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灭吴之战:三国统一的终极一战,司马家族三代布局,一朝定天下

小瑀说史吧 2024-11-07 15:22:47
导语

晋灭吴之战是279年十一月至280年三月,晋武帝司马炎指挥二十余万大军水里并进灭亡东吴,结束东汉末年以来的百年分裂,实现统一的战争。

此战创造两个记录,一是中国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江河进攻战,二是中国统一战争史中最疾速的国家决战。

三十年精心准备,司马氏三代人战略布局

晋灭吴之战虽然持续仅仅四个月,但筹划铺垫却长达三十年之久,最早要追溯到司马懿时期。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逝,司马懿和曹爽以托孤大臣身份辅佐年仅八岁的少帝曹芳。

从240年至242年,东吴趁魏国新旧政权交替之际,屡次进犯江淮地区,魏军只得被动防御。

其实魏国的国力远在东吴之上,天下十四个州,魏国独占十个,占据广大北方地区,其势力东抵朝鲜半岛,西达西域。而东吴仅有三个州,偏居长江以南,人口、土地生产力和军队也少于魏国数倍。

然而讽刺的是,曹魏在与东吴的战争中胜少败多,一直处于守势,当年曹操意气风发,何等英明神武,但却惨败于赤壁,二十万大军灰飞烟灭。

228年,魏大将军、宗室军政领袖曹休在石亭之战中大败,曹休本人在第二年抑郁而终。

如今司马懿接过权杖,成为曹魏实际话事人,以司马懿的野心和能力,再匹配魏国的庞大体量,自然希望建功立业,早日结束地方割据。

此前诸葛亮在与曹魏的竞争中被耗死,蜀汉偏居西南,苟延残喘,只剩下东吴这一个难啃的骨头。

从241年,司马懿开始谋划伐吴,对于东吴的策略,司马懿认为“灭贼之要,在于积谷”。

因为东吴有长江天险和强大的水军,江东士族在维持独立和利益面前十分团结,对魏军形成地利和人和的极大优势。

所以伐吴并非一朝一夕,只有让自己的实力优势对东吴形成绝对碾压才有条件实施,而其中的关键就是粮草物资,也就是准备好军粮,做好打大仗的准备。

为此,司马懿定下广田积谷为兼并吴之计,并派遣心腹邓艾前往淮南屯田。

而邓艾也不负所望,他广开河道,大举屯田,挖掘三百多里长的水渠,灌溉农田二万顷,使淮南、淮北连成一体。

几年工夫,从京都到寿春,沿途兵屯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呈现一派繁荣富庶的景象,经济的发展带动了魏国的防御力量,魏军可借水渠乘船而下,直达江淮。

而司马懿隐忍深沉,厚积薄发,不愧于冢虎称号,他能够熬死诸葛亮,也能熬死东吴。

可以说,司马懿虽然没有伐吴,但却为灭吴奠定物质基础,只不过他等不到这一天了,这一艰巨任务交到了他的儿子司马昭手中。

从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到254年司马师废魏帝曹芳,再到260年司马昭弑杀魏帝曹髦。

司马氏与曹氏的斗争愈加激烈,也不断取得胜利,并牢牢掌控魏国权柄,而蜀吴方面,朝廷腐败,人才凋零,与魏国的差距不断拉大。

262年,司马昭提出“先定巴蜀,三年之后,因顺流之势,水陆并进,再并东吴,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

263年,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三路十八万大军,灭亡蜀汉,打破三国鼎立数十年的局面。

265年,司马昭病逝,其子司马炎上位,废魏帝曹奂,自立为帝,建立西晋,三国鼎立变成晋、吴对峙。

此时的西晋已控制全国大部分地区,东吴仅有荆、扬、交三州,主要占据长江中下游及岭南等地区,双方沿长江接壤数千里,如何打好这场长江攻防战成为双方的战略重心。

对于伐吴这件事,司马炎非常慎重,虽然西晋的实力强于东吴,但缺少水军,面对波涛汹涌的长江,虽“武骑千群,无所用之”。

而东吴虽偏安南方,但地跨大江南北,东汉末年以来战乱较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错,水军士卒十几万,舟船五千余艘,实力不可小觑。

司马炎志在统一全国,需要避免曹操、曹休踩过的坑,269年,司马炎开始筹划灭吴,为此他做了三件事:

一是改善内政,屯田积谷,为军队压实物资保障。

二是对东吴内部实行分化瓦解,暗中以金钱、官爵笼络江东士族大臣。

都督荆州诸军事的羊祜采取“以善取胜”的策略,命人向前线吴军士兵送酒送肉,吴军狩猎打伤的野兽逃到了他的领地,把这些野兽送还到吴军帐内。

对投诚来的士兵予以优厚待遇,甚至还通过厚待刘禅及诸葛亮等人的子孙暗示东吴,瓦解其意志。

三是大力打造水军,司马炎任王濬为益州刺史,命其在巴蜀训练水军,经过几年的时间晋军的水军实力有了质的飞跃。

史载其大型战船长120步,可装载二千余人,上构木城,筑起楼橹,四面开门,船上可骑马驰骋,舟楫之盛,自古未有,为实现“水陆并进”灭吴奠定重要基础。

相比于司马炎的精心准备,吴主孙皓可谓短视到了极点,他不修缮内政,暴虐荒淫,奢靡浪费,前线士兵的军饷被克扣,社会民穷财竭,对大臣更是重刑屠戮,搞得上下离心。

那么孙皓暴戾到什么程度呢?对朝廷大臣动辄剥皮,挖眼,稍有怀疑就坐罪处死,大臣尚且如此,普通百姓就更别提了,全国监狱几乎暴满,整个社会上下处于恐怖气氛中。

至于西晋,他丝毫不放在眼里,自恃长江天险,不修军备,在他眼里,司马炎再强还能强的过曹操?

当然,东吴不乏有识之士,比如陆抗认为长江之限,不可久恃,尤其要加强长江中游与西川交接地带的防御。

272年,当王濬在巴蜀造战船时,大量碎木顺流而下,建平太守吾彦见后,预料西晋必将顺流而下,遂请求增强守备。

274年,大司马陆抗病重垂危之际,又向孙皓建议,增加长江上游防守兵力,但这些关键性建议均被孙皓置之不理。

总之,司马炎是否能和曹操相比未可知,但孙皓肯定是一个不合格的君主,在他统治期间内不修德政,外无战略应对,最终错失了保卫东吴的最佳时机。

晋灭吴之战,十四年秣马厉兵,毕其功于一役

公元279年十一月,司马炎发兵二十万,分六路三个方向进攻东吴。

其中,东部方向有两路军马十余万,主要进攻吴都建业,分别是镇军将军、琅邪王司马伷、安东将军王浑,东路军负责牵制吴军主力,使其不能增援上游。

中部方向有三路兵马三万余人,主攻方向是武昌,分别是平南将军胡奋、建威将军王戎及镇南大将军杜预,主要任务是夺取荆州各战略要点,以策应王濬西部军。

西部方向由龙骧将军王濬率领八万大军自巴蜀顺江东下,与东路大军汇合直趋建业。

从军队对比来看,西晋的实力并不具有绝对优势,只有利用吴军兵力分散的弱点各个击破才有获胜的机会。

280年初,王浑的十几万大军向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古长江渡口)方向迅速挺进,率先揭开伐吴序幕。

孙皓得知王浑大军南下后,命丞相张悌、丹阳(今江苏南京)太守沈莹率兵三万渡江迎战。

吴军出发后,沈莹建议暂缓渡江,应集中兵力于南岸,等待晋军前来决战,届时一鼓作气打败晋军,随后西上夺回失地。

如若渡江与晋军决战,若失败,大势必将去矣!

沈莹的建议颇有道理,因为晋军在长江上游治水军很久,其实力已不逊于东吴,建业方向的晋军主要是吸引我方主力。

而东吴的西线防御薄弱,能依靠的只有建业守军,所以万万要保存实力,做好防御,不可轻举妄动!

但张悌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东吴即将灭亡,不光是朝廷,就连老百姓都看得清楚。

现在趁晋军立足未稳,渡江主动攻击,还有希望获胜,到时候军心大振,转而向西灭了王濬,也不是没有可能,可要是这么干等着,部队士兵早逃散了。

最终沈莹听从张悌的决定,率军渡江迎击晋军,实践证明,张悌的想法很美好,但吴军的表现实在拉垮。

沈莹首先率领五千精锐向晋军攻击,但三次冲击均被晋军挡了回去,还损兵折将,东吴由于开局不利,军心更加涣散。

晋军看准时机奋力追杀,吴军全线崩溃,三万多人被斩近八千人,张悌、沈莹皆力战而死。

因为以孙皓的秉性,回去也得接受酷刑被折磨而死,所以战死也是死得其所,倒了遂了他的愿望。

与此同时,司马伷以及中路各军亦进展顺利,吴军有生力量均被歼灭。

在晋军其他五路的策应下,王濬大军进展神速,其八万水师从巴蜀启航,顺流而下。

此前建平太守吾彦曾在江中放置铁锥,在江面横下了铁索,以阻挡晋军南下,但没有足够的防御兵力,一切都是徒劳的。

王濬用数十个大木筏在前开路,将水下铁锥拖走,然后用长十余丈、粗数十围的大炬装满油脂,焚毁吴军的横江铁索,使得晋军轻松突破阻碍。

此后晋军一路所向披靡,兵甲布满长江,旌旗映亮天空,声势十分盛大,孙皓派遣游击将军张象率水军一万前往迎击。

但张象军队早已军心涣散,一望见晋军的旌旗便不战而降。王濬一鼓作气,仅用四十余天就从巴蜀杀到建业,慌乱不已的孙皓率军二万迎击晋军。

结果出兵前夜便逃散一空,此时的孙皓真的应验了什么是孤家寡人,多年来的残暴作恶到今天终于有了报应。

280年四月,孙皓自知众叛亲离、无力回天,遂前往王濬军门投降,至此,东吴政权宣告灭亡。

从现今角度回顾这段历史,西晋是历史上最弱的大一统政权,也没有值得称道的成绩,但灭吴之战却是他的高光时刻。

司马炎的战略运用相当出色。战前利用各种政治外交手段瓦解东吴斗志。

战争中六路大军东西对进,三面齐攻,有主有从,协同配合环环相扣,做到计而后战,稳操胜券,使占据长江天险、拥有二十多万大军的东吴政权在西晋的一击之下冰消瓦解。

从战术上看,这是中国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突破长江天堑的江河进攻战。

从大的战略形势来看,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百年战乱和三国鼎立,使中国重新归于统一。

0 阅读:24

小瑀说史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