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呼吸控制(Breathing Control)更多的是指机体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反射和体液化学变化三种途径来控制呼吸节律、调整呼吸深度和频率的过程,详细内容见上期→第134期 呼吸的神经反射调节与化学调节
在呼吸康复范畴,呼吸控制(Breathing Control)更多的是指使患者重新获得对呼吸的控制,并以一种轻柔放松平静的方式完成呼吸活动,即类似于BotuJ的观点:使用最低程度的主观用力、轻柔地呼吸,同时使上臂得到支撑肩及双手得到放松,强调治疗师引导患者重新获得对呼吸的控制,并以一种轻柔放松、平静的方式完成呼吸活动,同时避免使用屏气、Valsalva 动作完成各种日常生活活动和体力活动。
·一 呼吸控制的目的 ·
※减少呼吸做功
※改善肺泡通气
※增加呼吸肌群的协调性
※改善胸廓活动度
※引导放松
·二 呼吸控制的策略 ·
策略大体可以分为2类
※呼吸肌过度使用,表现为呼吸浅快、三凹征、疲劳等特征,应在保障氧合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呼吸功。
※呼吸肌协调性破坏,如脊髓损伤患者早期的反常呼吸,因肋间肌麻痹吸气相上胸廓塌陷,应指导患者使用辅助呼吸肌恢复上下胸部的协同舒缩。
· 2.1 结合体位·
体位的改变可影响肺组织通气分布、肺血流灌注的分布以及血流动力学。
因此,可适当的调整患者体位来改善患者的氧合,减少呼吸做功,在本公众号既往的文章有提及→体位管理在肺康复中的应用
· 2.2 结合躯体活动·
吸气时:配合躯干伸展、肩关节外展外旋以及眼睛向上凝视
呼气时:配合躯干屈曲、肩内收内旋以及眼睛向下凝视
适合的呼吸-躯体活动策略有助于改善患者通气功能。
· 2.3 上胸部放松技术·
杰克布森渐进式放松练习(Jacobsen's poressesive relaxation exercises)理论认为肌肉在最大用力收缩后将出现最大限度的放松,这一理论可用于患者上胸部及肩部肌群的放松训练。治疗师将手放于患者肩部,向下施力,同时要求患者尽力耸肩对抗,持续数秒后停止,指导患者平静缓慢呼吸放松肩部及上胸部。
· 2.4 缩唇呼吸与腹式呼吸 ·
缩唇呼吸在许多重度慢阻肺患者可自发形成,因缩唇产生的压力可使等压点往小气道方向移动,从而避免了气道过早塌陷。
腹式呼吸为生理性呼吸形式,对于呼吸模式异常的患者,重新学会腹式呼吸科有效的提高呼吸效率,避免不必要的辅助肌群参与做功。
※如果患者呼吸频率快,较难掌握腹式呼吸技巧,可从仰卧位(即躯体及四肢得到支撑)先开始练习,足部过渡到坐位-站位-行走
※可先练习嗅气激活膈肌的收缩
· 2.5 上胸廓抑制·
对于有部分患者过度使用辅助呼吸肌,表现为耸肩呼吸、三凹征时,可考虑吸气相对患者上胸廓进行活动抑制。
操作:治疗师将一只手置于患者胸骨角水平(与胸骨走向垂直),在患者呼气结束即将转为吸气时,治疗师保持手掌位置,并给予少量的阻力或压力阻碍上胸部的吸气相扩张,并且逐步增加阻力,直至患者逐渐减少辅助肌群的使用。
· 2.6 其他·
胸廓松动:对于胸廓僵硬、活动度减小的患者,如慢阻肺长期辅助肌过度收缩募集或者胸外术后患者可考虑进行胸廓松动以改善胸廓的顺应性。
辅助呼吸肌易化:对于需要辅助呼吸肌共同参与呼吸的才能保证氧合的患者,如脊髓损伤患者,单纯的膈肌呼吸是不够的,此时需要易化辅助呼吸肌来恢复上下胸部的协同舒缩。
蝶式呼吸技术:患者取独立端坐位、双手抱头,十指交叉,呈蝴蝶状,治疗师可站立在患者后方或前方,双手握住患者双侧肘关节。当患者吸气时,治疗师引导患者躯干向后伸张、双上肢外展,呼气时,躯干向前屈曲、双上肢内收,同时给予患者听觉暗示,引导患者逐渐减慢呼吸频率。
手持小风扇:在练习呼吸控制的同时,可利用手持小风扇来缓解呼吸困难的感觉,可能的机制风扇的冷风刺激上呼吸道“气流”受体或三叉神经皮肤受体来影响呼吸感觉的传入来源。第一种机制需要冷却鼻腔或气道粘膜,而第二种可以通过冷却面部皮肤来实现。
· 小结 ·
呼吸控制的策略方法众多,在实施时并不需要过度强调膈肌的活动,只要采取的呼吸控制策略可平缓患者情绪、缓解呼吸困难减少呼吸做功,使患者患者重新获得对呼吸的控制即可。
第134期 呼吸的神经反射调节与化学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