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杀扎卡维,美军突破特种作战的传统模式,背后“超级团队”支持

兵道争战史 2023-09-23 07:24:05

2006年美军成功猎杀“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伊斯兰国”的前身)头目扎卡维。此次行动突破了特种作战的传统模式,堪称美军特种作战的经典战例。

特战行动不再是特种部队的专利,各机构深度融合、灵活敏捷、适应力强的“超级团队”成为成功的关键。“超级团队”具有作战力量网状分布、作战行动体系支撑、作战指挥重心下移、作战手段多维联动等特点,开启了特种作战的新模式。

自2004年起,扎卡维领导的“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在伊全国各地频繁发动暴力袭击,造成严重伤亡,恶化了安全形势,成为美军面临的首要威胁。

扎卡维

美军曾几次组织大规模突袭行动,试图抓捕或击毙扎卡维,但均以失败告终。很长一段时间内,抓捕行动陷入停滞。2006年5月,美军有了重要突破。

经过多次审讯,一名叫作穆巴希尔的嫌犯提供重要线索:扎卡维的精神导师拉赫曼与家人住在巴格达,而且拉赫曼定期与扎卡维会面。

根据这一线索,美军情报人员立刻动用无人机等空中侦察力量对疑似拉赫曼的男子展开不间断地跟踪监视。经过一段时间监视,美军发现并掌握了该男子的行动规律:每天09:00前后乘车离家,前往巴格达市区的不同地点与不同的人见面,傍晚回到家中。

美军将该男子每天活动地点及行动路线详细标绘在数字地图上并输入数据库。但此时美军尚无法确认监视对象就是拉赫曼本人。为彻底核实目标,美军派两名侦察员潜入巴格达城内实施化装侦察,通过秘密抵近、偷拍取证等方式最终确认监视对象就是拉赫曼。

6月7日15:00,一直跟踪监视拉赫曼的美军情报人员发现,拉赫曼行踪异常,在外出途中换乘其他车辆并离开巴格达市区,驶入迪亚拉省的省会巴古拜市,随后进入一家餐馆与一名陌生人会面,而后共同乘车向西北方向驶去。

16:55左右,拉赫曼乘坐的汽车到达一座院落,并与迎接他的一名黑衣男子共同进入室内。在此期间,为防止关键目标逃脱,美军临机调派了更多无人机对出现的所有目标均实施不间断跟踪监视。与此同时,一线指挥官将重要情况实时上报给位于拜莱德的特遣部队联合作战中心。

审讯嫌犯

美军基于以往经验并综合各种情况判断,与拉赫曼见面的黑衣男子就是扎卡维。美军决定立刻采取行动,并依据作战环境临机制订了作战方案。

根据方案,特战队员搭乘直升机秘密到达目标地域附近并实施机降,而后隐蔽待机。随后F-16战机对院落实施精确轰炸。轰炸过后,隐蔽在附近的特战队员迅速前出,第一时间到达并控制现场,抓捕幸存者,评估轰炸效果。

行动开始后各种意外情况频出:搭载特战队员的直升机因机械故障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执行轰炸任务的一架F-16战机正在进行空中加油,不能在第一时间飞临目标上空实施轰炸;联合战术空中控制员下达的指令有误,导致战机无法投弹。这些问题使行动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陡增。

面对突发情况,一线指挥官及时调整作战方案,临机调控部队行动。18:12,美军一架F-16战机发射激光制导炸弹准确命中目标,约90秒后该战机发射第二枚激光制导炸弹再次击中目标。

约30分钟后,搭载特战队员的两架直升机在距离院落约400米处着陆。特战队员抵达现场时,当地的救护车和警察正在救治伤员和进行事故调查。

美军迅速控制了现场,在救护车上发现一名身穿黑衣、伤势严重的男子,初步判断此人正是扎卡维。此外,美军还在废墟中发现5具尸体,其中包括拉赫曼。随队军医立即对伤者进行检查,19:04该男子因伤势过重死亡。

追捕扎卡维

随后特战队员带着6具尸体返回基地,并将疑似扎卡维的死者指纹传送给联邦调查局进行比对,以确认身份。次日04:00许,联邦调查局鉴定死者就是扎卡维。

在击毙扎卡维的同时,美军对跟踪拉赫曼过程中发现的14处目标同时发动突袭,以便在其下属察觉之前一举摧毁敌人整个网络。几天后,“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发表声明,承认扎卡维死亡,并宣布由马斯里接掌指挥权。

猎杀扎卡维是近年来美军特种作战改革后的一个成功战例,美军作战行动体现了以下特点:作战力量网状分布、作战行动体系支撑、作战指挥重心下移、作战手段多维联动。另一方面,行动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 作战力量网状分布。其主要做法是改变传统组织结构,构建网络化作战力量。扎卡维领导的“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具有非传统、分布式、网络化、无固定核心等特点。

正是依托这样一种分散、灵活的组织结构,扎卡维屡次成功逃脱美军抓捕,与此同时指挥武装分子频频发动袭击。尽管堪称精锐的美军特种部队具备诸多优点,但是在新威胁、新环境面前却显得力不从心、无法胜任。

首先,历经变迁的特种作战部队组织结构日益庞大,组织内部层级增多,各级之间等级分明,官僚主义严重。各种指令自上而下逐级传达,时效性较差,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难以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

其次,各部门虽然都在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统一指挥下作战,但是相互之间缺乏信任,缺少沟通,存在本位主义和部门利益之争。上述种种原因导致猎杀扎卡维的行动屡遭失败。

严峻的战场现实迫使美军向对手学习,改革传统的组织结构,遵循“以网络对抗网络”的思路,构建更加灵活、适应力更强的网络化作战力量。

美特种部队

在新型网络化组织结构中,纵向的等级界限模糊,横向的“烟筒”壁垒被打破,跨机构沟通互动变得畅通。构建网络化作战力量的关键在于:实施完全透明的信息共享,各级、各部门之间达成共识,营造相互信任的环境。

2. 作战行动体系支撑。其主要做法是组建跨机构的“超级团队”,打造无边界组织。联合特种作战涉及部门众多、关系复杂,仅特种作战力量就由陆军“绿色贝雷帽”、陆军游骑兵、海军“海豹”及第160特种空勤团等多支部队组成,情报机构则涵盖中情局、国防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等军地多个部门。

美军除在特种部队内部实现指挥层级扁平化和作战力量网络化以外,还实施跨机构、跨部门融合,构建融特种作战、常规部队、各种情报机构于一体,军、地多部门一体联动的“超级团队”,实现团队与团队之间无缝衔接、深度融合,进而编织起范围更广、密度更大、关系纵横交错的超级网络,形成庞大作战体系。

为实现各团队之间深度融合、增强体系的凝聚力,美军采取三项举措。一是人员嵌入,即各部门之间互换关键岗位人员、实现交叉任职,以此加强各部门联系,培养换位思考意识和一专多能素养。二是派遣联络官,即各部门之间互派常设联络人,联络官人选必须是原单位的精英。这些联络官得到充分授权,在关键时刻可以代表派出部门做决策。三是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是实现同步感知、形成共识,进而实现自主决策、自主协同和自主行动的前提。

为实现充分的信息共享,美军联合特遣部队的总部设计成一个透明的开放空间,所有办公室的隔断被拆除,所有人共同聚集在一个开放式的办公区办公,而且所有机构都派代表在开放办公区集体办公。

屏幕墙360°全景式展现整个作战区域内的所有情况,一线部队的一切行动实时更新,在场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大屏幕掌握整个战场态势变化,进而树立全局意识、培养系统思维。

数字化信息共享

纵观整个作战行动,从发现、跟踪目标到突发意外情况后临机调整,再到成功击毙扎卡维,直到对尸体进行身份鉴定,都体现出“超级团队”对复杂战场环境的适应力,体现出作战体系对特战行动的有力支撑。

3. 作战指挥重心下移。其主要做法是统分结合、充分授权。为充分发挥跨机构“超级团队”的灵活性和适应力以便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美军强调在作战指挥上充分授权,下沉指挥重心,将统一指挥、分散指挥与混合指挥相结合。

一是统一指挥。美军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兼714特遣部队指挥官麦克里斯特尔中将有权统一指挥“超级团队”的所有力量,有权使用特种部队、常规部队、情报机构及民事部门的各种资源,可依托全域覆盖、全时通联的指挥信息系统实时掌控整个作战地区内战场态势,可与“超级团队”涵盖的所有单位直接通联,能够直达战术末端,可与单兵、单车、单机互联互通,实现战略与战术级之间无缝衔接。

二是分散指挥。美军注重下放指挥权限,充分向下授权,鼓励各级根据形势变化分散决策、独立行动。扁平化、分布式、网络化的“超级团队”呈现出“去中心化”的特点。尽管最高指挥官可以监控整个战场态势并可与一线分队实时通联,但并不遥制前线官兵的具体行动,不干涉一线指挥官自主决策,而是鼓励前线官兵充分发挥主动性、因势而变、机断行事。

在充分授权和鼓励创新的环境氛围影响下,“超级团队”内各单位的自主决策、自主协同、自主适应和自主行动能力显著增强。在搜寻扎卡维期间,联合特遣部队司令部的下两级甚至三级(中队和连级分队)能够无须请示上级,直接指挥战役甚至战略级空中侦察监视平台并规划其飞行路线。

三是混合指挥。依托“超级团队”的深度融合,各军种部队及各情报机构等原本无隶属关系的各单位之间横向互联、互通和互操作能力显著提高,相互依存、相互信任度增强。在形势瞬息变化、战机稍纵即逝的战场上,各单位打破传统组织结构条块分割的限制,完全以目标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相互指挥彼此的力量和资源以实现作战效能最大化。扎卡维突然出现是出乎美军意料之外的情况,面对关键目标的突然出现,混合指挥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超级系统支撑

美军714特遣部队下属的16特遣部队指挥官不仅可以指挥特战队员和第160特种空勤团直升机立即采取行动,还可以通过联合战术空中控制员向距目标地域最近、正在执行日常战斗巡逻任务的空军F-16战机临机下达轰炸指令。

4.作战手段多维联动。其主要做法是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庞大网络体系,实现多种作战手段互补增效和多维作战空间一体联动。

第一,利用大数据辅助决策,为作战行动提供数据支撑。此次行动的成功离不开大数据的有力支撑,美军长期搜集、积累的海量数据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数据对比辨别情报真伪。美军将通过审讯嫌犯获得的重要线索与数据库内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数据库含有相关地区的海量信息,为美军辨别情报真伪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通过数据分析锁定关键目标。美军在跟踪监视过程中随时标绘出拉赫曼的行动路线和活动地点,并输入数据库。从加气站、面包房到秘密会议场所,拉赫曼的行踪都在美军掌控之中。基于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美军不仅掌握了拉赫曼的行动特点和活动规律,还逐渐摸清了“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的分布网络及重要节点。在突袭扎卡维的同时,美军对巴格达城内其他14个秘密据点同时发动袭击,使敌人的组织网络陷入瘫痪状态。

三是通过数据验证评估打击效果。打击效果评估和身份验证是确认此次行动是否成功的重要环节。特战队员将疑似扎卡维尸体的生物采样发送给联邦调查局,与联邦调查局数据库内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印证,最终鉴定死者就是扎卡维。这就迫使“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不得不承认扎卡维被美军击毙的事实,该组织的士气受到重创。

第二,多种手段交互并用,注意掌控行动节奏。此次行动只是短促的一击,但是前期准备十分漫长复杂,美军综合使用多种手段并在多维空间同时用力,作战节奏快慢相间,始终聚焦最终目标不动摇,保持了足够的耐性,体现出较强战略定力。

无人机打击手段

行动开始前,美军对扎卡维以及“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的追踪与调查已经长达两年之久,综合使用了审俘、侦察、监视及心理战等多种手段,终于通过审讯嫌犯取得重要突破,而后对疑似目标展开长达19天的跟踪监视,在陆地、空中、网络、心理等多维空间同时用力。

然而,即便如此,美军并不能完全确定监视对象就是拉赫曼本人,而且目标可能随时消失,因此围绕是否应该立刻采取行动美军内部出现严重分歧甚至发生激烈争论。

最终,美军还是较好地控制了行动节奏,着眼“放长线钓大鱼”,没有立刻行动以免打草惊蛇。甚至当拉赫曼已经乘车驶出美军之前划定的动武“红线”(离开巴格达市区),但美军仍没有仓促行动,而是临机加强侦察力量,加紧跟踪监视。事实证明,正是凭借多种手段并较好地掌控了行动节奏,美军才最终顺藤摸瓜牵出扎卡维。

第三,技术与人力手段相结合。在此次行动中,从发现目标到监视目标,再到引导打击和效果评估,无人机等空中平台都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

最初美军动用3架无人机对拉赫曼实施24小时不间断跟踪监视。此后随着监视范围扩大,美军陆续从伊拉克全境调用更多无人机,此次行动共动用在伊境内部署的无人机总数的70%,从而确保在长达19天的跟踪监视中所有可疑目标无一漏网。

发射无人机

行动当天,面对突发情况美军临机出动9架无人机同时监视出现在不同地点的四个目标,最终成功锁定扎卡维藏身之处。另一方面,无人机侦察也存在图像不清晰、分辨率低等问题。尽管使用无人机跟踪监视多日,但是美军仍无法确定监视对象就是拉赫曼。

为弥补其不足、核实无人机所获情报的真伪,美军采取人力侦察手段,派遣两名侦察员实施化装侦察,冒着巨大风险乘车潜入巴格达市内,通过抵近侦察和偷拍取证等方式最终确认监视对象就是拉赫曼。

尽管美军此次行动取得成功,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直升机未能及时起飞,迫使美军临时改变计划。按照原计划,为防止目标潜逃并在第一时间评估打击效果,特战队员首先乘直升机在目标附近机降、隐蔽接敌,等轰炸后立刻赶到并控制现场。

因此,指挥官需要等待搭载特战队员的两架直升机到达预定地点后,才能给F-16战机下达攻击指令。然而当特战队员全副武装准备登机时,一架直升机却出现机械故障无法起飞,此时再调派一架直升机至少要等30分钟。为避免贻误战机,一线指挥官只得临机改变计划,决定不等特战队员到达就实施轰炸,从而导致行动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加。

二是战机未能按时到位,增加了行动的风险性。为确保成功,美军规定两架以上编队飞机对高价值时敏目标实施精确打击,然而此次行动却只有1架F-16战机执行了轰炸任务。行动开始后,联合战术空中控制员将任务指令发送给距目标地域最近的两架F-16战机。

当时这两架战机正在执行日常巡逻任务,其中一架正在进行空中加油,至少需要15分钟才能完成加油。推迟15分钟意味着可能错失“机遇窗口期”。最后,为了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美军只能派一架战机执行此次重大任务,这就降低了成功的保险系数。

三是联合战术空中控制员下达指令失误,导致行动险遭失败。在战机投弹前的关键时刻,联合战术空中控制员下达的轰炸指令却出现错误,导致F-16战机第一次飞临目标上空时无法投弹,只能从院落上空掠过。

联合打击

轰炸指令在关键时刻出错,不仅延误了最佳打击时机,而且飞机发出的巨大轰鸣声很可能惊动房屋内高价值目标,相当于为目标预警,进而导致行动失败。

意识到指令有误后,联合战术空中控制员重新向战机发送了正确指令,在第二轮轰炸中F-16战机发射的激光制导炸弹才准确命中目标。

0 阅读:2

兵道争战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