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日所发关于一道道德法治试题出笑话的文章,限于篇幅,只谈了应试教育经常将已经理解的知识编制成试题进行反复大量的练习和考查,极大学杂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明显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这相对好理解,容易被认同。但还有另一个方面,即学习的是新知识,或比较专业的知识,学生肯定不懂,更谈不上已经理解和掌握,是否也需要编制成各种类型的试题进行练习和考查?多数人的答案显然肯定,因为进行反复大量的练习和考查才能掌握。

我们的答案却不是这样。但不要误会,我们不是反对学习新知识和专业知识时应当练习和考查,而是主张基础教育阶段应以无限知识了解自洽为核心,对无论是新知识,还是专业知识,只需进行了解式的学习即可,因此并不需要进行反复大量的练习和考查。也就是说,这些知识无论多新多新,都不需要学生记忆,只需要知晓。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此不是练习和考查是对是错的问题。

基础教育阶段究竟学什么、怎样练、如何考,既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又有利于学生全面个性发展,更有利于培养现代社会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一个优化选择的问题。我们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在学生身心尚未成熟的,发展方向还不完全明显的时候,最优选择应是以广泛大量了解众多学科知识全貌和原理为基础、为前提,在这个基础上再适当进行理解教育和见解教育,也即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相比之下,“见多识广”才是中小学生应当具备的重要素质。这样的“三解教育”将从根本上有效解决目前基础教育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既实现真正的快乐教育,又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能力教育和个性教育,从而实现培养各类现代人才的教育目标。这是基础教育最根本的改革,可以说翻天覆地,颠覆认知。
有人将2025年称为教育元年,那么推进“以有限知识记忆考查为核心”的传统基础教育向“以无限知识了解自洽为核心”的现代基础教育转型,无疑是“元年”的切实体现!其他小打小闹则算不上“元”,因为一直都在提倡,在实验,但始终未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