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经典讲演录》139:霍布斯《利维坦》/保护与服从

永哥历史 2025-03-25 03:55:35

1、霍布斯是一位17世纪的英国哲学家,他在英国内战期间(1642-1651)目睹了战争的残酷,这深刻影响了他的政治思想。霍布斯在60岁以后开始写作,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利维坦》(1651)。

2、在这本书中,他探讨了在专制统治下人民应如何安身立命,以及为何在极端不义的统治下人民仍需忍耐。霍布斯提出了关于人民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反抗暴政的问题,并进行了系统的讨论。他的思想对后世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3、《利维坦》由托马斯·霍布斯所著,主要探讨了为何即使在政府不完美甚至糟糕的情况下,人们仍需服从其权威。霍布斯认为,服从政府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避免混乱和流血。他提出了与传统“君权神授”观念不同的现代政治理论,强调统治权力实际上来源于人民,即“社会契约”。

4、霍布斯担心,社会契约的观念可能导致人民不安分,一旦不满就可能推翻统治者,如英国内战和查理一世的处决所示。因此,他提出了一种政治理论,旨在防止此类血腥动乱的再次发生。

5、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提出,人类最初处于一个无政府的“自然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与人之间如同狼与狼,充满了危险和杀戮。为了自保,人们同意建立一个强大的权威——“利维坦”,来管制暴力,确保安全。

6、这个社会契约的核心是人们愿意交出部分权利以换取权威的保护。霍布斯认为,除非利维坦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否则人民应无条件服从,即使面临压迫和限制,也不得反抗或试图改变政府。这种理论强调了权威的必要性和人民对权威的服从。

7、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提出,尽管拥有绝对权力的政府可能带来不便和压迫,但相比无政府状态下的混乱和暴力,这样的政府至少能保障基本的生活安全和社会秩序。他认为,人民有义务服从这样的政府,因为如果人民能够自我管理,就不需要这样的政府。

8、霍布斯的观点虽然看似悲观,但反映了一种现实政治的状态,即在专制统治下,人们往往在稳定与变革之间权衡,害怕动荡而选择忍受压迫。霍布斯的理论旨在展示保护与服从的关系,而非推广某种政治制度。

9、霍布斯在《利维坦》中采用客观求实的写作方法,受到17世纪科学革命的影响,特别是伽利略和培根的科学探究精神。他摒弃了亚里士多德等古人的抽象假设,转而基于经验观察来理解政治。

10、霍布斯认为,人性中最基本的是对死亡的恐惧,这促使人们为了生存愿意牺牲自由和权利。他的政治理论建立在当时的物理学和政治心理学基础上,旨在通过科学方法探索最佳的政治组织形式。霍布斯的方法与亚里士多德相反,他强调的是通过经验而非抽象理论来获得可靠的知识。

11、霍布斯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他并不以自己不是硬汉或英雄为耻,反而以自己的胆怯为荣。他出生时正值英国面临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威胁,因此他的生活和著作中充满了对暴死的恐惧。

12、霍布斯认为,人与人之间在体力和能力上差别不大,这种能力平等导致人们在追求同一目标时容易成为仇敌,主要目的是自我保全或追求个人欢乐,过程中可能会试图摧毁或征服对方。

13、因此,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就是以强凌弱、弱肉强食,这是一种非常暴力的关系。霍布斯写道,“由于人们这样互相疑惧,于是自保之道最合理的就是先发制人,也就是用武力或机诈来控制一切他所能控制的人,直到他看到没有其他力量足以危害他为止”。

14、霍布斯的人性论与他的国家起源观念是一致的。他认为人性本恶,因而权势欲成为人类共有的普遍意向。人常常受到自己内心无止境的欲望驱使,人的激情常常凌驾于人的理性之上,必须要有外界的约束才能不互相伤害,而能够制约个人欲望的外界力量就是公共权力。只有确立了拥有权威的公共权力,人才能脱离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秩序。

0 阅读:0
永哥历史

永哥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