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鸨鸟怎么交配,才知道古代青楼的老板娘,为何叫“老鸨”!

胥言看历史 2025-03-07 18:36:59

以前在看到关于古代的小说或是影视剧的时候,常常会看到主角在青楼外被青楼里的女子们拉拉扯扯,有的时候,还会有一个面容衰老的夫人带着青楼女子们拉客,而这个妇人常常被称作老鸨。

而老鸨,其实就相当于整个青楼明面上的管理者,无论青楼背后的大老板是谁,青楼女子的进入、训练、吃穿用度或是接客多少,都由老鸨说了算。

老鸨似乎一直都是青楼必不可少的人物,在出现了青楼女子的小说或影视剧中,老鸨往往都是担任着压迫青楼女子,又对着达官贵人阿谀奉承的丑恶形象。而老鸨的鸨字,就来自于一种在现实中存在的鸟类。这种鸟类为什么会被用于形容青楼管理者?它们的交配过程或许就隐藏着答案。

一级保护动物

雄性鸨鸟在求偶的季节就会出现在雌鸟的面前,为了吸引雌性鸨鸟对自己的注意,雄性鸨鸟会将自己喉咙处的气囊充上气,使得自己的整个胸部都鼓起来,同时将自身的大多羽毛都竖立起来,如同一个白色的刺球。

做完这一切,雄性鸨鸟还会在雌性鸨鸟的面前不断走动,同时摇晃自己的身子,使得自己的动作更大也更吸引目光。若是有多只雄性鸨鸟追求一只雌性鸨鸟,那场面就更热闹了,几只白球走来走去,身上的羽毛不断晃动着。

而雌性鸨鸟要是看上某一只雄性鸨鸟,就会慢慢地走到雄性鸨鸟面前与雄性鸨鸟做出相似的晃动,两只鸟就开始进行以繁衍后代为目的的贴身社交活动。交配过后,雄性鸨鸟会在草丛中挖出深几厘米,直径几十厘米的巢穴,雌性鸨鸟就在巢里将后代产下,开始孵化,而这时,雄性鸨鸟就会离开。

这么一介绍,老鸨跟鸨鸟的相同点就出现了。老鸨也会带着一群青楼女子穿得花枝招展地招揽客人,即便被拉进青楼,客人最后还是会从青楼出来。而老鸨就带着青楼女子们招呼着下一波客人。

这样一看,老鸨似乎与雄性鸨鸟差不多,都有着极其显眼的装扮。但除了求偶时期的行为,鸨鸟跟老鸨还真是算不上一样。与很多动物交配过后就对雌性不管不顾不同,雄性鸨鸟会与配偶交替照顾孩子。

但求偶过程如此花哨的鸨鸟,如今存世数量却越来越少,英国的鸨鸟早在1838年就已经绝种,而我国的鸨鸟如今也不过一千多只,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鸨鸟的数量越来越少还是能够找到原因的,与大多数珍稀动物相同,鸨鸟的稀少也“归功于”人类的捕杀。

鸨鸟是鹤形目的鸟类,有一双宽大的翅膀却不善于飞翔。因此,鸨鸟常常在沙地上奔跑,被追击时就逆风逃跑并张开翅膀,借助风力滑翔一段距离,然后缓缓降落。由于长期奔跑,鸨鸟的脚趾也变成了更适用于奔跑的三趾。

到了求偶的时候,鸨鸟就会像上述介绍的那样求偶,但雄性鸨鸟最后离开雌性鸨鸟并非是一走了之,而是去寻找食物。过一段时间,雌性鸨鸟也会出去觅食,将孩子交由丈夫照看。因此,鸨鸟也并非与它名字所代表的那样,是乱性而不负责的鸟类。

鸨鸟一次生产只能产下两三枚鸟蛋,且一年只有一次发情期,再加上鸨鸟不善于飞翔,被人类看到很难逃出,也因此,鸨鸟的存世数量就越来越稀少了。在鸨鸟还没有遭到大肆捕杀的时候,古人应当是能看到鸨鸟交配的场景的。

古人的误解

兴许是因为鸨鸟的雌性与雄性外观差别较大,让古人误把雌性鸨鸟当做鸨鸟,而把雄性鸨鸟当做其他鸟类,有了鸨鸟可以与随便一种鸟类交配的印象,这才将青楼的管理者与鸨鸟联系起来的说法。

在明代的典籍上也有记载,说鸨鸟是虎纹似雁,与雌性鸨鸟的特点完美吻合。正因为此,古代才逐渐把自己观察到的这种“淫乱”的鸟类与青楼这种淫乱场所联系在一起,把青楼的管理者称作老鸨。

这正是古代对于科学知识的匮乏与轻看导致的结果,把这样一种夫妻共同照看后代的鸟类拿去称呼青楼的管理者。遥想古代的种种记载,把多少科学现象当做异象、祥瑞或是灾殃?

而正是对科学原理的蔑视,逐渐将世界第一大国的名头丢掉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就已发现了小孔成像,鲁班就已经造出各种精巧的木工造物。但随着儒家学经治世思想的盛行,对于偏向科学的这些工巧反而越发不重视。

宋王阳明提出格物致知,但到了那时,能够供士人观察的事物,或者愿意观察事物的士人,还剩下多少呢?而缺乏科学知识的古代人,自然也不会明白保护动物就是在保护自己,也就导致了鸨鸟的珍稀。

全世界目前还存有23种鸨鸟,共两万多只,但我国仅仅只有3种鸨鸟,且数量仅有一千多只。鸨鸟喜欢吃蝗虫毛毛虫等对人类农业有害的昆虫,是一种益鸟,但目前,鸨鸟的数量已经无法支持这个种群为人类做出太大的贡献了。

在各种生物都逐渐灭绝的今天,人类终于意识到了保护生物的重要性,可惜的是,尽管人类做的很多,能够真正从人类手中将种群重新扩大的保护动物也十分稀少,更多的,是在人类的保护中,仍然逐渐消弭的保护动物们。

鸨鸟的未来

在中国绿发会长垣大鸨保护地中,每年都会有人在附近记录来过冬的鸨鸟,随着捕猎的减少,鸨鸟的种群也逐渐变多。前几年,每年来越冬的鸨鸟数量都有四五百只。

但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在保护地志愿者心中,仍有一根刺扎着,那就是盗猎者。保护地的志愿者们每天每晚都会组成四五人的小队前去保护地巡视,但依然阻止不了利欲熏心者的盗猎行动。

直到后来,甚至附近的派出所也有民警帮助巡逻,也仍然又盗猎者猖獗地出没在保护地附近。万幸的是,今年已经巡视了近百次的志愿者们并没有发现一只受伤或死亡的鸨鸟,仅有一只大雁因为误食农药死在了保护区内。

志愿者们在附近果园中发现了粘鸟网,也迅速通知果园主撤下,并换上了对鸟类无害的网来保护果园。据志愿者们说,这是今年唯二的可能对鸨鸟产生伤害的事件,但还好都得到了解决。

截止2月份,保护区的志愿者们还没有发现又任何鸨鸟受到伤害,可以说是他们的努力造就了这样的结果。随着鸨鸟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鸨鸟的种群也应当能够继续壮大下去,在自然界中占据一席之地。

但除了鸨鸟,仍有很多保护动物的状况不容乐观。中国特有的大熊猫就是其中之一,尽管大熊猫备受关注,也有无数的保护措施在其栖息地开展。但大熊猫效率底下的求偶方式与一次一胎的生育率都限制着大熊猫种群的扩张。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保护动物们的生存环境应该也会越来越好。希望将来的某一天,保护动物可以成为历史词汇,人类也可以与各种生物和谐地生活在地球之上。

信息来源:

鸨鸟——百度百科

在黄河滩涂,他们巡护100多次,今年迁徙季无一只大鸨受伤|志愿者行动——中国绿发会

0 阅读:3
胥言看历史

胥言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