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诊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患者,稍微活动一下,甚至吃个饭,就能出一身汗,尤其是头面部,汗出的更是多得像是下了一场雨一样。按说这么爱出汗,那肯定是怕热不怕冷对吧?偏偏这种人还特别怕冷,常年手脚冰凉。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这种情况的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肺气不足的话,腠理的开泄功能就会失常,就会造成毛孔大开、津液外泄的表现,于是就导致了稍微一活动就满身大汗的情况。
按照这个思路,想要不随意出汗,我们只要补足肺气,让我们的皮毛得到足够的营养,使腠理闭合紧实,如此一来,我们的津液就不容易外泄,动不动出汗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但是,按照这个思路,我们服用一段时间玉屏风散,应该就能轻松止汗了。可为什么实践中使用这个方法却没效果呢?因为你只看到了这个问题的“标”,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的“本”。
中医认为脾为肺之母,肺气的强弱,是由脾化生的后天水谷精气所决定的。脾胃一虚,母病及子,肺气就会变得虚弱,无法管控腠理的开泄,人体就会毛孔大开、津液外泄,动不动就出大量的汗。我们都知道,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毛孔大开,外邪就很容易侵入人体产生疾病。所以这类人还有个特点,就是既爱出汗,又爱生病。
综上可知,我们想要治好这个“爱出汗”的毛病,就一定要从“根”上论治,先补足脾阳,使脾恢复健运之功;同时再补足肺气,使肺恢复主宰皮毛之功。如此一来,母强子健,才能真正恢复“肺”对腠理开泄功能的合理管控,避免毛孔大开、津液外泄的问题继续出现。
疗法有了,具体该怎么实施呢?南宋名医宋倓发明了一个好方,叫作芪附汤,方中只用两味药:附子和黄芪,再加一个药引子生姜,就能益气温阳固表,达到治疗气虚阳弱导致的虚汗不止的问题。
方中黄芪性味甘、微温,入脾、肺经。内可大补肺脾之气,帮助恢复脾脾主运化、肺主皮毛之功;外可温养充养皮毛、紧实腠理,使腠理开阖有序、汗液排泄有度。
方中附子辛热,入心、脾、肾三经。既可温补中焦脾阳,使脾恢复健运之功,不断的生成水谷精微,来濡养肺及其他脏腑,为生命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充足能量;又能温补下焦肾阳,通过补先天之本,来强后天体魄,增强脾肺两脏的功能。
药引生姜辛温,入脾、肺、胃经。阳虚则生内寒,寒重则脾、肺、胃功能都会受到影响。生姜既能驱散内寒,恢复脾肺胃之功;又能加速黄芪、附子的药性发挥,使脾肺之阳气得到快速补充。
三药合用,益气补虚,温阳固表,对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体虚多汗、手足不温、食欲不振、乏力气短、腹胀便溏、畏寒肢冷诸症,疗效颇验。除了汗出异常外,我还常用它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神经官能症、荨麻疹、口腔溃疡、心律失常、胃脘冷痛等属阳气虚弱诸症,反馈效果也都很挺好。
我是中医陈玉龙,临床上使用此方,需要结合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加减化裁,所以在这里我就不给大家分享剂量了。毕竟中医讲究一人一方,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不一定,阴虚内热也会导致出汗
有道理[点赞]
附子理中丸
没份没量当吃草
上面说的那几样药物搭配,也不管用。上面的方子看来是“办公室效应”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