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等一线城市想住个好点养老院,每个月没有8000元搞不定,二线城市如果没有5000元,想体面养老也不太可能。如果想搞个山好水好的高端养老,就是个天价了。
从性价比上考虑,在降维消费、降维考研、降维就业等“降维模式”下,现在老年人开始“降维养老”了。
在湖北,每年夏天,宜昌郊区、恩施的利川、野山关等一些小地方已经老年人爆满。
这一现象,在疫情前已经出现。很多人为此在小县城花十几万买了养老房,每年去住上几个月。有的则是长期联系农家旅店,每年过去住几个月,还可以包吃包住。
呼吸着新鲜空气,吃着绿色蔬菜,看着美好河山,这个生活就是美!
疫情过后,这一趋势越发明显,各个养老小县城也是人满为患。
这些小县城的优势就是气候宜人、消费水平低。
租个房子一个月少则数百元,多则也就是1000出头。每月的生活费就是交给农户提供,二个人一个月也就共费1000多块钱。如果自己开火做饭,成本会更低。
这样算下来,两位老人一个月的吃住费用2000-3000元钱足够了。
在一些大城市里,这几年也开始流行降维养老模式。比如深圳的到惠州,杭州的到黄山去,北京的到河北去。
这种养老模式成为了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人口流动对于经济发展有好处。并且,山好、水好、生活成本低的地方在我国多了去,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开发。
缺乏是政府与社会资本的投入,相信这将会成为今后老年人旅居的一种主要方式。
但是这种养老最大的弊端就是配套设施的不全。老年人最怕生病。
这些小县城普遍较为偏远,环境虽然好,医疗设施、交通设施相对较差。
因此要想这种降维养老模式得到普遍推广,加大这些地方的配套设施建设是最为关键的。
配套设施的改善提升为带来养老成本的同步增长,这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不过如果每个月只需要两三千块钱就可以解决养老的问题,还是有所期待的。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