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紧急提醒:这种小毛病尽快治,容易发展成糖尿病足!

忆南聊健康 2024-09-25 13:26:35

谭先生今年45岁,确诊糖尿病已经有8年了,规律使用降糖方案,每年也定期来医院复查,糖控制比较稳定,最近却被脚气问题困扰。

据谭先生自己介绍,他的“脚气”是2年前得的,自己刚开始也没有在意,后来经常瘙痒,挠抓后起水泡,自己涂药不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重,现在双脚都开始出现小溃疡了。

“脚气”真的不要紧么?

错!糖尿病患者“脚气”不可忽视,或许酿成大祸。

Part1

“脚气”是糖尿病足的病因之一

“脚气”因为奇痒无比,会不自觉地抓挠,感染部位脱皮、糜烂后,病原菌可趁机进入,有的在足趾局部引发溃疡、化脓,侵袭周围的肌肉甚至骨组织,导致发生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足,最严重的可能面临截肢,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抓挠会把病菌带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引起真菌感染。如果抓挠了存在真菌感染的其他部位,再抓挠脚部,也会造成脚气。这样容易引起反复感染,导致脚气迁延不愈,最后导致糖尿病足。

根据不同的表现脚气可分为糜烂型、角化过度型、水疱型这3种类型。

糜烂型

角化过度型

水疱型

温馨提示:糖尿病之友头条号为公益性科普公众号,除原创插图外,其他图片仅为说明文章内容而适当引用。

Part2

三招预防“脚气”

01

讲卫生,扼杀“脚气”于萌芽状态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换洗鞋袜,定期做好清洁和消毒,不与他人同用袜鞋、毛巾、脚盆,从源头抓起,避免交叉感染。

避免光脚在不洁净的公共游泳池、浴池、健身房等区域行走。

穿相对宽松的鞋袜,尽量避免尖头或者高跟鞋。

如果脚容易出汗,注意保持足部的相对干燥,尽量防止汗液长时间浸泡皮肤。

清洗脚时,建议使用医用酒精擦拭足趾缝隙。

对于皮肤干裂的情况,可考虑使用一些凡士林之类的润滑剂。

02

控血糖,阻断“脚气”在起势阶段

对于已经发生脚气的患者来说,准确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是控制好血糖,按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将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4.4-10.0mmol/L。

良好的血糖控制提高皮肤屏障作用,能够最大程度减少病原菌生长繁殖的“培养基”,降低感染的发生。

其次是均衡膳食营养,多元的营养供应能够维持机体免疫力相对稳定,最大限度发挥人体免疫细胞对脚气的“战斗作用”。

03

勤保养,拒绝“脚气”在千里之外

足部的养护对于糖尿病患者预防脚气及糖尿病足有着重要作用。

一是要定期修剪脚趾甲:

趾甲不能太长以免折断划伤周围组织,也不能太短容易导致趾甲嵌入肉中引起新损伤,通常保持脚趾尖与趾甲平行即可。

另外剪完后要打磨下趾甲,避免尖利的趾甲刺破皮肤。

二是要每天坚持泡脚:

温水泡脚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局部肌肉压力,需要把握水温不超过40℃(用温度计测温)以免出现皮肤烫伤,时间≤20分钟。

有条件情况下还可以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中药泡脚,适度对足部穴位进行按摩。

泡脚后擦拭时,建议使用具有较强吸水性的柔软、浅色毛巾,切忌用力过猛。

Part3

慎选药物防止“脚气”复发

正确使用药物,常见外用药物有洗液、喷雾、药膏之类的外用药,主要直接作用与感染部位,杀灭或抑制真菌的繁殖生长。

口服的抗真菌药物,主要针对局部用药规范治疗后效果不佳或者反复发作时。

糜烂型脚气,可以外涂复方苦参洗剂;

水疱型脚气,建议予以酮康唑涂抹;

角化过度型脚气,可先用5%水杨酸软膏促使过厚的表皮角质层脱落,再在患处皮肤上涂抹硝酸咪康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具有抑制和杀灭皮肤上真菌作用的药物。

最重要的是坚持用药,一般外用药物疗程为1个月左右。

最后,值得糖友注意的是,要想选好有效的抗真菌药物,应在皮肤科、内分泌科等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病情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奈替芬酮康唑等),如同时存在细菌感染需兼顾抗生素治疗,切不可自行盲目选药,以免加重病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糖尿病患者的“脚气”并不仅仅是足部的小问题,而是关系到健康的大事。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入睡前,检查自己的双脚是否存在皮肤破损、红肿、溃疡等。

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应该认识到“脚气”的严重性,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管理,切莫让“脚气”导致糖尿病足,影响糖友的正常生活!

作者:彭少林 主治医师

审校:向建平 主任医师

单位: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怀化分中心

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怀化分中心(MMC)

湖南省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

0 阅读:3

忆南聊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