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住宅外墙脱落这事,社区能些做什么?

彬哲说趣事社会 2025-01-17 10:32:50

据街道、社区工作的人反映,近年来住宅小区外墙脱落导致的纠纷越来越多,由于责任不明、危害很大,已经不仅仅是小区的物业管理问题,更是街道、社区的闹心事。那么,社区能如何主动作为,尽量减少类似事情的发生呢?

外墙脱落已成不容忽视的公害

近年来,住宅小区外墙脱落事件时有发生。一些老旧小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建筑材料老化、施工工艺当时存在局限等原因,外墙脱落情况相对更为突出。但部分新建小区也存在因施工质量不过关、外墙材料选用不当等因素导致的外墙脱落问题。

有资料表明,外墙脱落几乎成为了常见的安全隐患问题,相关投诉量也比较高。一旦发生砸伤人、物的事故,往往涉及赔偿纠纷、责任认定困难等复杂情况,给居民、社区以及相关管理部门都带来较大困扰。

并且随着高层住宅数量的增多,外墙脱落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程度可能进一步加剧,因为高层掉落的物体冲击力更大,危害也更大。

从安全事故统计角度来看,全国多地因外墙脱落导致的伤人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某省住建部门统计,过去 5 年间,因外墙脱落造成的人员受伤事故数量增长了近 30%,受伤人数累计达到了上百人,其中不乏重伤案例。在这些事故中,老年人和儿童由于行动相对迟缓、反应能力稍弱,成为较易受到伤害的群体,占受伤总人数的比例接近 40%。

守土有责,社区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

有人认为,小区外墙脱落,是物业管理问题,跟社区应该没有什么关系,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是的,从许多现实情况来看,小区住宅外墙脱落,小区的物业承接方(物业公司)、业委会首当其冲,要负很大的检查、维护、警示甚至善后等责任。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类事情一旦发生,引起的矛盾纠纷往往比较复杂,导致的后果有时还非常严重,致伤致残甚至重大的财产和生命损失,给和谐稳定带来重大挑战,基层政府、街道、社区也不能置身事外,得投入相当的精力“救灾”“救火”。

因此,与其事后花大力气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主动作为尽量防止类似事情的发生。

社区在防止类似事件方面的4点建议

社区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自治组织,这4个职能其实也是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组织优势。防止外墙脱落最好的办法,是让居民行动起来,群策群力。因此,社区在防止类似事件方面,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努力:

一是发挥社区宣传群众的职能,增强居民的安全意识。通过社区开展的安全知识普及活动统计来看,在进行有针对性的外墙脱落安全知识宣传后,居民对相关安全隐患的知晓率能从原来的不足 50% 提升到 80% 以上。

例如,某社区在小区内连续举办了 3 场安全知识讲座,并在各楼栋单元门口张贴宣传海报后,主动向社区反馈发现的外墙疑似问题的居民数量明显增多,从之前每月平均不足 1 人增加到了每月 5 人左右,这为及时发现和处理外墙隐患提供了有力帮助。

二是发挥社区组织群众的职能,动员居民巡查监督。要有“先见之明”,通过组织志愿者和物业人员联合巡查的方式,定期对小区内建筑外墙进行全面巡查。有的社区在实施这种高频次巡查机制后的一年时间里,发现并及时上报的外墙小面积空鼓、裂缝等初期隐患达到 20 余处,经过及时修复处理,有效避免了这些隐患进一步发展成外墙脱落事故。

三是发挥社区协调作用,敲定维护方案。许多外墙脱落事故,不是没有发现问题,而是解决方案迟迟不能落定,在一拖再拖中发生的。在一些社区实践中,面对外墙脱落维修纠纷时,社区积极协调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某小区,外墙脱落需要动用维修资金进行维修,但部分业主对资金使用存在异议,社区工作人员先后组织了 5 次业主代表、物业和业委会的协调会,经过耐心沟通解释,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维修资金得以顺利申请使用,外墙维修工作也按时启动。

四是发挥社区的督导作用,确保外墙维护工程维质量。社区在跟进外墙维修项目时,可通过定期实地查看、要求施工方汇报进度等方式督促。有个小区外墙维修工程,社区全程参与监督,要求施工方每周提交工程进度报告,对照计划时间表进行核对,发现有进度滞后情况及时督促整改,最终该小区外墙维修工程提前 3 天完成,且验收合格率达到 100%,切实保障了小区居民的居住安全。

有句话叫作“功夫在诗外”,也有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外墙脱落这事,一有发生就是麻烦,既然如此,我们不妨主动一些,在预防上多下一些功夫,事半功倍,治理的效率也就提高了。

(配图均来自今日头条免费正版图片)

0 阅读:0
彬哲说趣事社会

彬哲说趣事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