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认知升级的方法,见到认知是有漏的,破认知!
老张阳明心学
2024-12-03 05:32:38
修觉当下境,体悟事上圆。大家好,我是张三君。
从心学看,认知要升级,就要看到一个人的认知是有漏的。
有一件我印象深刻的小事,十几年前,有一位朋友说:隋炀帝杨广是昏君,因为他抢了他哥哥的妃子。
从杨广抢了他嫂子的因相,转到了,杨广是昏君的果相。
关于杨广是不是昏君,不同的人或有不同说法。这里,我们只从王阳明心学的角度,用心作用的原理探究一下,人心中的认知和观念如何生成的。看到心中一些认知的虚妄,见到认知中有漏,从而破认知,正知见,从而通认知,通心。
这也是王阳明心学的用处之一。
王阳明说:“破心中贼”。人习心中认知的虚妄,也是心中贼之一。
王阳明曾经南镇观花,说心外无物。他看到山中花,在心中显现出心中花,心中花并不能完全,完备的再现山中花的真实。因此,才有了认知的有漏。
一,认知和观念是被输入的,来自他人口传,来自书上等,生成一个刻板印象。比如,通过电影去了解犹太人怎么样。对于听来的,人常常并不一定审察思考。当然,也有很多人思辨,这里我们只说一般情况,以下的几点也一样。这是有漏的。
二,人心会以给某个人或者事物对象一个定性的名用。比如,隋炀帝是昏君,秦桧是奸臣,王阳明是圣人等。比如,小时候,我们看电影,会想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这是心作用的一个常态,用一个确定的、不变的名用相,去概括一个人的全部。
而实际上,人常常通过这个对象的一件事,就否定或者肯定了这个对象的全部。非黑即白,不是好的就是坏的。对象本身是复杂性的、多面式的,这种定性式认知,把认识简单化了,这是认知的一种方式和倾向。这是有漏的。
三,如上面说的,对事物的观念和认识,心常常盲人摸象式的。最初,我们并不了解一个人或者一个事物,然后,听到了他的一句话,看到一点表象,把这一个片面,判断成他的全部。而并非全面、思辨、客观的。比如,当下网上很多热门事件。这是有漏的。
四,对某一个对象的认知,是我们自心把得来的相,经过自心染着,造作,转变成了一个新的相,把这个相安在这个认识对象身上。相当于,我们把得到的一个相,经过加工,变成了另一个相。比如,对于某一位明星的认识。这是有漏的。
五,心所说的,大多是主观词。翻看一下字典,就能看到这一事实。或者,记录一下一个人一天说的话,或者几句话里,都用了哪些主观词,也能窥见这个事实。是主观词,也就是只存在于这个人心里,而同样的事物,在另一个人心里,因为是主观词,可能是相反的。比如,喜欢香菜的人说香菜好吃,不喜欢香菜的人说香菜不好吃。凡是主观词,都是依据此人此心的。这是有漏的。
认知和真实之间会有虚妄,认知里说的通的,不一定就是事实和真实。这是认知里必然的、先天的漏洞。见到自心认知有漏,就见到了自心的真实。
能见到有漏,就找到了认知升级的一个钥匙。见到认知有漏,升级认知,用心中已有的良知良能,正如王阳明所说“致良知”。
破掉心中认知的虚妄,让认知通达,也是正知见,致良知的工夫之一。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