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围消散法:中医外科的独特疗法

寻桃聊健康 2024-04-08 10:06:56

箍围消散法:中医外科的独特疗法

箍围消散法是中医外科外治法中极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包括“敷”和“围”两种方式。敷法指的是使用药物遍敷患处,其目的在于促使疮肿消散而不致化脓,是疮疡初期的治疗大法;围法则是指将药物环绕疮肿周围敷贴,而留出顶部,这是治疗疮疡化脓时的方法,可使疮毒容易破溃出头,避免内陷。在疮疡溃后,使用箍法可以束根盘,祛余毒。 通常,红肿疼痛的属于阳证疮疡;平塌慢肿的属于阴性疮疡。对于阳性疮疡,我们常用茶和蜂蜜调药;而阴性疮疡则以热酒或热姜汁调药外敷。 在治疗阳性疮疡时,我们常用《外科正宗》中的金黄散进行外敷。该药方由天花粉、黄柏、大黄、姜黄、白芷、厚朴、甘草、苍术、陈皮、南星等十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一切急性的、化脓性的、阳性外科疾患,只要局部具有红肿热痛症状,皆可应用。因其药色金黄,且临床运用得心应手,效果显著,故被称为如意金黄散。陈实功曾盛赞道:“随手用之,无不应效,诚为疮家良便方也。”而陈宏斌老中医的芙黄散也是治疗阳证外科疮疡的专用方,因药味简单,疗效显著,我经常使用。 在临床上,对于阴疮,我常用玉真散来治疗。该药方适用于症见慢肿无头不痛、皮色不变的寒湿阴症。玉真散出自《外科正宗》,药物组成为白附子、生南星、防风、白芷、天麻、羌活,具有驱风散寒、镇痉止痛的作用。 对于半阴半阳的疮疡,我使用冲和散,药物组成为紫荆皮、独活、赤芍、白芷、石菖蒲,主治疮疡阴阳不和、冷热不明,证属半阴半阳者。 以上便是关于箍围消散法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中医外科的独特疗法。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种病症和对应的药方,箍围消散法还可以灵活运用于其他多种外科疾病。例如,在治疗痈疽发背、乳痈、丹毒等病症时,箍围消散法同样能够发挥显著疗效。 对于痈疽发背,这是一种发生于背部肌肉深处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在疾病初期,我们可以采用敷法,将药物直接敷于患处,以促使疮肿消散。随着病情的进展,若疮肿化脓,我们则采用围法,将药物环绕疮肿周围敷贴,帮助疮毒破溃出头。 乳痈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的乳房疾病,表现为乳房红肿疼痛、乳汁排出不畅等症状。在治疗乳痈时,我们可以根据病情选择敷法或围法,并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

丹毒则是一种急性皮肤感染性疾病,常见于下肢。在治疗丹毒时,我们可以采用敷法,将药物敷于患处,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 值得一提的是,箍围消散法不仅适用于外科疾病的治疗,还可以结合其他中医治疗方法如针灸、拔罐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箍围消散法作为中医外科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范围。通过灵活运用敷法和围法,选用合适的药方和药物,我们可以有效地治疗多种外科疾病,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同时,我们也应该不断学习和研究箍围消散法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和应用水平。

0 阅读:12

寻桃聊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