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才子出上联刁难毛泽东,怎料毛泽东对的下联,令他汗流浃背

不急不躁文史 2024-03-17 14:40:35

在毛主席还是个24岁的青年时,曾在湖南拜访过一个晚清的才子夏默庵,夏默庵有些自视清高,并写了一副很不尊重毛主席的上联,以图赶走他。

但我们的毛主席在年轻时候就已有了远超同龄人的学识与定力,自然不会被轻易激怒,反而冷静思考对出了下联。

看完下联后,夏默庵冷汗直冒,对这个比自己小40岁的青年态度前倨后恭,直叹惭愧不已。

那么,这一幅对联有什么内容呢?毛主席的文学功底有多深厚呢?他的作品最显著的特点又是什么呢?

一、青年润之秋游记

1917年的8月,这年的毛主席才二十四岁,是湖南第一师范大学的一名普通大三学生,他此时正是意气风发、相貌俊朗的好时候,同学们之间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润之”。

润之看到这夏末秋初稻谷似金、山果溢彩的景象,感受到了天地间一片的勃勃生机,决定与同学萧子升一起来一场秋游。

润之的秋游当然不仅仅是玩耍,也是要以游学的形式来一场对湖南地区农民生活的社会调查。

他们翻山越岭,一路上风尘仆仆,出校门时二人分文未带,只在沿途给农民百姓家写对联换路费,遇到穷人家润之甚至也就不收费,只换几块干粮吃便可。

润之到达安化地区,与老农闲聊时问道:“安化城内是否有宿学大家(旧称有学问的人)?”

老农便向他介绍了一位名为夏默庵的学者,此人今年已64岁高龄,是当地现任的安化县教育所所长,晚清时夏默庵曾在著名的两湖学院进修过,后成为清朝六品官员,还当过清朝的知县。

润之听到此人的事迹,顿时来了兴趣,想要去拜访一番老前辈。

他挑了个好日子,在一大清早就去拜访夏默庵,结果夏默庵门人回复他不在家。

润之不气馁,第二次又去拜访,答又不在家,实际上这两次拜访,夏默庵都在家,只不过是平日里被这些学生找的烦了,所以不想搭理润之这类毛头青年。

润之还要第三次拜访,萧子升有点受不了了,“润之,他不会真把自己当诸葛亮吧?还要我们三顾茅庐。况且咱们又不是请他出山的,就聊聊文学他都不搭理咱们。”

润之表现出不同于一般青年的沉稳,示意不打紧,“文人有些风骨倒是无碍,真见面才知道是不是有真才实干。”

于是,又第三次拜访,这次夏默庵也对这两位青年有些感兴趣了,不知道他们为何如此执着,心想:“看来不和我切磋一番,这两人是不会罢休了,哼!自取其辱。”

他让门人把二人迎了进来,润之和萧子升恭敬对他行了一礼,他却没给二人什么好脸色,只是铺开纸张,磨墨挥笔写出一副上联:“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这上联看似是在写美好灿烂的春景风光,但实际上话里有话(本文第二部分会进一步分析),细心的读者可能也发现了,前文提到现在已经是秋天,哪里来的“春景”?

这实际是一句十分不好听的“雅骂”,写完夏默庵便仰躺在木椅上,拿起盖碗轻刮几下,悠闲喝起了茶水,表情似笑非笑。

润之和萧子升都看懂了其中深意,萧子升噌地一下子就脸红起来,靠近润之耳边轻声说:“润之,这种人咱还搭理他干什么!”

润之轻笑了笑,没怎么思考,挥笔就对出了下联:“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夏默庵见了这对子,大吃一惊,现在成了他老脸火辣辣地变红,自感有愧,有些心虚地叹道:“对得好,对得好啊,确实是青年才俊,老朽不及也。”

后来,他留下二人住宿,好生招待,还拿出自己这些年编写的《中华六族同胞考说》,请润之辨析,待润之说好后,他才安心下来,临别前还送了润之一行人8元银洋,润之的这趟旅程从此再不缺路费。

二、对联中的博弈

俗话说,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武学切磋都是一出手就知道对方有没有真材实料,文学切磋也一样。

夏默庵的上联“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用了“绿杨”这一意象,“绿杨”出现在诗作对联里大部分是作者美好的咏春意象,但在此处明显不是,因为这时已是初秋时节,所以夏默庵在上联的一开始就别有所指。

古时候以鲜花杨柳指代风月场所,还有水性杨花这种成语。

再联系下文鸟声声在叫,是在叫什么?不好听的一个词说出来就是“叫春”。

夏默庵实际隐含的意思就是“你们整天在我门前叽叽喳喳叫什么,害得我还以为春天来了,现在春天可早就过去了。”

可见夏默庵的上联羞辱性有多么强烈,那个年代的人普遍保守,润之和萧子升这两个小伙子也是每天在学校认真读书、老实本分的孩子,按夏默庵的想法,自己这个上联自然会羞走这两个懵懂的青年。

夏默庵的做法可以说是许多文人一贯的伎俩,文人有文人的规矩,像夏默庵的上联一出,他就能判断出对面的人是什么档次,低级档次的人,这句“雅骂”连看都看不懂,那夏默庵就会更加鄙视二人了。

中级档次是看懂后害羞离去,不敢应对,此前大多数来拜访他的青年都属于这种类型。

而真正的高级档次就是润之这种青年,不卑不亢,据理力争,而甚至润之做的还要更好,在下联还拔高了整幅对联的寓意,这就让夏默庵更加佩服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润之的下联:“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不仅对仗工整,而且还在极短时间里便化用了一个“晋惠闻蟆”经典典故,实在是展现出了极高的文学水平。

晋惠帝司马衷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喜欢权力却智商低下,在国家发生饥荒时,官员上报各地百姓都没有粮食吃了,司马衷居然回答:“粥里没有粮食,他们可以放肉吃肉粥啊。”这就是著名的“何不食肉糜”的典故。

而“晋惠闻蟆”则是在皇宫后院游玩时,司马衷发现了一堆无拘无束的蛤蟆,他发现自己命令它们停下却不停,于是问左右官员:“这些蛤蟆为什么不听朕的话,他们是公家的蛤蟆,还是私家的蛤蟆?”

官员急中生智,答:“它们在公家地盘每日吃喝,呱呱叫,那就是公家蛤蟆,不听圣上的话就该都杀了。”

润之以“蛙句句”对“鸟声声”,反驳了夏默庵那无耻的上联,小鸟叫的那么好听,偏偏叫你曲解成不好的意思,我看你夏默庵才是在如同蛙叫,好似是在说人话,实际上如呱呱叫一样难听。

下句更是直戳夏默庵痛处,戳烂了他内心清高的文人风骨,他先在清朝做官,为清朝皇帝服务,在民国建立后又降了国民党,给国民党服务。

按照封建礼教来说,夏默庵是名副其实的不忠之人,有奶便是娘。晋惠帝家的蛤蟆都知道只在一处公家地盘叫,你夏默庵换了两处公家,不以为耻还在这自作清高,反而瞧不起对你以礼相待的有志学生,你真的问心无愧吗?

现在润之问夏默庵,你到底是官还是民,如果你把自己当官看,那你就是一个对前朝不忠的官;把自己当老百姓看,那大家都是平等的,你就不要瞧不起我们。

对润之这无可辩驳的逻辑,夏默庵一阵汗流浃背,身上大褂都被汗湿透,心甘情愿的认输。

《中华六族同胞考说》是夏默庵这些年来编写的一部有关民族团结的书籍,他被润之说的心里难受,想证明自己这些年是为民做了事的,得到润之的肯定才最终放心。

从这一行迹可以看出,他确实是被润之的下联彻底击溃了曾经高傲的心气,才起了“自证清白”的这种心思。

三、毛主席的革命诗作

除了写对联的本领已经神乎其神之外,毛主席的诗作功底更是举世公认的,被誉为是中国现代最具影响力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此同时,他的诗作又有着不同于古代浪漫主义诗人的显著特点,那就是无时无刻不在体现人民的力量。

他一生共创作了100多首诗词,没有一首是在夸自己多么有本事,所有的诗词都是在侧面或者正面描写人民的力量。

建国后,南方地区一种叫做血吸虫的寄生虫病危害了几千万人民的生命安全,在听到卫生部同志汇报了这件事后,毛主席对此表示很是揪心,好几天难受得睡不好觉,并下令一定要彻底消灭这个害人的“小虫”。

南方军、民、医生护士等各界人士因此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血吸虫整治行动,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治理血吸虫的工作方案十分科学,从灭绝虫卵的生长环境,培养喝开水、勤洗手等卫生习惯,研发专项治疗药物等各方面多管齐下,最终在今天的中华大地上,血吸虫已经无力再威胁中国人民的生命健康。

1958年6月30日晚,毛主席这一天本打算早早睡觉,因为第二天可就是7月1日了,是我国的建党节,他有重要会议要出席参加,必须保证精力充沛。

他睡前的习惯是要看几篇《人民日报》的报道,没想到今夜这一看就是一场失眠,原因就在于他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江西余江县经过实地检验,已确定彻底消灭血吸虫。

这一篇几百字的小篇新闻,毛主席是反复看了不下十几遍,他放下报纸打开窗户遥望南方,嘴中连说“好”,并哼哼起了什么调子。

忽然他展颜一笑,在书桌前坐下,开始创作起了《七律二首·送瘟神》这一不朽著作。

这篇第一首先是渲染了血吸虫病的恐怖,写道“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说中华大地确实是人才辈出啊,我们曾有过华佗这样的名医,然而名医那么多,为什么直到新中国成立时,这些小小的血吸虫还是继续在危害人民健康呢?它就那么难对付吗?

在第二篇它进一步点明:“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原来,要战胜血吸虫不仅要靠神医,更需要新中国这如“尧舜”一般的六亿人民们。

在人民觉醒了当家做主的意识后,毛主席确切地看到了新中国人民展现出的新气象,所以我们能在医疗条件只比古代强一点的建国初期却做到了几千年中国人民都没实现的事—消灭血吸小虫!

毛主席在54年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曾说:“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

血吸虫的消灭就是典型代表之一,这就是毛主席这夜不能寐的原因,他实在是感觉到我们的人民太伟大了!

人民过上好日子,减少了疾病烦扰,他就开心到睡不着觉,并一连写两首诗纪念人民做出的功绩,这就是我们开国领袖毛主席简单且纯粹的为民胸怀。

只要中国人民还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人文价值就注定会流芳百世。

0 阅读:147
不急不躁文史

不急不躁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