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战争一结束,周总理就对蒋介石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说他是个挺厉害的战略家。他还提到,要是跟蒋介石斗,自己可能都会稍逊一筹,真正能打败蒋介石的,也就只有毛主席了。
为啥周总理对蒋介石那么了解?周总理到底是咋判断出,只有毛主席能战胜蒋介石的呢?
【周总理和蒋介石的友谊】
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后,蒋介石就成了那里的老大,也就是校长。他当校长那会儿,特别看重教学质量,还老琢磨着以后国家大事的走向。
他找到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兼军校招生面试负责人张申府,希望他能从那些留学归来的人里,挑些出类拔萃的,来黄埔军校当老师,好培育将来的领导人才。
张申府深思熟虑后,挑出了50位出类拔萃的人才进行推荐,周总理也在其中。那时候,正好是共产党和国民党首次联手合作的时候。
周总理那时候是中共广东区委的大头头,还管着宣传这块儿,党组织点头后,1924年秋天,他就去了黄埔军校,还当上了政治老师,专门给学员们讲政治经济学。也就是那会儿,周总理和蒋介石两人的交情,一交就是好多年。
但周总理进了黄埔军校后,他和蒋介石之间的相处并不总是那么顺畅。
他们俩在管理国家和处理政务的想法和做法上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经常会因为观点不一样而闹矛盾。
不过,周总理仍旧会全力协助蒋介石的任务,他心里始终秉持着一个信念,那就是中共的领头人得对国家和民族负责。在国共携手的那段日子里,他为中国的革命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蒋介石的力量越来越强,他的心思也开始显露头角。有那么一回,打完一场东边的仗之后,蒋介石的真面目算是彻底让大家看清了。
1925年11月的时候,蒋介石在东征路上,对着连级以上的军政干部一起开的会上说了话。他明确表示,黄埔军校绝对不能散伙。接着,他还让周总理给出在黄埔军校和军队里,所有是共产党员的,还有那些加入了共产党的国民党员的名单。
那时候,周总理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管政治工作,还是东征军总政治的头儿,并且他还负责中共黄埔军校的支部。蒋介石向他提了个要求,但被周总理给回绝了。周总理觉得这事儿牵连到国共两党,得跟中共中央商量后才能定夺,所以这事最后就没了下文。
1926年以后,蒋介石就走上了跟革命唱反调的路子。打那以后,周总理和蒋介石就各走各的路了。他们一起共事三年,相互之间都挺知根知底的。
在跟中共合作那会儿,周总理可是出手救过蒋介石一命,但没想到蒋介石这家伙,竟然反过来咬一口,真是以怨报德!
【周总理曾间接救过蒋介石的命】
1925年的时候,蒋介石带领着广州的国民党军队,打算一举清除掉广东省内还剩下的那些军阀力量,好让革命根据地能够真正统一起来。所以,上头决定再次发动对陈炯明叛军的东征,这是第二次了。
一切本来进行得很顺畅,但第三师的师长谭曙卿被胜利冲得有些迷失,谁的话也不听,硬是要带着队伍继续往前冲。没想到,这一冲就撞进了敌人的埋伏,结果损失惨重。
谭曙卿由于太过自信,压根儿没瞧上敌人的埋伏,还是带着队伍一个劲儿地往前走,结果把大伙儿都带进了特别危险的境地。
不过,蒋介石对前方的战况一无所知,因此没能迅速做出反应。他还在那儿给部队打气,让他们继续往前冲,结果让事情越闹越大。等到蒋介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已经挽回不了了。这次行动造成了巨大的伤亡,撤退的机会也已经错失。
为了控制局面不再恶化,蒋介石指派陈赓临时担任第三师师长,让他赶到前线,传达出严禁撤退的严令。谁要是胆小怕死想逃跑,一律就地正法。
不过,等到陈赓赶到前线,局势已经变得非常复杂,为了保存实力,撤退变成了他们唯一能走的路。
在这种情况下头,他拉上蒋介石逃离战场,一路奔到个没啥人烟的荒凉地界才歇了脚。蒋介石心里头那个愧疚啊,觉得自己这回是没脸见江东的乡亲们了。
他实在受不了,心里头憋着难受,就打算掏枪做个了断。好在陈赓眼疾手快,拦下了蒋介石。陈赓说,一场仗打输了不算啥,战争还没完呢。要是蒋介石有个啥闪失,那对整个战事影响可就大了。所以,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先撤,离开战场再说。
不过,撤退路上,蒋介石遭到了敌军的猛烈攻击,受了重伤,没法跑太远。所以,他打算派个信使,带封信去给离他们不远的一师总指挥官周总理。
这时候,陈赓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说他要亲自跑一趟,把信交到周总理手里。一路上,到处都是危险,但陈赓不顾个人安危,硬是把信安全送到了周总理那里。结果,蒋介石因此得到了及时的帮助。
要是那会儿没有周总理出手相助,蒋介石说不定就在那次东征里丢了性命。
后来,蒋介石和周总理走上了不同的路,大家伙儿都以为他们这辈子都不会再有交集了。可没想到的是,等战争一结束,周总理在接受采访时,对蒋介石那是赞不绝口,评价相当高。
【周总理评价蒋介石】
战打完以后,周总理被记者问了个问题,说要是从军人的角度来看,你咋看蒋介石呢?周总理想了想,回答说:“蒋介石这人吧,战略上还挺有一套,但在战术上就差了点。他政治头脑比军事头脑灵光多了,这也是为啥他能打败其他那些军阀。他挺擅长给大战做个全盘规划,但要说谁能对付他,全中国也就毛主席一个。”
周总理在那次访谈里,对蒋介石给出了挺到位的看法。毕竟周总理是军人出身,所以他是从战略和打仗的角度去剖析蒋介石的。不过话说回来,蒋介石早些年的功劳也确实挺大,他在推动中国往现代化发展上,那可是个关键人物。
不过说实话,周总理最后那句话挺在理的,三年的内战下来,蒋介石在伟人面前那是一点便宜没占到,最后只能落得个惨败收场,灰溜溜地跑到台湾去了。
内战那会儿,蒋介石想尽了各种法子想要赢。但可惜啊,这些招数在毛主席面前根本没啥大用。他的打法有点死板,不够灵活多变。反过来看看毛主席,人家就能随着局势的变化随机应变,碰到啥难题都能找到合适的对策。
另外,蒋介石办事的手法上确实有点瑕疵。他偶尔会耍些小聪明,用些不太光彩的手段,这样一来,不光自己的名声受影响,就连原本支持他的人也开始疏远。而毛主席呢,他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品德,展现出战略家的大气风范,因此,他不仅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尊敬,还被历史牢牢记住。
【总结】
蒋介石之所以会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他没法在打仗的计谋和整体规划上跟毛主席相提并论。
毛主席是那个时代顶尖的军事统帅之一,他不仅军事上很厉害,而且政治头脑也很灵光,领导能力也是一流的,这让他成为了特别让人敬仰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