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送的火腿,毛主席看后一口没吃,厨师不解,主席一语道破

木艺人的历史 2024-11-08 02:12:35

《周恩来送的火腿,毛主席看后一口没吃,厨师不解,主席一语道破》

1939年的延安,百姓吃饭都成问题,革命队伍更是艰苦。这一年春节前夕,周恩来从重庆给毛主席捎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百多斤上等火腿。对于物资匮乏的延安来说,这无疑是最珍贵的年货。厨师收到后欣喜若狂,精心蒸制,香气四溢。可当热气腾腾的火腿端到毛主席面前时,令人意外的一幕发生了:毛主席看了看火腿,却摆手让厨师将其端走。厨师百思不得其解,这可是周副主席千里迢迢托人带来的啊!直到毛主席说出那句话,才让在场所有人恍然大悟,眼眶湿润。毛主席究竟说了什么?这些珍贵的火腿最终又去了哪里?这背后又有着怎样感人至深的故事?

一、延安的艰苦岁月

1939年的延安,天寒地冻,黄土高原上的生活异常艰苦。这里不仅缺衣少食,就连取暖的煤炭也十分紧缺。每天清晨,延安城内的老百姓都要排着长队去买煤球,有时候排上一整天也买不到几块。

当时的延安机关食堂里,一年到头难见荤腥。工作人员们每天的伙食都是一样的——一碗高粱米稀饭,一个玉米面馍,一碟咸菜。有时连咸菜都吃不上,只能用盐水拌着馍馍咽下去。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样,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他住的是一间不足二十平方米的土窑洞,冬天寒风刺骨,夏天蚊虫肆虐。窑洞里的家具也十分简陋,除了一张木板床,就只有一张缺了腿的桌子,还是用砖头垫着用。

有一次,警卫员李贵发现毛主席的棉被破了一个大洞,想给主席换一床新的。毛主席却说:"现在全国人民都在受苦,我们怎么能搞特殊化?补一补还能用。"就这样,那床破棉被又被毛主席盖了一个冬天。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延安的伙食供应实行等级制,按照级别分为特一级、特二级直至普通。按理说,毛主席完全可以享受特一级待遇,但他坚决要求和普通战士一样用餐。

1939年冬天的一个早晨,警卫员小江照例去食堂给毛主席打早饭。这天食堂难得有了咸鸭蛋,小江便多要了一个。谁知毛主席发现后,立即叫来了炊事班长了解情况。得知普通战士只能分到半个咸鸭蛋时,毛主席当即表示:"我也只要半个。"

不仅如此,毛主席还经常将自己的口粮省下来,分给工作更辛苦的同志。一次,他发现通讯员小李最近瘦了很多,便把自己的一份玉米面馍给了他。小李不肯收,毛主席就说:"你天天骑自行车往返送信,比我累多了,多吃点有力气。"

延安的冬夜格外寒冷,但毛主席的窑洞里经常彻夜亮着灯光。那时他正在写作《论持久战》,为了赶写进度,常常通宵达旦。一天深夜,送茶水的警卫员发现毛主席的脚边有一股烧焦的味道,仔细一看,原来是太专注写作,裤脚不知不觉被炉火烤着了。

二、周恩来的特殊礼物

这批火腿的来历还要从1938年说起。当时,周恩来正在重庆主持中共南方局的工作,经常需要与国民党进行谈判。一天,当地的一位老商人得知周恩来要给延安寄物资,便主动找上门来。

"周先生,我这里有一批上等火腿,您看要不要捎些去延安?"老商人说道。这位老商人姓张,在重庆经营火腿生意已有二十多年,深知四川火腿的珍贵。

周恩来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婉言谢绝:"现在抗战时期,哪能要这么贵重的东西。"可张老板却执意相送,说这批火腿是专门为延安准备的,一定要周恩来收下。

原来这位张老板有个儿子在八路军当兵,写信回来说延安生活艰苦,战士们常年吃不到肉。张老板便想着要为儿子的战友们尽一份心。

周恩来被老人的这份心意深深打动,最终收下了这批火腿。但他坚持要按市价付钱,张老板推辞不过,只得收下了一半的价钱。

从重庆到延安,这批火腿走了一条极其曲折的路线。当时国民党对共产党实行经济封锁,从重庆运物资到延安必须走地下路线。周恩来便请当地的地下党组织帮忙,将火腿分批运送。

运送的路上困难重重。有一次,运送火腿的同志遇到国民党军队检查,情急之下只得将火腿藏在一口棺材里,谎称是运送死者回乡。又有一次,为了躲避盘查,同志们不得不将火腿埋在地下整整三天。

1939年春节前夕,这批辗转了两个多月的火腿终于到达延安。送火腿来的交通员对厨师长说:"这是周副主席托我们带来的,一路上可费了不少周折。"

火腿刚到的那天,厨师长特意称了称,整整一百二十斤。这在当时的延安,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按照当时的物价,一斤火腿能换十斤小米,一百多斤火腿足够一个普通家庭吃上大半年。

厨师长小心翼翼地将火腿存放在食堂的储藏室里,每天都要检查好几遍,生怕出什么差错。他还特意去请教老厨师如何处理火腿,想着一定要把火腿做得美味可口。

这批火腿不仅分量足,品质也极好。每根火腿都是精心挑选的三年以上的腊肉,色泽红润,肉质紧实。光是闻着那股特有的香味,就让人食欲大开。

周恩来在给延安的信中特意交代:"这批火腿是重庆一位热心群众的心意,望好生收藏,按需分配。"可他不知道的是,这批火腿最终却有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

三、毛主席的三次婉拒

第一次婉拒发生在火腿刚到延安的那天晚上。厨师长亲自选了一块最好的火腿,用老法子细火慢炖,炖了整整四个小时。香气飘得老远,连窑洞外的警卫员都闻到了香味。

"主席,这是周副主席从重庆捎来的火腿,您尝尝。"厨师长将热气腾腾的火腿端到毛主席面前。

毛主席看了看碗里的火腿,又看了看厨师长,说道:"这么珍贵的东西,应该留着给伤病员补身子。"说完便让厨师长把火腿端了下去。

第二次是在1939年除夕那天。当时延安正在筹备年夜饭,厨师长想着年三十总该让主席尝尝这火腿的滋味。他特意用火腿熬了一锅汤,打算给毛主席送去。

"老张,今天是什么日子?"毛主席问道。

"主席,今天是大年三十。"厨师长回答。

"对,今天是大年三十。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更应该想着那些在前线打仗的同志,想着那些受伤的战士。这火腿汤还是给他们喝吧。"

第三次婉拒发生在1939年初春。那段时间毛主席因为操劳过度,身体有些不适。医生建议他多补充些营养,警卫员便向炊事班提出要了一些火腿。

"主席,您最近身体不好,医生说要补充营养。这火腿是最好的补品,您就吃一点吧。"警卫员恳切地说。

毛主席却说:"我这点小病算什么?前线还有那么多负伤的同志,他们更需要这些营养品。"

"可是主席,您的身体也很重要啊!"警卫员和厨师长异口同声地说。

毛主席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指着远处的伤病员疗养院说:"你们知道吗?那里有一位叫小王的战士,腿上中了三颗子弹,现在还卧床不起。还有一位老李,为了掩护战友,背上被炸伤了,至今伤口还没好利索。他们比我更需要这火腿啊!"

就这样,周恩来千里迢迢送来的火腿,毛主席始终没有动过一口。每次有人劝他吃火腿,他总是想着别人。即使是在自己生病的时候,也依然坚持把这难得的营养品让给更需要的同志。

到了1939年春天,这批原本是送给毛主席的火腿,全部都送到了延安的各个医院和疗养院。有记载显示,光是中央医院就收到了二十多斤火腿,为重伤员的康复提供了重要的营养支持。

四、火腿的最终去向

1939年的春天,延安中央医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营养品"。那天一大早,几名警卫员抬着箱子来到医院,打开一看,全是香气四溢的火腿。

"这是主席让我们送来的,说是要优先给重伤员食用。"警卫员对医院的负责人说道。随后,这批火腿被分发到了医院的各个病房。

在三号病房里,躺着一位叫张大勇的战士。他在百团大战中腿部中弹,伤口一直不见好转。医生说是营养跟不上,伤口才一直难以愈合。

护士长亲自煮了一碗火腿汤送到张大勇床前:"这可是主席让送来的好东西,你赶紧趁热喝了吧。"

"主席让送来的?"张大勇一时愣住了,"这么金贵的东西,主席自己怎么不留着补身子?"

"主席说了,你们是革命的功臣,这火腿就该给你们吃。"护士长一边说,一边将汤碗递给张大勇。

在隔壁的五号病房,住着几位从前线送来的伤员。其中有一位叫王建国的战士,因为炮弹爆炸,背部被弹片击中,伤势严重。医生说要多补充营养,伤口才能尽快愈合。

这天,王建国也喝上了香喷喷的火腿汤。他端着碗,想起了在前线的那些战友,不由得问道:"护士同志,这火腿是从哪里来的?"

"是周副主席从重庆送给主席的,但主席一口没吃,全都让送到医院来了。"

就这样,一百多斤火腿被分配到了延安的各个医院和疗养院。中央医院分到了二十斤,359旅野战医院分到了十五斤,其他几个医院也都按照伤员人数分到了相应的份额。

医院的伙食专柜上专门记载着这批火腿的使用情况:重伤员每人每天可以分到两钱(一两等于五钱)火腿,中度伤员每人每天一钱,一直坚持了将近两个月。

有意思的是,这批火腿在医院里还创下了一个"纪录"。据当时的护士长回忆,这是延安医院建院以来收到的最大一批营养品。以往即便是过年,病号房也很少能吃到肉,更别说是这样的上等火腿了。

在火腿发放期间,医院里的伤员康复情况明显好转。张大勇的伤口开始结痂,王建国的背伤也在慢慢愈合。到了1939年夏天,光是中央医院就有二十多位重伤员successively出院。

后来,一位在医院养伤的战士写了一首小诗:"火腿香飘病房里,温暖心田润心脾。不知主席可曾尝,却把恩情记心底。"这首朴实的诗歌,在延安的医院里广为流传。

这批原本是送给毛主席的火腿,就这样全部用在了伤病员的治疗上。它不仅为伤员们提供了急需的营养,更在寒冷的春天里,给予了他们莫大的温暖和鼓舞。

五、革命精神的永恒传承

这个发生在1939年的火腿故事,在延安广为流传。当时的很多老同志都亲眼见证了这段历史,也将这个故事一直讲给后来人听。

1959年,当年送火腿来的警卫员张德山重返延安,专程去了那间旧窑洞。他站在窑洞前,对随行的记者说:"就是在这里,主席把一百多斤火腿全都让给了伤病员。那时候主席自己的生活,可比现在窑洞里布置的要艰苦多了。"

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也深深影响着毛主席的家人。1963年,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到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学校想给她安排一间独立的办公室,被她婉言谢绝了。她说:"我就是一名普通教师,和其他老师一起办公就好。"

李敏在学校任教期间,从不接受特殊待遇。每天和其他教师一样,骑自行车上下班,在教工食堂排队打饭。有一次,食堂特意给她留了一份红烧肉,她知道后立即制止了这种做法。

1965年的一天,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整理文物时,发现了一份泛黄的账本。那是1939年中央医院的伙食记录,上面详细记载着火腿的分配情况。工作人员特意请来了当年的护士长辨认。

"没错,就是这个本子。"已经白发苍苍的护士长说,"我记得清清楚楚,每天给伤员分发火腿的时候,都要在这上面登记。主席特意交代过,一定要公平分配,不能偏心。"

这种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在新中国成立后依然延续。1972年,周恩来再次去延安视察。当地干部要为他准备接风宴,被他坚决制止:"延安的老传统不能丢,还是照老规矩,和大家一起在食堂吃饭。"

1975年,一位曾在延安养伤的老战士给毛主席写信,回忆起当年的火腿往事。信中写道:"主席,您可能早就忘了这件事。但我们这些老伤员,一直记着您的那份情意。现在国家发展了,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但艰苦朴素的传统不能忘。"

这封信后来被收录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每当讲解员讲到这里,总会特意停顿片刻。因为这不仅是一个关于火腿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革命传统的生动见证。

如今,当年的中央医院早已改建成了现代化医院,但那间记录着火腿分配的旧账房,依然完整保留着。每年都有许多人来这里参观,重温那段艰苦而光荣的岁月。账房的墙上,挂着一幅影印的老照片,照片上是那本记录火腿分配的旧账本,已经泛黄的纸页上,依稀可见当年工整的笔迹。

0 阅读:3

木艺人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