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势如破竹,为什么转瞬间就失败了?

瀚霖学史本人 2025-02-14 18:13:45

公元前208年,随着陈胜在汝阴被庄贾杀害,宣告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失败。尽管这场反秦起义轰轰烈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猛发展,但为何最后却又如此迅速地失败呢?

溯本追源,这次起义是因为戍卒不堪秦朝严酷刑罚,最终决定“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随着起义的爆发,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陈胜吴广的起义军就击败了各地的秦军,占领了函谷关以东大片土地。然而,短短三个月后,这场起义就失败了,这期间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由于动员能力强,陈胜吴广军迅速发展,甚至一度占领了距离咸阳不过百里的戏(今陕西省西安市境内北部)。然而,各地方旧贵族也乘势起兵,恢复了六国的局面,这使得起义逐渐陷入了分裂。各方旧贵族和百姓的“旧国”思想使得反秦力量纷纷愈加独立,不再一心一意地以推翻秦朝为唯一目标,而是各自为战。

当陈胜在陈(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宣称要“伐无道,诛暴秦”的时候,起义军迎来了大好形势。由陈胜安排的部署中,吴广领兵攻打荥阳,周文则率军通过函谷关,直取咸阳。然而,荥阳久攻不下,而周文则在戏下停军未进。此时,秦军却迅速征调各地囚徒,反扑击败了周文的部队。

随着起义军内部的动荡,吴广被部下田臧杀害,而舍弃荥阳的错误策略,让秦军得以反攻周全。更惨重的是,陈胜在处理内部矛盾时,接连杀死了多位将领,而未能有效统率诸侯。因此,反秦力量虽然表面上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但实则内部矛盾重重。

章邯的部队在关中整训两个月后,迅速进攻起义军。由于起义军的主力已被分别击败,最后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尽管如此,陈胜吴广起义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对反抗暴政起到了极大的启蒙作用。

观察陈胜吴广的失败原因,可以归结为三点:外部的敌我力量对比、内部的分裂和矛盾,以及领导人的资质和战略决策。虽然起义力量迅速扩大,但不同力量之间缺乏有效整合及统一领导。此外,起义领导人自身的不足也加速了起义的失败。陈胜并不像刘邦那般有远见卓识,也不如项羽那样能够凝聚人心,最终,这场起义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短暂浪花。

这场起义无疑给中原大地带来了深远影响,但对于众多平民百姓,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对秦始皇暴政的不满,更是对封建社会不公正秩序的一次猛烈反击。虽然陈胜吴广的起义失败了,但对后人仍有深远意义。

0 阅读:14
瀚霖学史本人

瀚霖学史本人

诉说古今历史,以古为镜,知兴替,学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