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割韭菜,我不买电影票,你怎么割?

兴韩行 2024-02-26 05:59:50

大概是民间短视频看多了,个人欣赏水准变得更挑剔,近两年,对春节档电影已经提不起任何兴趣。

别说买票进电影院,仅仅看电影片名就觉得索然无味。什么《热辣滚烫》,《红毯先生》,《飞弛人生2》,还有几部春节档,都不记得名字了。

既然都没看过电影,那为何又写与电影有关的文字?其实,依在下之见,评论电影,不一定非要进电影院观看,多看一些电影评论就差不多了,即使进电影院观看,得出的个人观点同样也是片面的。

有人肯定不服这个观点,有什么不服的?卢克文身在中国,却能洞悉世界各国要人心理与战略大事。维舟先生通过互联网就能读懂和分析中国城市。

之所以说,不一定要买票进电影院,是因为许多电影评论远比电影本身要精彩多了!

拿改编于日本电影《百元之恋》的《热辣滚烫》来说,原来平淡无奇的一部生活电影,硬是被方方面面“争”、“炒”得大红大紫,炒成了励志大片。

贾玲突击减肥100斤,成了影片的噱头和卖点,历经“千辛万苦”减肥过程成了励志故事。最离奇的是,片尾滚动字幕以流水账形式罗列出贾玲每天减肥记录。

自1895年电影诞生以来,估计电影界还是第一次用这种方式打动观众,可谓是中国式电影创新,用心良苦。

通过大量博主影评以及网友留言,不难发现,大部分网友对贾玲减肥以及《热辣滚烫》电影本身持肯定态度。

他们认为贾玲为了一部电影,差不多减掉了一半体重,毅力与精神可佳。特别是对于那些想减肥,却始终没成功的人群来说,贾玲创造了一个减肥的神话,带动了一个减肥热潮。

但也有一部分网友不以为然,嗤之以鼻,他们认为电影营销手段胜过了电影本身,仿佛再一次打《你好,李焕英》的情感牌。更何况在一些故事情节上,几乎是照搬了日本电影,没有原创性可言。

评论分歧的背后,是天差地别的价值观PK。即使褒贬不一,也不影响《热辣滚烫》的票房已经近三十亿了事实。

到底是哪些人贡献了票房呢?当然并不是要质疑观众的价值观,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

只是有点好奇,一个身材管理不自律的人,近200斤的胖子,然后,通过疯狂减肥,又变成了励志故事,稳赚了一波关注和票房。

难道励志的门槛已经这么低了吗?

如果减肥都成了励志,那么,让那些几亿低收入群体情何以堪?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变成胖子的机会。

过度肥胖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影响健康的因素,一个人减肥人的初心应该是为自己健康考虑才对,哪里谈得上什么励志?

如果《热辣滚烫》也能成为励志片,只能说人们在和平环境生活太久了。

相比较而言,撤出春节档的《红毯先生》票房不如人意,影片主角是刘德华先生,按说,有大牌明星加持,应该不愁票房才对。

因为在互联网上,随处可见对刘德华人品的肯定和赞扬,怎么这次电影就不行了呢?

对于华仔的电影,曾经看到过这样的评价,华仔拍戏很认真,刘德华是个好人,其它的就不好再评论了,毕竟人家是天王级别的。

你看,吴京的《流浪地球》火了,刘天王就参与了《流浪地球2》。董宇辉的直播间火了,华仔又做客“与辉同行”。总之,无论刘德华在电影演什么角色,观众总能一眼认出华仔,名气实在是太大了。

不说华仔了,说说老谋子吧,有人说张艺谋的《第20条》电影够大胆的,敢拍。

这就有点恭维了,电影《第20条》从片名看,更像是一部法律科普片,并不像电影《孤注一掷》那样激起了全民愤慨,从而促进了多方武装力量清剿缅北清电诈集团的行动,说得上是厥功甚伟。《第20条》沾了“昆山龙哥反杀案”的光,是这个案件直接推进了“正当防卫”司法实践的巨大进步,才有今天电影《第二十条》的横空出世。

是先有了若干正当防卫案件的正确判决,有了法制的进步,才有电影制作的基础素材。不然,老谋子哪有这个胆子。

从表面上看,今年过年回老家的人太多了,城里没人进电影院了。从本质上论,短视频时代,明星不如网红,王宝强的《八角笼中》都要找王七叶的流量加持。有些高成本电影制作还不如五毛视频特效。电影资本与制作方越来越不接地气了,摸不到观众的胃口了,陷入了自我感觉良好的模式。因此,在越来越多观众眼里,商业电影有一股越来越强的割韭菜的气质。观众心想,就不买票,然后等着APP上看免费的,岂不快哉!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四部电影宣布退出了春节档。选择这个时候退档,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随着各路影评涌现江湖,都没人买电影票了呗,割不下去了。

说实话,如今看春节档电影,还不如刷一刷“李蠕蠕”、“显眼宝”、“格小格爱钓鱼”、“挺OK个姐妹儿”的免费短视频来得开心。CUA!CUA!CUA!

或者看看剧情博主“杨哲摩”和他的光头老板也行。

哦哟!

0 阅读:7
评论列表
  • 2024-02-26 10:26

    不看垃圾

兴韩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