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实行分封制,在今山东省滕州市境内有一个滕国,面积只有大约400平方公里,靠着依附齐、鲁、楚、晋等国家活到了战国时代。这时候滕国出现了一位贤君滕文公,他拜当时的大儒孟子为师,请教安邦定国之道。滕文公根据孟子的意见在国内推行仁政、实行礼制、兴办学校、改革税赋等,数年后滕国人丁兴旺、国富民强。
但是周边齐国、楚国、宋国还是不断侵略滕国,掳掠人民、蚕食土地,滕文公因此向孟子请教应对额额办法。孟子只能回答,这不是我能办到的事情,你把城池建好,与百姓一起防御好。20多年后,宋国称王,宋康王灭掉了滕国。可见连孟子都没有全面的安邦定国之道,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经常吃闭门羹也就合理了。
当然滕文公也许是生得太晚了,滕国在春秋初期出现贤君还有可能兼并周边小国。儒家在春秋战国时代并不突出,他们向各国宣传“仁政”,却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比如粮草和人口、军事。尤其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念,真的是很难被各国君主所接受,但是后来真的有君主相信,就是王莽。
王莽当上皇帝之后,打算恢复西周时期的周礼制度来治理天下,与孔孟毕生的理念一致,历史上称为“王莽改制”,但是王莽的儒生改制并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王田制与奴婢不得买卖得罪了豪强;强行改变币制,将盐铁、山川、铸币权等收归国有得罪了百姓;将周边属国国王的爵位从王降到侯,属国因此拒绝臣服新朝。结果新朝在王莽任内就被推翻了,可见半部《论语》治不了天下,这句话也许本身就有问题。
根据野史记载,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由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所说。但是我觉得这话并非赵普所说,因为无论是宋朝平天下还是治天下阶段,赵普都未必用得到《论语》。赵普与赵光义密谋导演了“黄袍加身”,欺负柴家孤儿寡母,看不到儒家的“仁”。赵普力劝赵匡胤亲征平定李筠、李重进,路上兼程速进,体现了兵家的“兵贵神速”。如果赵普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那肯定是在平定天下之后,因为这时候最需要百姓遵守道德教化,不要再反抗大宋。
以上事实证明半部《论语》治不了天下,但是《商君书》可以。鲁迅先生说过,普通人的一生,就是盛世的牛马,乱世的炮灰,平时榨其身,战时用其命。实际上早在《韩非子》中就有“君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而《商君书》则深刻地阐述了这样一种事实,书中只给百姓做两件事,耕、战,其他不利于耕战的事情一律废黜,比如文化、音乐、商业等。
自从《商君书》问世,古代再没有一部治国策略的书籍能够出其右。商鞅认为国家和百姓本质上是对立的,国强则民弱,民强则国弱,所以治国理念首先是弱民。司马光曾经说过,天下之财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只要百姓弱,官员手里就有钱,国家就能强大,因此商鞅想出了很多办法来“弱民”,后世称之为“驭民五术”。
一民是为了统一思想,弱民是全方位削弱百姓的力量,疲民则是让百姓一生疲于奔命但又吃不饱饭,贫民是通过加强税赋压榨百姓生产劳动的成果,辱民让老百姓相互揭发,互相没有信任,不能抱团取暖。驭民五术可谓把百姓拿捏得死死的,如果这五种办法处理不了的人,杀之。
所以,历朝历代都把《商君书》为代表的法家书籍视为治国理念,宋神宗就把《韩非子》视为治国经典。我读《商君书》的时候常常感到脊背发凉,感叹为什么有人会这么坏,把后世所有百姓的利益出卖给统治者。可对于统治者来说,《商君书》真的好用,如同所有征服印度的统治者,都会保留种姓制度一样。
商鞅变法以来,秦国以《商君书》为治国之道;汉承秦制,汉朝基本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当然也包括《商君书》里的各种制度,汉武帝虽然“独尊儒术”,但这时候的儒家已经是法家化的儒家,跟先秦孔孟的儒家已经不太一样。后世有“百代皆行秦法”的说法,不光是秦朝制度奠定了后来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像驭民五术这样阴暗的策略也从未停止过。
苏联长期实行“斯大林模式”,主张牺牲农民的利益反补工业。反观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府的经济来源就是农业的税收,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都是如此,就连商业发达的宋朝也没有给百姓多少福利,富裕的宋朝反而是农民起义最多的朝代,问题出在哪里?
我有时候在想,中国古代所谓的盛世,无非是百姓贡献的税收多而已。而皇帝通常会把这些“富庶”分发给周边朝贡的属国,对于国内辛苦劳作的百姓却没有任何福利,这也是古代中国周期性改朝换代的原因之一。
论证了半部《论语》治不了天下,但是《商君书》可以之后,我更期待《商君书》的治国策略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地消失,尤其是“驭民五术”!
现代也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