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鲁迅的《呐喊·风波》: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没有君主梦?

颜威说历史 2024-08-20 17:16:40
《呐喊·风波》

《呐喊·风波》发表于1920年9月的《新青年》第8卷第1号上,后收录于鲁迅的《呐喊》文集。

《风波》这个故事其实很具有代表性,其实鲁迅就是讲了一个小故事,什么小故事呢?由张勋辫子军进城复辟导致远在江南水乡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变化。本来大革命之后,人们剪掉了清王朝象征的辫子。

辫子也就成为了历史,谁知道几年之后,张勋又复辟了,张勋复辟请出了清王朝的遗老遗少,于是要人们又要接上辫子。这种戏剧性的转折让远在千里之外的水乡上演了一场风波。

大革命之后,人们盘起了辫子,但张勋复辟之后,水乡人们又开始把辫子拿了下来,而七斤他们剪掉辫子的没了辫子,于是水乡的“老祖宗们”开始询问你们的辫子呢?还要拿他们治罪。

不过就在大家要兴师动众的时候,又传来了辫子军失败的消息,复辟就是一场闹剧,结果这些“老祖宗们”只好又盘起了辫子。这就是张勋复辟带来导致水乡的一场风波。

故事其实很简单,但反映出了很深刻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会上演这一场闹剧?这就是鲁迅揭示出大革命的不彻底,反映出大革命的失败。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透过这个故事我们能发现,君主梦在民众心中的根深蒂固。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没有君主梦?

什么辫子,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还是君主梦,也就是说虽然大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是君主梦依然根深蒂固,人们仍旧在怀念几千年的历史。专制和君主。因为这个影响实在太大了,当皇帝已经渗入人心,成为一种国民性。

自公元前秦始皇称制“皇帝”进入“皇权朝代”以后,我们便笼罩在“皇权”的阴影之下,换一种说法,国人便处于“皇权”光焰的强烈照耀之下。自此,各色人等做起了白日“皇帝梦”,构成秦至清两千年间相当普遍的一种社会心理。就算王朝更迭,姓氏换了,但是这种专制和君主还是没有任何的变化。

王朝动乱末期,各路起义英雄们还是想取而代之,“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陈胜吴广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而随后的刘邦和项羽更为明确,刘邦说:“嗟夫, 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

后来刘邦称帝后,剿灭英布,刘邦对英布说,我对你这么好,你为什么还要反?英布说,我也想当皇帝啊!

也就是说,这种君主梦无时无刻不萦绕在人们的头上。随后的历史更是如此,循环往复,汉末,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无非是一个姓氏取代了另一个姓氏而已。东汉末的袁绍、曹操,隋末的李渊,赵匡胤,纷纷参与夺权,连丧失传宗接代功能的宦官,如明英宗时的太监曹吉祥也觊觎皇位,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都揭竿而起。

根本原因在于君主的权力无限,至上权力,无限威权,权力不受任何限制、制约、约束和监督,凌驾于一切法律和制度之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确定君主后,自然就是确定专制的运行逻辑。

正因为长期的君主专制逻辑不可能改变,所以历朝历代的老百姓总是希望遇到一个好君主,希冀“好皇帝”君临天下,致使国泰民安,期待明君。即使一些皇帝并不英明,国不泰、民不安,但人们往往把责任归之于某一级次官吏的腐败与枉法,认定皇帝本是好的,只是受了蒙蔽,故深怀冤屈的人,常把平反昭雪、解救危厄的期望寄托在皇恩浩荡之上。

民众依旧老老实实做顺民,除非到了天怒人怨、民不聊生的时候,才会揭竿而起、王朝更迭,而这种取而代之,延续君主和专制逻辑而已。所以说鲁迅认为我们几千年来,君主梦根本没有消失,即便是大革命之后也是如此。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没有君主梦?

参考文献:

鲁迅.《呐喊·风波》

冯天瑜.《社会心理与历史进程》

3 阅读:32

颜威说历史

简介:故事说人物,人物说人性,人性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