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评估为重度自闭症,妈妈却不丝毫焦虑,因为她了解孩子

浩晔评育儿 2023-09-22 20:11:09

这个叫正正的4岁小男孩,是我见过的最不像自闭症的孩子。

我家孩子在吃面包,他在旁边安静的看着。

我问他要不要吃一片。

他抬头看看自己的妈妈。

妈妈点头之后,他才跟我说:“要”。

我用保鲜袋装好两片面包递给他,他刚准备伸手接,又扭头看向自己的妈妈:“吃东西之前要洗手?”

我笑着说:“你可以直接用保鲜袋套着吃,这样就不用去洗手了。”

正正妈妈也说:“你要是很饿,就用袋子套着吃吧,吃完再去洗手。”

又补充到,“如果是用手直接拿着食物吃,一定要先洗手哦!”

正正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他拿着面包坐在小区的椅子上,看着妈妈说:“吃东西的时候不能跑来跑去。”

说完才开始咬一口面包。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和本文内容无关

我跟正正妈妈虽然之前很少说话,但也不算陌生。

正正刚才和我以及他妈妈的互动良好,看不出来有什么异常。

“你家正正挺好的呀,怎么也来上课呢?”我觉得有些疑惑。

正正妈似乎有些心累:“别提了,上托班的时候,老师说正正坐不住,玩游戏的时候不是撞桌子就是撞墙或者撞小朋友,偶尔还有攻击人的行为,建议我们去医院做一下检查。”

“对于低龄的小朋友来说,有这些行为也不算异常吧?”

“作为家长的我们觉得没问题,但老师觉得异常啊!

托班老师强调的是,正正并不是主动的攻击小朋友,而是控制不好自身的力度。

在托班,老师少,可以解释得清楚,但如果去了幼儿园,正正还是这种情况,就容易引发小朋友之间的矛盾。

于是,我们去妇幼检查,给我们的评估结果是重度自闭症。

我看我家正正,左看右看都不像是个重度的呀!”

“我也觉得正正不可能是重度自闭症!”

“然后我们就去中山三院,评估结果是轻度自闭症,比较接近边缘。”

正正妈妈对这个评估结果似乎也不太在意。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和本文内容无关

在我们说话间,两个孩子已经吃完了面包。

我家孩子跑过去对正正说:“我们一起玩吧!”

正正点头说:“好,我们去玩滑滑梯!”

两个小朋友手牵着手去滑滑梯那里,你追我赶,玩得很开心。

不过我发现,在玩耍的过程中,正正跑着跑着会向我家孩子撞过去,还好我家娃平衡能力不错,没有被他撞到。

当然,这并不是他故意的行为。

再或者一边跑一边转头对我家孩子说:“快来追我呀。”

话还没说完,他一头撞到了滑滑梯的柱子上,还好他跑得不快,柱子上也包了海绵,他摸了摸头又继续玩。

玩了一会儿,正正要去上小组课了,跟我们挥手拜拜。

我家孩子小声跟我说,正正刚才牵他的手,把他的手攥的好痛。

我说正正不是故意的,只是他掌握不好自己手上的力度。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和本文内容无关

熟悉了之后,正正妈告诉我,正正的ABA老师升级好快,导致他经常换老师,打算上完这一期之后就不再续费了。

“那是因为你们家正正进步快,所以连带着教他的老师升级也快!”

“说起来也是,正正来上课之前说话还有些吐词不清,‘你我他’有时候会用错,上了两个星期的课,这些都有了改善!”

“理解方面呢?”我问。

“正正的认知和理解一直没有什么问题,稍微带一下就好!”正正妈说。

“那你们稍后就直接上小组课了吗?”

“我打算让正正上感统课,这也是ABA的督导给我们的建议。”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和本文内容无关

正正走路,奔跑,跳跃,攀爬等,看不出来和同龄孩子有什么差距。

但是,他掌握不了身体的力度。

比如跳跃的时候,正正会重重的落下,这样就导致他跳一会儿就跟妈妈说脚痛。

本想拍拍小朋友的肩膀,拍下来却是“啪”的一声把小朋友打哭。

想摸摸小朋友的后背表示友好,做出来的动作却是重重的推小朋友。

握笔写字画画,却因为太用力,不是笔芯断就是把纸划破。

喜欢和小朋友玩追逐游戏,却时不时的将小朋友撞倒,再或者自己撞到桌子或者墙壁。

最后一点在和我家孩子玩的时候我也注意到了。

正正妈还说,正正在跳跃的时候,更喜欢前后脚。

这样就导致练习跳绳的时候,时不时被绳子绊倒。

上感统课的时候,老师会让他双脚的膝盖中间夹一个小玩偶,跳的时候小玩偶不可以掉。

让他捏橡皮泥、玩沙盘、蘑菇钉之类的,控制好手上的力度。

又通过各种游戏训练他的手眼协调。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和本文内容无关

一段时间之后,正正妈说打算一周只上两节感统课,周末带孩子上一下体能课,这样经济压力也没那么大。

同时一周给正正上一节心智方面的课,因为她觉得正正在心智方面相比同龄孩子更显幼稚。

之前正正在幼儿园,妈妈并没有跟老师明说他的情况。

但老师反映了正正在幼儿园的一些事情之后,妈妈决定向老师坦白。

孩子并不是调皮爱惹事,只是他暂时还控制不好身体力度,目前也在想办法改善。

幼儿园的老师对此表示理解,并答应会在幼儿园多关照正正。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和本文内容无关

其实,正正本身的基础能力是不错的,即使不去机构干预,应该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但正正妈妈说,万一因此而引发孩子的情绪问题,或者是其他不好解决的方面,那就得不偿失了,宁愿现在花点钱,让专业的人来改善目前的问题。

虽然医生是专业的,但长期和孩子接触的还是父母。

无论孩子是否是自闭症,是轻度还是重度,他本身的能力,父母是最清楚的。

父母要做的,是发现孩子有哪方面的不足,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想办法去提升和解决,而不是去纠结孩子是不是自闭症!

0 阅读:3
浩晔评育儿

浩晔评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