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助阳,疏肝,调脾胃(附6个养生药膳+2个按摩穴位

皇铭安康 2024-03-30 13:48:38

《黄帝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那么,人就是自然界的产物。按这种关联,天地与人体间阴阳之气的运动变化就息息相通。因此,人的生理、病理变化必然受到时令、气候、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养生之大法,用4个字就可以简单概括——“道法自然”。

“道”可解读为天地自然的大规律,并可以以阴阳的变化作推导,比如,根据自然的阴阳规律,一年会呈现出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法”意为效法。所谓“道法自然”,就是遵循着天地自然之道来养生。

在生机盎然的春季,如何遵循春季之“道”来养生?今天,广州中医药大学潘毅教授就给大家带来分享。

春三月,

正气与疾病都在“借势”

为什么进入春季以后,有的人会觉得精神和状态更好了;有些人却一到春季,陈年旧病就会复发。其实都与春季“发陈”有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这里提及“发陈”,是指一到了春天,自然中会出现推陈致新之势。这种“发陈”之势,对应着春季的生发之势。

以四象中的“少阳”来看图解析,更为直观。

少阳分别对应着时空四象图中的东方、春季、清晨。

▲少阳之象,延伸至自然环境之象

这图白色代表阳,黑色代表阴。

少阳之象,上半部为阳,下半部为阴。延伸至自然环境之象,就如太阳从东方升起,半轮红日出于地平线,剩余的半轮仍被遮蔽;又如植物破土而出之势。

对于人体而言,体内所藏的“陈”,不管是好是坏,都会从隐藏在暗处的会都被带向明处,这就是春季中的“势”。

世间万物分阴阳,事物有正反两面。春季虽是各种过敏、情绪病、陈年旧疾容易发作的时期;但也是阳气生长,以及孩子生长发育的好时机。

面对春季发陈之势

该如何养生?

面对春季发陈之势,该如何养生?面对不可阻挡之“势”,智者善于顺势、借势、造势来应对。

1.顺势,修心养性助养肝,补益脾胃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属木,木的本性为条达。如植物一般,喜欢舒展地生长,不愿被阻遏,与春令生发之阳气相应。

此处顺势,顺应的该是肝木舒展平和之势。

人们常说“心平则气和”,当人体心情舒畅时,人体之气运行流畅,气血精微也能随之流转,滋养全身,就可以像春天一样充满生机。

“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若不注意情绪调摄,就易使肝气郁滞。肝气郁结,肝气一郁,或横逆脾胃,或化热,或聚痰、生湿、成瘀,诸症丛生。

“平和”讲的是既无不及,也无太过,如果说,肝气郁滞是肝的疏泄不及,则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就是肝的疏泄太过。

什么容易导致疏泄太过?一个字——“怒”。

《黄帝内经》言:“怒则气上“,即发怒易致肝疏泄太过而逆上。所以,素爱发脾气之人在春季,最忌放任自己的坏脾气。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是很多人却有疲乏无力的感觉,出现这种状况,和春季脾胃功能较弱也有关系。因为肝属木,脾属土,春天肝气旺盛,就容易过度克制脾土,导致肝脾失和,进而影响脾胃功能。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功能不强,就会引发诸多疾病,因此,春季养生也应该重视调养脾胃。

脾胃对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可从以下三句话体现。

①《素问》:“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将脾胃比作仓廪,是因为脾胃受纳食物并输出精微营养物质以供全身之用,可见脾胃在人体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医认为,脾胃是水谷之海,是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健全脾胃,保养正气,方是养生保健之大法。

②《金匮要略》:“四季脾旺不受邪”

健脾胃,扶正气,能抗御清除外邪,同时也可调节和维持机体阴阳平衡以清除内邪,这与免疫系统具有防御、自稳、监视三大功能是一致的。免疫功能降低和紊乱是引起衰老和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中医通过健脾便可扶正,增强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

③《脾胃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饮食要有节度,过分的肥甘厚味,或过饥过饱、食无定时,都会伤及脾胃。脾胃一伤,气血生化之源匮乏,则诸病丛生。故可说,脾胃为健康之根。

查查你的脾胃是否健康

01

嘴唇

脾胃不好的嘴唇发白、没有血色,显得非常干燥,容易爆皮、裂口子。

02

口腔

口臭、牙龈肿痛等症状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有关。

03

鼻子

鼻腔干燥、嗅觉失灵、流清鼻涕、鼻子出血等,也可能和脾胃虚弱有关系。

04

眼睛

脾胃不好的人眼睛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如果常出现眼睛红肿、脸肿等现象,也可能是脾的问题。

05

耳朵

脾胃虚弱会导致人的肾气不足,可能表现为耳鸣甚至耳聋。

2.借势,重饮食按穴调气机

“春应于肝”,从立春开始,肝气逐渐旺盛。

《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饮食上,可以善用“辛甘之味”。“借势”辛味食物的发散、行气活血之功,助肝气生发。比如,韭菜、葱、香菜、青菜、荠菜、白萝卜等,帮助人体气机舒展。

由于在春季,木气过旺就容易乘土,吃甘味的食物相当于充实一下脾土。比如胡萝卜、莴笋、甘蔗、大枣、山药、红糖等。“脾胃为后天之本”,提前充实脾土也保障了气血精微生化有源。

春季养脾胃药膳:

01

淮山薏米粥

【材料】淮山、薏米、芡实各3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加入适量水熬至米熟粥成。

【功效】这几种食材搭配煮粥,有健脾益气利湿的功效。

02

芡实老鸭汤

【材料】芡实100克,老鸭1只,调味品适量。

【做法】老鸭斩块焯水,然后洗净,将鸭肉和芡实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继续煲1.5小时,出锅前加入少许调味品调味即可。

【功效】老鸭滋五脏之阴、养胃生津;芡实健脾止泻,所以这道药膳能有效的滋阴养胃,健脾利水。

03

小米儿茶糊

【材料】小米500g、儿茶100克(儿茶是一种中药,药店有卖)。

【做法】将小米炒焦后与儿茶研成细粉,每日早晚空腹服25克。(注意:小米一定要炒焦,这样才有利于驱寒除湿)

【功效】此药膳温中健脾,适用于脾胃阳虚,胃寒胃酸过多的人。

04

西洋参瘦肉汤

【材料】西洋参24g,瘦猪肉500g。

【做法】将西洋参洗净,用温水泡软,切片。将瘦猪肉洗净,与西洋参片一齐放入锅内,加入泡过西洋参的水及适量的清水,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小时,调味,饮汤食肉。

【功效】益气健脾,养阴开胃。

05

眉豆芡实煲鸡脚

【材料】眉豆80克,芡实60克,鸡脚4对,冬菇8个,猪瘦肉100克,生姜3片。

【做法】所有材料洗净,冬菇去蒂,鸡脚对切,将所有材料同时放进瓦煲,大火烧开后,慢火煲约1.5个小时。

【功效】此道药膳有健脾利湿、强健筋骨的作用。

06

陈皮白术猪肚汤

【材料】陈皮6克,白术12克,鲜猪肚半个或1个,砂仁6克,生姜5片。

【做法】猪肚去油,放入开水中除腥,刮去内部白膜,清洗干净;配料洗净,一起放入瓦煲内,大火烧开后慢火煲2小时。

【功效】白术燥湿健脾兼能补气,陈皮理气调中,猪肚甘温健脾胃。因此,这道药膳能健脾开胃,促进食欲。

【来源: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养生中国】

从经络上借势,有两个穴位也比较适用。合谷主气,太冲主血。

大肠为“传导之官”,能排泄糟粕。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故揉按合谷穴可以升清降浊,有助于大便通畅,不让糟粕滞留。

太冲穴,是肝经原穴。临床上有人情绪不佳时,按压太冲穴会特别痛,甚至太冲穴附近可以摸到一些小疙瘩。所以长期情绪差的人,更应要借助春季生发之势,多按按太冲穴,帮助情绪的疏泄。

现在春寒未散,泡脚也有利于疏泄。“脚底”为经络起止的汇聚处,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皆聚于足部,温水沐足以疏通经络气血、驱散陈寒。有的人一到春季就容易入睡难、睡不沉,睡前泡脚,也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3.造势,流水不腐助阳生

《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意指流动的水不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遭虫蛀。保持事物生命力在于一个“动”字。

“春夏养阳”,也在一个“动”字。阳气主动,运动、导引能使血脉流通,起到却病延年之功。春季宜早起和多运动。主动为生发“阳气”造势。

春季几乎是一年之中,最适合运动的季节。此时天地间充满生发之气,人体适当运动,自然能帮助机体的阳气生发。

每年春季都会带来新的气象或考验,如何对身体状态顺势而调,春季发陈给了我们以上启示。是否重视这些启示,实际反映了对自己生命健康的负责程度。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所裨益,在新的一年能“因势利导”,焕发人体的生机。■

【来源:潘毅讲堂,医学指导:潘毅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

1 阅读:4

皇铭安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