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比中光,10年前的宇数科技!

冰彤解读官 2025-02-21 06:51:47

近期,科技圈又出一个新名词——“杭州六小龙”。

这六小龙,均是聚焦于机器人、AI、游戏、脑机接口等领域的新锐独角兽,位置同处杭州,分别是深度求索、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群核科技和游戏科学。

其中,宇数科技机器人Unitree H1,凭借在春晚扔手绢等一系列动作,显示出人形机器人的应用潜力。

(图片来源:宇数科技官网)

早在2023年,英伟达CEO黄仁勋就明确表示:“具身智能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下一个浪潮”。

马斯克更是认为,未来人形机器人数量可能超过人类数量,伴随AI技术发展、产业链逐渐成熟,进入2025年后,人形机器人放量在即。

对于人形机器人,此前我们关注的领域集中在执行器、减速器、电机等环节,却忽略了视觉传感器这一部件。虽然视觉传感器在特斯拉Optimus中成本占比仅3%,但其作用不可小觑。

人类五大感官中,视觉获取的信息占比超过80%。同样,机器视觉也是人形机器人感知外界的关键路径,能令其更精确地完成动作指令,这就离不开3D传感器。

奥比中光是国内3D传感器龙头,实力非同一般,不仅如此,公司还有点像十年前的宇数科技。

为什么这样说?

第一,从行业发展看:

3D视觉的核心,是在RBG图像传感器的基础上,加入了对深度信息的感知,本质仍是精密光学测量系统,技术壁垒很高。

虽然现在苹果、华为、微软、英特尔等科技巨头,在3D视觉领域展开技术布局。但目前行行整体仍处于发展初期,竞争格局并未稳定。

奥比中光等技术突出的小而美公司,依然有机会在一众巨头中突出重围,正如十年前的宇数科技。

第二,从公司技术实力看:

1.技术覆盖全面。

奥比中光是全球3D视觉感知龙头,产品覆盖3D视觉传感器、消费级和工业级应用设备,可应用在生物识别、消费电子、机器人等多个赛道。

3D感知技术包括结构光、双目、iToF、dToF、Lidar、工业三维测量六种,奥比中光已实现全面布局。

而且,奥比中光3D传感器在国内服务机器人中的市占率为70%,宇数科技机器狗在国内市场的市占率也为70%,均处在垄断地位。

2.具备产业链一体化布局的稀缺能力。

奥比中光自创立之初,便致力于芯片和算法自研,克服了核心元器件缺失的障碍,是业内稀缺的具备芯片-算法-系统-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厂商。

另外,产业链上游的技术布局,也是奥比中光一大优势:

硬件上,公司自研多款深度引擎算力芯片、感光芯片,在低功耗限制下仍能维持较高处理性能,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软件上,也具备各场景所需的识别算法。

凭借强悍的技术实力,目前,奥比中光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对接近一千家客户,包括英伟达、微软、蚂蚁集团、优必选、OPPO等各行业龙头。

公司2018年就为蚂蚁集团大批量提供3D视觉传感器,2021年与微软合作开发iToF相机,2023年与英伟达合作开发3D套件,合作关系也较为紧密。

奥比中光能实现技术全栈自研,得益于这2大因素:

一方面,管理层多为科研背景出身,很多是光学领域的专家,均有曾在顶级科研机构研究或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经历,对行业技术理解深刻。

另一方面,奥比中光对研发投入较为重视。2020、2022年,奥比中光的研发费用率竟然高达110.28%、108.73%,当年研发费用已经超过公司营收。

这种舍得砸钱做研发的决心,即使跟寒武纪相比也不逊色。然而,高研发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公司利润端的表现。

2020年奥比中光亏损达到6.15亿,2021-2023年间也是持续亏损的状态,虽然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为68.58%,但整体仍未扭亏为盈。

在奥比中光技术实力强悍的前提下,业绩端表现依然不佳,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3D视觉传感还未大规模放量,影响到公司业绩的释放。

产品未放量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最开始提到的,3D感知属于新兴行业,技术渗透仍需时间;二是3D视觉传感器的技术壁垒高,产品售价偏贵,短期内难以在工业级场景中实现大规模应用。

不过,伴随下游市场对3D传感器的硬性需求增加,公司日后业绩有望进入增长通道,开启扭亏为盈。

核心的推动力量,来自这两处:

一、机器人

3D视觉传感器,可以帮助机器人实现更精准的定位,完成感知、避障、导航等功能。除了我们熟知的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机器狗等商用机器人,也会大量搭载。

预计2026年国内服务机器人产量超27万台,2022-2026年服务机器人所需传感器数量将从27万增至80万,年复合增长率超30%。

奥比中光作为服务机器人领域的传感器龙头,业绩有望随之释放。

消费电子

智能手机是3D视觉感知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最大的应用场景之一,可用于面部解锁、移动支付、AR特效及互动等,目前未大面积推广的原因还是成本过高。

一般情况下,多是高端旗舰机型搭载3D视觉传感器,比如iPhone系列、华为Mate系列。

另外,3D传感器也是MR设备获取3D内容的核心,苹果VisionPro搭载的5个传感器中,就有两个是结构光深度传感器。随着MR设备的普及,3D传感器也将逐步实现规模应用。

最后,总结一下。

作为国内3D视觉领域龙头,奥比中光产品技术领先,又具备业内稀缺的“芯片-算法-硬件”一体化解决能力,整体实力较强。

虽然公司近年来业绩亏损明显,但好在亏损幅度正不断收窄。随着下游机器人、消费电子等行业对3D传感器需求增大,奥比中光有望逐渐实现业绩的扭亏为盈,开启新一轮成长。

关注小象说财,立即领取最有价值的《成长20:2025年最具有成长潜力的20家公司》投资报告!

0 阅读:7
冰彤解读官

冰彤解读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