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豆子一起煮水喝,能化掉一身的痰湿,脾肺干净了,鼻子通了!

王主任知识说 2025-04-26 21:46:38

每年一到春天,门诊上的鼻炎患者就多了起来,不少鼻炎患者出现频繁的鼻塞、流涕、甚至,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让人精神萎靡。很多人不知道,鼻炎反复发作的背后,其实和湿气、脾虚脱不了干系!

中医常说:“鼻为肺之窍,脾为生痰之源”。春天气候潮湿,阳气初升,人体气血运行相对缓慢,再加上很多人不爱运动,湿气就容易在体内积聚。别小瞧这湿气,它可是鼻炎反复发作的 “帮凶”。湿气重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气血生化不足,鼻窍得不到充足的滋养,抵抗力下降;同时,痰湿阻滞鼻窍,就像堵住了呼吸的通道,让你呼吸不畅、嗅觉减退,整个人也变得昏昏沉沉、没精打采。

同时,肺气也会受到影,卫外功能减弱。这时外有花粉、柳絮等过敏原增多,内有肺气本就虚弱,再加上穿得少、动得少,身体没阳气托着,鼻炎更容易发作。

春天这一锅“三豆祛湿通窍汤”,鼻炎患者一定得试试,能从根本上治鼻炎调体质不反复。

三豆治鼻炎很厉害

白扁豆——培土生金健脾气

白扁豆是健脾的 “高手”。脾胃虚弱是鼻炎反复发作的内在根源,白扁豆能够 “补而不腻”,专门针对脾胃虚弱、运化无力的情况。其性温味甘,能化解鼻腔分泌物黏腻感,专治因湿气重导致晨起鼻塞、鼻涕白黏、食欲不振、大便溏稀以及嗅觉减退等症状。

赤小豆——祛湿排浊通鼻窍

赤小豆,擅长通过利小便的方式,将体内的湿气排出体外。对于鼻炎患者常见的鼻黏膜水肿、鼻塞,以及晨起眼皮肿胀、下肢沉重等症状,赤小豆都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芡实——固肾培元敛肺气

芡实生于淤泥却性味甘平。尤其适合湿气久留、脾肾两虚的鼻炎患者。这类患者往往除了鼻炎症状外,还伴有腰酸腿软、夜尿多等问题。芡实能够固摄脾气、肾气,增强人体的正气,提高抵抗力,让鼻窍更有 “底气” 抵御外邪。

这碗三豆汤,鼻炎患者常喝

这三味豆子搭配在一起,赤小豆泄湿、白扁豆补脾、芡实固肾,形成了 “泄、补、固” 三位一体的调理体系,既能祛湿化浊,又能健脾益肾,从根本上改善鼻炎患者的体质,让鼻窍通畅,呼吸顺畅。

准备:白扁豆30g(健脾化湿)、芡实20g(固肾敛气)、赤小豆15g(利水渗湿),带皮生姜3片(体寒者必加)

做法:

1、赤小豆、白扁豆提前用清水浸泡 2 小时;

2、砂锅加入清水 800ml,放入浸泡好的三豆,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 40 分钟(赤小豆表皮微裂、白扁豆软烂为度);若是孩子食用,用量减半,可加入一个苹果调味;

饮用时间:

早上 7-9 点(胃经当令):此时脾胃运化能力最强,利于吸收营养;

下午 3-5 点(膀胱经当令):促进湿气通过尿液排出,缓解鼻塞;

不同人群加减使用:

虚寒型鼻炎(流清涕、怕冷):加红枣 5 颗(补中益气)、葱白 1 段(通阳解表)湿热型鼻炎(黄脓涕、舌苔黄腻):加蒲公英 10g(清热利湿)、薏苡仁 20g(利水消肿)鼻塞严重:加辛夷花 6g(纱布包煎,宣通鼻窍)

门诊案例分享

像前段时间接诊的冯女士,被过敏性鼻炎困扰了五年之久。每到春天必犯,只要稍微吹点风,或是接触到粉尘,就会不停打喷嚏、流清涕,鼻子堵塞得只能张口呼吸,晚上更是难以入眠,试过各种抗过敏药物,当时虽能缓解,但停药后很快又复发,让她十分苦恼。

查体发现冯女士鼻腔黏膜水肿,舌淡苔白腻,脉象沉细,结合其症状,诊断为肺脾气虚、寒湿困鼻型过敏性鼻炎。

我告诉冯女士,她的鼻炎反复发作,根源在于脾胃虚弱,导致体内湿气积聚,肺气不足,抵御外邪能力下降。所以治疗时以健脾祛湿、益气固表为原则;

针对她的情况,我开了一个方子,以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黄芪 、防风 、白术 、苍耳子、白芷、辛夷 、细辛、乌梅、五味子,

玉屏风散益气固表,增强肺气;苍耳子散宣通鼻窍,缓解鼻炎症状;乌梅和五味子收敛止嚏,减少鼻分泌物。

同时,考虑到冯女士虚寒体质,特别调整三豆汤的配方:赤小豆 30g、白扁豆 20g、黄芪 15g、生姜5片、红枣5颗,每日早上7 - 9点空腹饮用一碗。

1周后,冯女士感觉鼻塞稍有缓解,打喷嚏的次数减少。效不更方,1个月后,鼻子通畅,即使外出接触粉尘,鼻炎也没有发作,白天精神状态好了很多,食欲也明显改善,口服药停用,三豆汤调整为每周3次巩固。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温馨提醒:文中分享的方子一定要在中医指导下使用,切勿盲目试药!

0 阅读:6
王主任知识说

王主任知识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