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8年,杭州雷峰塔的檐角铜铃在一片暮色中随着清风缓缓摇动。
在一阵阵清脆的铃声中,末代吴越王钱俶神色复杂的将一卷《纳土表》亲自交给了宋朝使者。
(吴越归地)
至此,割据东南近百年的吴越王国终于落幕。
在后世,人们普遍认为钱俶献土是因为他“识时务”,不忍心吴越百姓遭受战乱之苦。
实际上,“吴越归地”的背后,也隐藏着钱俶不得已的苦衷,这场祸事早在三十年前就埋下了祸根。不解决问题,先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不解决问题,先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钱倧画像)
钱俶的前任叫钱倧,两人是兄弟关系。钱倧这个人很有特点,正直且有善心,很体恤老百姓的生活艰辛。
当时吴越地区还算比较平静的,并不像中原地区那样战乱频繁,可钱倧仍旧觉得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太难了,总想让百姓们的生活过得更轻松一些。
公元947年,这一年的冬季格外寒冷,连气候温润的杭州城都开始飘起了鹅毛大雪。
这天深夜,钱倧独自端坐在书房发呆。虽然房间里的炉火烧的火热,可钱倧的心底却泛起了阵阵寒意。
这一切都源于户部送来的一本账本。
自唐末乱世以来,吴越地区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优势,一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乱。
再加上历代的吴越王都比较本分,他们对逐鹿中原并不感兴趣,而是一心一意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所以吴越地区的老百姓生活的挺不错。
可是根据户部送来的账本,仅仅是湖州、嘉兴两镇的官军,人数不过区区两万余人,一年就要吃掉四十万石的粮食。这么多粮食,都够杭州城的百姓吃好几年了。
(藩镇武将)
除此之外,朝廷每年在军械、衣物等方面也要花费大量的金钱。
钱倧又不傻,当然知道这其中有猫腻。他哥钱佐在世时,就一直宠养众将,这才造成了武将恃宠而骄的局面。
如今这些藩镇武将仗着世道不太平,故意向朝廷多要粮草,无形中就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
钱倧的性格比较刚直,一直看不惯武将飞扬跋扈,加上他又心疼百姓赋税太重,所以决定作出一些改变。
钱倧先是向户部提出了这个问题,说这些个藩镇武将每年花的钱太多了,老百姓生活又这么困苦,是不是想办法削减一下。
吴越王国并非是大一统的王朝,故而钱倧虽然身为吴越王,但他能做的其实也很有限。户部的主事官员也都胆小怕事,压根不敢接这个话茬,最后还把钱倧想要裁撤藩镇的消息给透露了出去。
钱倧知道指望不上朝中的这些个清流大臣,于是就打算从外部入手,密令削减嘉兴、湖州边镇的军饷,并撤换掉12名将领。
只是钱倧不知道的是,在他决心裁撤藩镇的那一刻,一场祸事离他已经不远了。
(谋反)
当钱倧在盘算削减藩镇时,明州守将张筠正在权臣胡进思的府里拍桌子:“他钱弘倧敢断兄弟们粮饷,老子就敢断他活路!”胡进思则不紧不慢地抿了一口茶水,慢悠悠地说道:“急什么?宫里那位何公公,上个月不是刚在城南置了宅子养外室么?”
钱倧恐怕永远也想不到,表面上风平浪静的吴越王国,背地里早已千疮百孔。
不光藩镇武将们为祸一方,权臣胡进思还有宫中的宦官们也打着朝廷的名义,暗中干着倒卖军械、粮草的勾当。
公元947年除夕,钱倧宴请众将领和大臣,对他们还抱有一丝的幻想,并且在席间向他们展示了一幅《钟馗击鬼图》,然后又亲自在这幅画上题诗。
钱倧本是想以此举警告一下那些藩镇诸将和大臣们,让他们收敛一点,不要再恃宠而骄。
殊不知,胡进思却压根不按常理出牌,他秉持着“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理念,都来不及等到第二天,当夜就带着一百多人持兵器闯进了钱倧的行宫。
钱倧的贴身宦官何承训早已被胡进思以“私贩军械”为把柄收买,当胡进思踹开寝殿大门时,钱倧手里正攥着一卷《裁军疏》,烛光摇曳中隐约能看到上面写着“年省军费三十万缗……”事已至此,钱倧这个国王肯定是当不成了,其弟钱俶不得不站出来主持大局,继任成为新一任的吴越王。
可怜钱倧这个吴越王,总共才当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钱俶画像)
此时吴越朝廷已形成了微妙的三权制衡,宦官、权臣和藩镇武将沆瀣一气,三股势力拧成了一股,互相之间成为息息相关的利益集团。
任谁也无法动摇他们分毫,即便是吴越王也不行。
就在钱俶上朝的头一个月,三派人马差点把崇政殿掀了。
那些肚大腰圆的藩镇武将们嘴里嚷嚷着“边境吃紧要增兵”,其实是想多捞一些军饷;
自诩清高的文官们捧着《请减赋税疏》,眼睛却不断往户部银库瞟;
至于宦官们就更绝了,张口就要替陛下修雷峰塔“镇国运”,暗地里却早就算好工程银子该怎么分。
钱俶也曾想改变这一切,但始终收效甚微。
最后钱俶也懒得管了,他也不怕背负出卖祖宗基业的骂名,直接玩起了掀桌子。
你们不是喜欢倒卖粮草走私兵器嘛?那我干脆连你们都给卖了,他直接给宋朝递交了《纳土表》,把钱氏一族上百年的基业都拱手给了宋朝。
虽然说出卖祖宗基业不太光彩,可吴越王国不可能一直偏安一隅,钱俶的做法也算是保住了钱氏一族的荣华富贵,吴越百姓也免遭战火之苦。
至于那位正直心善的前任吴越王钱倧,被逼退位后一直生活在越州,直到二十三年后才病逝。
虽然钱倧这个吴越王只当了几个月的时间,就被乱臣贼子给撸了下来,但当地百姓们都很感念他的恩德。所以后世吴越百姓在修建钱王祠的时候,将钱倧的塑像也供奉在了里面。
参考资料:
《吴越国史话》
《五代史·吴越传》
《吴越备史》
《吴越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