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提到钱学森,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他是荣获两弹一星勋章的大人物。他不仅是新中国航天事业的领头羊和顶尖人物,还在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堪称里程碑式的存在。
他到了36岁,婚姻大事还没着落,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当他妹妹开始给他张罗对象时,咋回事呢?他居然跟妹妹开起了玩笑,说让她嫁给自己。
【事件缘由:】
1919年那会儿,钱学森才8岁大,他跟着爹娘去蒋家做客。钱学森的爹钱均夫和蒋英的爹蒋百里,俩人在清朝时都是秀才,还一块儿念过书,感情好得很。后来他们一起出国留学,回来后就都在北京干活了,所以两家关系特别铁,经常走动。
钱学森是家里的独苗,而蒋百里的老婆生了五个闺女。钱均夫老爹吧,特别喜欢女孩,可惜自己一个闺女也没有。他瞅着蒋家那么多女儿,就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跟蒋百里两口子提议:“要不你们把其中一个闺女过继给我家养吧。”
蒋夫人出乎意料地爽快:“随便你挑一个。”蒋英是家中的三丫头,那时候才五岁,模样机灵可爱。钱均夫瞧着说:“老三我看就不错。”
于是,两边家庭摆了宴席,正式让蒋英成为钱家的一份子。蒋英进了钱家门后,就改名叫“钱学英”,成了钱学森名副其实的妹妹。
小蒋英初到钱家,觉得啥都新鲜,天天追着钱学森喊“哥”。
钱学森特别喜欢他那个特别开朗的小妹妹,对她好得不得了。不过一块儿待久了,爱凑热闹的小蒋英就觉得没意思了,吵着闹着要回自己家去。
蒋英回想起来,钱学森那时候已经是个十多岁的小伙子了,跟她玩不到一块儿去。
蒋家一共有五个姑娘,再加上家里的佣人、奶妈这些人,整天都热热闹闹的。钱家那边人呢,就少多了,蒋英连个能一起玩的小伙伴都没有,所以她经常哭闹。他们俩在一起度过了整整13年的时光,后来蒋英到了15岁,就回到了蒋家。也是在那一年,钱学森决定出国去继续学习,兄妹俩就这样分开了。
钱爸爸对“闺女”心里头真是挺舍不得的,他跟蒋百里两口子讲:“既然没法真当我闺女了,那就认个干亲吧,等孩子长大了,就嫁到我们家当儿媳妇。”
蒋英回到了那个热闹的大家庭,重新用回了自己的本名。不仅如此,她还认了干爹干妈,这样一来,她就成了钱学森名副其实的“义妹”。
后来,老爸蒋百里给蒋英做了安排,让她去德国深造音乐,这一去,整整十年时间。
1947年那会儿,蒋英完成了学业回到祖国,一下子就成了国内挺有名的歌手。她回到了上海,巧得很,钱学森这时候也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位置上回来了。虽说两人有阵子没联系了,但毕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一见面那感觉,就跟从没分开过似的,特别亲切。
那时候,钱学森36岁,一个人过着日子。钱妈妈对自个儿的干闺女蒋英那是相当满意,心里头早就琢磨着要把她变成自家的儿媳妇。钱妈妈就直接问蒋英家里人:“三妹谈对象了没?”不过呢,蒋英那时候觉得钱学森这人太闷了,心里头有点儿不愿意。家里人见状,就逗她说,已经有了男朋友啦。
钱家父母看到希望没了着落,就拜托蒋英多留心一下,看看能不能给钱学森介绍个合适的对象。
蒋英和她妹妹真的找了一个女孩子,然后让钱学森到蒋家去相亲。他倒是来了,但奇怪的是,他连那个女孩子的脸都不敢瞧一眼。
蒋英回想起那段往事:“他坐在咱俩中间,面对我们给介绍的姑娘,显得有些害羞,不敢正眼看。但他瞧我倒是挺自然的,这让我心里头有点犯嘀咕。”
相亲后不久,蒋英就去了钱家探望她的干爹干妈。钱学森一见到她,就直接了当地说:“要不咱俩结婚吧,你跟我一块去美国!”
蒋英被突如其来的告白吓了一跳,她赶紧摆手拒绝,找了个借口说:“我其实已经有男朋友啦!”钱学森一听这话,深深地瞅了蒋英一眼,啥也没说,扭头就走了。
第二天,钱学森回到了他的母校去做报告,蒋英也跟着一块儿去了。就是这场报告,让蒋英转变了观念。
其实,那天钱学森站在讲台上说的那些话,蒋英大部分都没搞明白,但她心里深深印下了钱学森那精神焕发、热情洋溢的模样。
钱学森演讲收尾时的那句话,让她心里头特别有感触。他是这么说的:“为了咱们国家更加昌盛,我啥都愿意干!”
回家的路上,钱学森又一次诚恳地说:“你跟我一起吧,咱们去美国!我心里清楚,你提的那个男朋友根本不存在。”
这次,蒋英答应了。一个星期过后,他们俩简单地办了婚礼。从那以后,蒋英就一心一意地跟着钱学森,哪怕后来在美国被软禁了五年,他们俩也没放开对方的手。回到祖国后,钱学森几十年如一日地钻研科技,他们俩还是一直互相扶持,手牵手,恩爱了一辈子。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从钱学森夫妇俩身上,咱们能真切感受到那份深情厚意,真是挺打动人心的,说的就是那种一辈子手拉手一起走的情分。像这样动人的故事还有不少,举个例子,周总理和他的夫人邓颖超也是这样。
周总理自小便心怀大志,决心要为让咱中华民族站起来、强起来奋斗一辈子。为了这个,他还说过一辈子不结婚,全身心扑在革命事业上。周总理年轻的时候,那叫一个帅气,又有才华,好多长得漂亮又有本事的姑娘都喜欢他,但周总理始终把她们当战友、当朋友看待,压根儿没想过谈恋爱那档子事儿。
邓颖超比周恩来小了六岁。1919年那会儿,周恩来考进了南开大学,而邓颖超呢,还是个长着娃娃脸的小姑娘,刚踏入南开中学的大门。按说,他俩的人生轨迹本该没啥交集,可谁能想到,五四运动一来,愣是把这两个人的命运给神奇地扯到一块儿了。
那时候,周恩来学长同时也是个活跃的青年领袖,他老是在南开大学和中学之间跑来跑去,带着学生们搞爱国活动,给他们指导方向。
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初次相遇,是在南开中学举办的一场学生演讲活动中。
那时候,周恩来坐在观众席的第一排位置。会议一开始,首先站出来讲话的,是个不起眼的小个子女生,她长着一张圆脸,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这让周恩来立刻对她有了深刻的印象。
她一开口演讲,就满腔热血地讲述起国家的苦难,严厉地指责那些背叛国家的汉奸和外国的侵略者。讲到激动的地方,这位小姑娘情绪高涨,边说边哭,非常打动人心。台下的听众,都被她的演讲深深触动,无一不为之动容!
周恩来看到这个小丫头,心里头真是惊讶不已。这么小的年纪,想法竟然这么深刻,胆子也大,真是让人佩服。他就问旁边的同学,这小姑娘叫啥名儿,随后在笔记本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邓颖超”这个名字。
有一天,周恩来再次来到南开中学,看他们搞活动。其中有个环节,演的是一个报社记者在忙前忙后,采访学生,报道他们的爱国事儿。可没想到,这位“记者”一亮相,底下的学生们立马就笑开了锅。
周恩来感到挺纳闷,仔细一瞅,这不是挺好的嘛?穿着长袍马褂,戴着大礼帽,金丝眼镜下还贴了个搞笑的小胡子,活脱脱模仿当时的记者,同学们咋就笑得那么厉害呢?
这时候,那个自称“记者”的一说话,周恩来总理就笑了。原来,这位“记者”就是之前上台演讲的小姑娘邓颖超!没想到她还能扮成男的上台表演,真是个多面手!周总理对她的印象又好了不少。
之后,周恩来跟其他一些有追求的学生一起,搞了个叫“觉悟社”的组织。为了安全起见,他们都用化名,周恩来选了“伍豪”,邓颖超则是“逸豪”。就像是抓阄,周恩来抓到的是五号,就用了“伍豪”这个谐音,邓颖超抓到的是一号,就成了“逸豪”,就这么定了。
1920年,也就是周恩来出国的第二年,他和李富春他们一块儿去了法国,边打工边上学。那会儿,邓颖超还在国内念中学呢,两个人一个在这边,一个在那边,可没少写信往来,互相给对方打气。那时候,他俩也就是革命路上一起奋斗的伙伴,压根儿没想过以后能走到一块儿成为情侣。
一战结束后,德国那边,有些革命的人搞起了苏维埃。那时候,德国慢慢往法西斯那条路上走了,开始大力打压革命者。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夫妇俩也被抓了。不过,他俩一点也不怕,手挽着手就走上了那沾满血的断头台。这事儿,真的太悲壮了,让全球好多革命者心里都难过得很!
周恩来被这对革命伴侣间深厚的爱情深深震撼,心里头开始琢磨起自己过去“一辈子不结婚”的决定,觉得那时候的自己真是天真、想法太死心眼儿了。谁说搞革命的人就不能追求爱情?就不能有个温馨的小家呢?
从那以后,周恩来渐渐明白,自己得找个能一辈子陪着、互相扶持的爱人,也是并肩作战的伙伴。
那时候,朋友们给周恩来推荐了好几位既漂亮又心地好的姑娘。可周恩来觉得,她们虽然能成为好妻子、好母亲,但没法成为并肩作战的革命伙伴。所以,他都礼貌地谢绝了这些好意。
就在这时,周恩来的心里闪现出一个坚毅的身影,他猛地一怔,想到自己一直当小妹妹看待的“小超”,不正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吗?
周恩来赶紧挑了一张带着李卜克内西夫妇画像的明信片,给在中国的邓颖超写了封挺特别的“情书”:“盼着咱俩以后,能像他们那样,手拉手面对一切,哪怕是上断头台也不怕!”
那时候的邓颖超,心里其实也喜欢着帅气迷人的周恩来。但她从没想过,那么多姑娘心里的梦中情人,会偏偏看上自己。所以,当邓颖超接到那张明信片时,开心得都快站不住了,半天回不过神来,觉得这事儿跟做梦似的。
周恩来从国外回来后,又真心实意地跟邓颖超说了自己找伴侣的要求,这回邓颖超确信周恩来对她是真的有感情,于是也铁了心要当好他的妻子和并肩作战的伙伴!
1925年8月8号那天,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广州成了家。那时候,周恩来27岁,邓颖超则是21岁。
之后几十年,周恩来和邓颖超虽然经历了几次流产等不少坎坷,但他们始终彼此尊重,恩爱有加。就连写信时,也会特意写上“亲你一下”这样的话来表达爱意。
举个例子,1942年7月3号那天,周恩来给邓颖超写了封信,里面讲了自己的身体咋样了。信的最后,他这么说:“你得好好照顾自己啊,真想好好亲亲你!”
7月7号那天,邓颖超给周恩来回了封信,在信的结尾她写了这么一句话:“心里的话儿太多,纸不够写,但我还是要送上千万个吻给你!”
看看这些曾经的甜蜜书信,真是让人好生羡慕!
【情深意重:】
想法一致,感情深厚,一起经历风雨,忠心不变。就算当上了总理或者成了国家的大功臣,也一辈子只爱一个老婆,这种品德,真是让人赞叹不已,流传千古!
邓颖超曾这样讲述他们长达51年的爱情和婚姻,她说,要是只顾着自己的小情小爱,那这份爱早晚得淡。只有把爱情跟革命结合,跟人民站在一起,一起为了个大目标使劲儿,爱情和婚姻才能长久保鲜,这才是真的永恒!
【结语:】
看看钱学森夫妇和周总理夫妇,他们从相遇到相爱,再到一起走过那么长的婚姻路,因为革命事业,经常是分多聚少。但即便如此,他们俩都死死守着当初许下的诺言。他们不光是夫妻,更是并肩作战的革命伙伴!
咱们也能从他们身上学到,爱情里有忠贞不渝,有生离死别,有并肩同行,有深深思念。说到底,最动人的爱情,可能就是这个样子。还有啊,他们那份勇敢和执着,追梦不止,手挽手一起往前走。最后,咱们得再次向那些了不起的老一辈英雄们表达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