摸不着,却悄悄在体内搞破坏。

数据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高血脂发病率已突破40%,且呈年轻化趋势。

血脂高了,全身都遭罪

高血脂不是独来独往的"孤胆英雄",它常常拉帮结派,和高血压、糖尿病组成"代谢疾病三兄弟"。

它就像个潜伏已久的间谍,没等你发现,就已经做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

北京一位63岁的退休教师李先生,平时膳食油腻,嗜好烟酒,体检显示总胆固醇高达7.2mmol/L,却因无明显症状,拒绝服药治疗。两年后突发胸闷、剧烈胸痛,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202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有高血脂病史者占比高达68%。

为什么高血脂如此危险?简单来说,过多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在血管壁上堆积形成斑块,让原本柔韧通畅的血管变成了随时可能崩塌的危房,容易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致命疾病。

西医观点:靶向干预,精准补充

1. Omega-3脂肪酸:海洋里的"血管清道夫"

Omega-3脂肪酸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同时提高有益的HDL胆固醇。研究显示,每天摄入2-4克EPA+DHA可使甘油三酯水平降低20%-30%。

建议每周食用2-3次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金枪鱼、沙丁鱼等,或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鱼油制剂。

2. 植物甾醇:植物界的"胆固醇拦截者"

植物甾醇能够与胆固醇竞争肠道吸收位点,减少胆固醇的吸收。每天摄入2克植物甾醇,可使LDL胆固醇降低8%-10%。

植物甾醇广泛存在于坚果、种子、蔬菜和水果中,尤其以杏仁、核桃、亚麻籽含量最高。

3. 可溶性膳食纤维:肠道的"胆固醇清扫机"

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在肠道形成凝胶状物质,减缓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同时"捕获"并排出胆固醇。每天增加5-10克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可降低LDL胆固醇约5%。

燕麦、大麦、豆类、苹果、柑橘类水果和胡萝卜都是不错的选择。

4. 辅酶Q10:细胞能量工厂的"守护神"

他汀类降脂药物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肌肉疼痛、肝功能异常等副作用,部分原因是抑制了辅酶Q10的合成。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适当补充辅酶Q10或许能减轻不良反应。

辅酶Q10主要存在于肉类、鱼类和坚果中,其中以牛心、猪心和沙丁鱼含量最高。

中医视角:平衡阴阳,调理气血

1. 山楂:化浊解腻的"血管清理工"

《本草纲目》记载:"山楂消肉积、化痰涎、行瘀血。"现代研究表明,山楂含有黄酮类、三萜类等活性成分,能促进胆固醇代谢,增加胆固醇从粪便排出。

喝茶时丢几颗干山楂,或嚼几片山楂片,既能健脾开胃,又能助消化化油腻。

2. 决明子、荷叶:中医"减脂双星"

决明子性味甘苦微寒,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之效;荷叶苦辛微寒,善清暑利湿、升发清阳。现代研究发现,二者均有调节血脂的作用。

可各取10克,沸水冲泡代茶饮,坚持饮用有助于缓解高血脂症状。

3. 红曲:中医宝库中的"天然他汀"

红曲由米曲霉发酵而成,自古就有活血化瘀之效。现代研究发现,红曲中含有多种单克隆酶抑制剂,其作用机制与他汀类药物相似,能够抑制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降低血脂水平。

红曲可用于烹调着色,也可制成粉末调水服用。

高危人群需警惕

以下几类人群尤其需要警惕高血脂:

1. 家族史人群:直系亲属中有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史(男性<55岁,女性<65岁)者

2. "细腰肥"人群:BMI正常但腰围超标(男性>90cm,女性>85cm)者

3. 熬夜党、高压族:经常熬夜、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人群

4. 服用某些药物者: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药物者

生活方式干预

1. 精准运动:有氧为主,力量为辅

"三日不动,腿脚生锈;七日不练,功力全废。"运动是降脂的"天然药物",特别是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车等。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配合适量的力量训练,效果更佳。

2. 精细饮食:限制总量,调整结构

高血脂患者应限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控制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适当增加膳食纤维,限制胆固醇摄入。

3. 戒烟限酒:血管健康的"头号敌人"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量饮酒则会增加甘油三酯水平,加重肝脏负担。

结语:血脂管理,贵在坚持

高血脂的防治,犹如围棋中的布局,单靠某一招某一式难以取胜,需要多管齐下,形成合力。

无论是西医的靶向精准干预,还是中医的整体辨证施治,都需结合个人体质特点,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血脂管理如同煲一锅好汤,需要耐心与定力,日积月累方能品尝成果。

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可迷信所谓"速效降脂"的偏方秘方。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血脂患者需建立起对自身健康的"敬畏感",以"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之态度,提前干预,未病先防。毕竟,血管年轻,方能人生不"凝"。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2 阅读:989
不一样视角

不一样视角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