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到嘴边的领土都不要?俄罗斯,为什么不吞并德左地区?

环球情报员 2022-05-26 23:06:22

位于巴尔干半岛东北部的摩尔多瓦是一个国际知名度并不高的小国,它曾是苏联成立时间最晚(1940年)、面积最小(3.3万平方公里)的加盟共和国。

就是在这么一个既小又穷的国家境内,还有个知名度更低的分裂割据政权——德涅斯特沿岸共和国。

▲德左的位置

该地区位于德涅斯特河左岸,也被称为“德左”。面积为4163平方公里,占摩尔多瓦的12.3%。人口不足60万,约占摩尔多瓦全国人口的15%。

虽然在绝大多数国家的地图上,德左地区是摩尔多瓦的一部分。但遍布当地的俄语标志、驻扎在当地的俄军让人仿佛置身在一块俄罗斯的“飞地”。

苏联解体后,德左就在俄罗斯支持下取得事实上的独立。摩尔多瓦不肯放弃对该地的主权,但统一之路却看不到尽头。

▲地不大事不少

德左与俄罗斯之间横亘着乌克兰,和俄罗斯最近的直线距离也超过400公里,但德左领导人却表示希望加入俄罗斯,但俄方始终未置可否。虽然为德左提供保护,俄罗斯却没承认德左的独立地位。

德左地区为什么与摩尔多瓦政府水火不容?在当地拥有强大影响力的俄罗斯为何不吞并这块到嘴的肥肉呢?

一、苏维埃桥头堡

如今的摩尔多瓦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摩尔多瓦的两个邻国中,乌克兰正在动乱中苦苦挣扎,罗马尼亚则在2007年加入欧盟,2020年其人均GDP已达到摩尔多瓦的4倍。

▲摩尔多瓦人和罗马尼亚人是同族

从民族学上来说,摩尔多瓦人是罗马尼亚人的分支,二者源于同一祖先——达契亚人。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征服了多瑙河下游的达契亚人。此后达契亚人不断和罗马移民融合,最终形成了罗马尼亚民族。

公元3世纪,实力衰退的罗马帝国放弃了达契亚地区。罗马尼亚人在周边的斯拉夫人、匈牙利人轮番入侵下顽强生存了下来。

其中一支不断向东北部扩张,占据了德涅斯特河与普鲁特河之间的地区,在此建立了摩尔达维亚公国,这支罗马尼亚人分支即摩尔多瓦人。

▲三足鼎立的罗马尼亚公国

到14世纪,罗马尼亚人已建立起摩尔达维亚、瓦拉几亚、特兰西瓦尼亚三大公国。

14世纪中叶,三公国被奥斯曼帝国吞并(17世纪后,三公国中的特兰西瓦尼亚公国被奥地利吞并)。虽然摩尔达维亚等公国向奥斯曼帝国苏丹效忠后得以保留,但伊斯兰教的优势地位不可撼动,信仰东正教的摩尔多瓦人等大量非穆斯林沦为二等公民。

为获得更自由的生存环境,16世纪末,摩尔多瓦人开始向德涅斯特河左岸迁移。该地在当时除了游牧的鞑靼人和零星的哥萨克,并没有像样的固定居民点。

18世纪摩尔多瓦人的移民达到高潮,德左地区最终变成摩尔多瓦人家园的一部分。

▲摩尔多瓦国土(红线内)大都位于两河之间,只有德左地区是例外

德左地区“摩尔多瓦化”的同时,俄国正谋求向巴尔干扩张。摩尔达维亚公国被沙俄看做进入巴尔干的踏板,摩尔多瓦人则把身为东正教同胞的俄国人看做救星,试图借沙俄的力量从奥斯曼帝国独立,奥斯曼帝国的虚弱给了沙俄可乘之机。

▲俄土战争

1792年沙俄击败奥斯曼帝国,德涅斯特左岸并入沙俄,德涅斯特河成为两国界河。

沙俄还想吞下更多领土,1812年,俄军再度击败奥斯曼帝国。迫使奥斯曼帝国割让德涅斯特河与普鲁特河之间的比萨拉比亚地区,自此绝大多数的摩尔多瓦人成为沙俄的臣民。

1859年,瓦拉几亚与摩尔达维亚两个公国合并成立罗马尼亚公国。在俄国的支持下,该公国于1878年彻底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束缚,成为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罗马尼亚王国。

▲罗马尼亚王国没能控制所有罗马尼亚人聚居区(比萨拉比亚归俄,特兰西瓦尼亚归奥地利)

在罗马尼亚人看来,比萨拉比亚地区是罗马尼亚人分支,即摩尔多瓦人的家园。收回这片民族故土,是罗马尼亚民族主义者心心念念的事情。

1914年一战爆发,罗马尼亚趁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无暇他顾之机,于1917年出兵占领比萨拉比亚,将其纳入罗马尼亚领土,德涅斯特河再度成为罗马尼亚与俄国的界河。

▲大罗马尼亚设想

苏联建立后,德左被划入乌克兰加盟共和国。苏罗两国就比萨拉比亚的归属问题展开多轮谈判,但始终未能达成共识。

苏联在德左地区建立了归属乌克兰的“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向外界展示“摩尔多瓦人也是苏联大家庭的一员”,为日后索回比萨拉比亚提供依据。

▲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橘色)

1940年,纳粹德军横扫西欧,与罗马尼亚签署有军事协议的英法被打的丢盔弃甲。苏联抓住时机,以武力为后盾,要求罗马尼亚无条件交割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地区。

1940年6月,实力弱小的罗马尼亚接受了苏联的最后通牒。苏联将比萨拉比亚大部与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合并,建立了苏联的第15个加盟共和国——摩尔多瓦。比萨拉比亚南部和北布科维纳地区则划归乌克兰,罗马尼亚维持20余年的“大一统”就此终结。

▲如此安排

不甘受辱的罗马尼亚加入轴心国阵营,1941年希特勒挥师东进,入侵苏联。罗马尼亚也出兵对苏作战,重新占据了比萨拉比亚。但随着苏军展开反攻,苏联于1944年夺回比萨拉比亚。罗马尼亚本土也被苏联占领,在冷战岁月中成为苏联领导下的苏东集团的一员。

二战后,为帮助摩尔多瓦建立地方工业体系,大量的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迁入这里。

▲20世纪70年代摩尔多瓦民族分布

德左被苏联规划为电力工业发展区,大批俄罗斯族、乌克兰族知识分子、产业工人迁入此地。

德左斯拉夫人(俄乌两族总和)的比重从二战前的22%上升到53%,摩尔多瓦人比重则从60%下降到40%。

苏联于1956年成立了第14集团军驻防摩尔多瓦,该集团军兵员主要从德左地区的俄、乌两族中招募。80年代后,该集团军总部从摩尔多瓦首都基希纳乌,迁到了德左地区的第一大城市——蒂拉斯波。

▲蒂拉斯波

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区是摩尔多瓦的一部分,自18世纪后便在罗马尼亚和俄罗斯两族间来回易手,并形成了民族杂居的态势。苏联的衰亡使民族矛盾凸显,最终引燃摩尔多瓦内战。

二、德涅斯特河畔的枪声

1989年3月,摩尔多瓦最高苏维埃规定摩尔多瓦语(罗马尼亚语分支)为国语,在官方场合限制使用俄语。

由于俄罗斯族占苏联人口的半数以上,为构建国家认同,苏联一直在推行俄罗斯化政策,俄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摩尔多瓦的政策挫伤了其境内的俄裔居民的情感。俄族聚居的德左地区更是激烈反对摩尔多瓦的语言政策。

▲苏联民族分布

到1990年,庞大的苏联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苏联领导层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摩尔多瓦出现了与罗马尼亚合并的呼声,这再度引起德左地区俄族人的忧惧。

在罗摩两族看来,合并是实现民族统一的大事。但在德左的俄族人看来,一旦罗摩合并,自己必将沦为二等公民。

为此,德左的俄族人在1990年9月宣布成立“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要求与摩尔多瓦平起平坐,两国组成联邦。

▲支持罗摩合并的民众

摩尔多瓦政府只同意给予德左自治地位、承诺一旦提出同罗马尼亚合并的问题,允许德左地区全民公决,以决定其最终归宿。

“德左”拒绝了摩尔多瓦政府的建议,双方互不妥协。苏联中央政府此时已是风雨飘摇,无力顾及摩尔多瓦局势,俄族和摩族的民兵武装开始隔着德涅斯特河对峙。

1991年8月27日,摩尔多瓦宣布独立。这进一步激化了“德左”俄族人的离心倾向。由于苏联时期的产业布局,德左是摩尔多瓦境内经济水平最好的地区。

虽然面积只占摩国的12.3%,却产出了摩尔多瓦40%的GDP、52%的消费品和90%的电力,摩尔多瓦绝不会听凭德左地区从本国分裂出去。

▲德左体量小、能量大

1992年初,“德左”当局拒绝使用新的摩尔多瓦国旗,摩总统斯涅古尔以恢复地区秩序为名,命令内务部队进入德左。“德左总统”斯米尔诺夫号召本地人民“奋起保卫祖国”,双方发生激烈交火。

相邻的罗马尼亚、乌克兰及俄罗斯等国都不同程度地介入冲突。由于民族原因,罗马尼亚支持摩尔多瓦;出于对俄罗斯的敌视,乌克兰最初支持摩尔多瓦,但由于德左30%的居民是乌克兰族,乌克兰后转而充当调停人;俄罗斯则基本支持“德左”,因为该地区25%的居民为俄族,且掌握地方政权的也是俄族人。

▲摩尔多瓦内战

驻守当地的第14集团军在苏联解体后划归俄罗斯,第14集团军为“德左”俄族武装提供了火炮、装甲车等重型装备。冲突规模迅速升级,在弹丸之地的德左造成近2000人伤亡。

冲突持续到1992年7月,在俄罗斯保证撤走驻扎在当地的第14集团军后,弱小的摩尔多瓦选择与德左背后的俄罗斯签署和平协议。

▲德左的俄族民众

三、“独立”之道

内战结束后,德左当地的摩尔多瓦政府机构被一扫而空。德左“开国总统”、俄族移民后裔斯米尔诺夫旋即展开了“国家建设”。

德左实行总统制,总统脱胎于此前的德左最高苏维埃主席一职,采取普选制,每届任期5年。凭借着带领德左“独立”、抵抗摩尔多瓦入侵等成绩,斯米尔诺夫在1996至2006年连续3次连任“德左总统”。

德左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即最高苏维埃,共计33个席位。

▲“德左”最高苏维埃

摩尔多瓦没有放弃统一国家的目标,但随着德左问题的国际化,特别是俄罗斯的深度介入,德左问题愈发复杂。俄罗斯迟迟不肯撤出第14集团军,这也让德左有恃无恐,增添了其对抗摩尔多瓦中央政府的筹码。

除了军事上的支持,俄罗斯资本大举进入德左。作为德左支柱产业的钢铁、纺织、电力等部门,其背后都有俄罗斯资本的影子。

例如,德左境内最大的钢铁企业“摩尔达维亚钢厂”由俄罗斯的Metalloinvest公司管理;德左最大的库楚干发电厂掌握在俄罗斯统一能源公司手中,德左赖以生存的天然气也由俄罗斯提供。

▲库楚干发电厂(墙角上太阳形状logo为俄罗斯统一能源公司标志)

俄罗斯的电影、食品、服装也充斥在德左社会生活中,这里与俄罗斯社会并无太大差别。

进入21世纪,随着俄罗斯实力的恢复,西方与俄罗斯的博弈加剧。德左成为激烈交锋的战场,双方都想掌握谈判主导权。

2002年7月,欧安组织提出将摩尔多瓦划分为多个主体的“联邦化”方案,但遭到俄罗斯和德左的反对。

▲没有结果的谈判

2003年11月,俄罗斯提议把俄军从“德左”撤军问题与当事双方签署协议的进程挂钩,结果该计划遭到摩尔多瓦反对党、美国、欧盟以及欧安组织的反对。

德左与摩尔多瓦的分歧也在扩大。德左强制关闭了境内的摩尔多瓦语(罗马尼亚语方言)学校,摩尔多瓦针锋相对,拒绝为德左的企业提供海关登记(由于不被国际社会承认,德左出口到西方国家的商品必须通过摩尔多瓦海关)。

德左则威胁给摩尔多瓦断电,并切断经过德左的摩尔多瓦对外铁路及天然气管道。

▲“德左”交通网(左)与行政区划(右)

“德左总统”斯米尔诺夫索性停止了谈判,直接在2006年举行了“全民公投”。

最终78.6%的选民参加投票,支持“德左”独立并入俄联邦的占97.1%;反对“德左”放弃独立并入摩尔多瓦共和国的占94.6%。

德左的人口中不仅有俄乌等斯拉夫民族,还有40%为摩尔多瓦族。但德左的摩尔多瓦族也大都支持独立或并入俄罗斯。

首先,德左经济强于摩尔多瓦本土,与其加入穷得叮当响的摩尔多瓦,还不如加入强大的俄罗斯。其次,斯拉夫人掌握着德左的政权,当地的摩尔多瓦民意也受到政治上的裹挟。

▲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接见“德左总统”

2004年后,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相继爆发颜色革命,开始融入西方阵营。这让俄罗斯更加重视德左,将其视为本国在巴尔干的桥头堡,是俄罗斯的重要利益关切。

为了拓展德左的外交,在俄罗斯支持下,德左在2007年获得了3个“建交国”。即同样不被国际社会承认,由俄罗斯支持而获得实际独立的阿布哈兹、阿尔察赫、南奥塞梯。

▲难兄难弟

为支持德左对抗摩尔多瓦,俄罗斯不仅提高出口到摩尔多瓦的天然气价格,还以卫生不达标为由,禁止摩尔多瓦的重要创汇商品——葡萄酒进入俄罗斯,借此向摩方施压。摩尔多瓦则开始倒向西方,批评俄罗斯在本国统一进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德左问题的产生是苏联解体后,“大俄罗斯主义”与“摩尔多瓦民族主义”激烈碰撞的结果。俄罗斯、欧美国家的介入让该问题愈发复杂。

▲德左问题是苏联解体的余波

四、北极熊的餐盘

德左的全民公决结果未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但这并不影响德左加快独立进程。2009年10月,“德左”最高苏维埃通过法案,决定采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作为“国旗”。

2011年,执掌德左20年之久的斯米诺夫在大选中败北。同样是俄族出身的舍夫丘克成为新任“德涅斯特左岸共和国总统”。

▲舍夫丘克

斯米诺夫当政时期独揽大权,不设置总理一职,而是将“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权力集于一身。因为权力过大,斯米诺夫有时也会对俄罗斯的建议表示不屑,为此也招致了俄方的不满。

舍夫丘克上台后,模仿俄罗斯政体,设立总理一职,弱化了总统的职权。

2014年3月,原属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公投入俄。事件发生后,“德左”最高苏维埃主席米哈伊尔·博拉向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谢尔盖·纳雷什金申请加入俄罗斯。

▲俄罗斯国家杜马

俄罗斯国家杜马没有批准也没有拒绝德左的申请,俄罗斯肯定是不嫌领土多的,但德左入俄一定引来国际社会的口诛笔伐甚至是严厉制裁,毕竟俄罗斯自己也没有承认德左的独立地位,且德左的战略价值不及克里米亚,俄罗斯更倾向于维持现状。

2018年,摩尔多瓦向联合国提交决议,呼吁俄军撤出德左。包括美英法等61国投下赞成票,但俄军仍拒绝撤离。时至今日,俄罗斯在德左保有约1500人的驻军,这也成为德左保持事实独立的定海神针。

除了军事保护,俄罗斯还为德左提供资金和能源支持。摩尔多瓦进口的俄罗斯天然气都要经过德左,这也成为德左“要挟”摩政府的利器之一。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与乌克兰西部接壤的德左又受到外界的关注。西方甚至有传言俄军将以德左为踏板,入侵乌克兰西部。

▲俄罗斯在德左的驻军

2022年4月底,俄罗斯决定开启第二阶段作战,致力于控制乌克兰东部和南部,打通通往克里米亚和德左的陆路通道。

就在第二阶段作战开始后不久,德左“首都”蒂拉斯波的部分俄罗斯驻在机构遭到火箭弹袭击。俄方指责袭击是乌克兰所为,企图将德左拖入战争,乌克兰则表示这是俄罗斯人在欲盖弥彰。

▲俄罗斯意图将乌克兰南部控制区与德左地区相接

由于不被国际社会承认,德左60%的出口产品运往俄罗斯,而德左50%的进口商品,如食品、五金都进口自俄罗斯。

但自从摩尔多瓦于2014年与欧盟签署联合协议后,德左商品可以用摩尔多瓦商品的名义进入欧洲市场,其与西欧的贸易额逐年攀升,已占到德左对外贸易额的近30%,摩政府也把这看作笼络德左的政策工具。

▲俄军控制的摩尔多瓦与德左“口岸”

苏联在德左修建有大量军火库,军火总量超过4万吨。时至今日,虽然销毁工作不断推进,仍有2万吨残余军火,德左成为欧洲的军火走私“圣地”。

除此之外,由于不被国际社会承认,难以形成有效的追逃体系。德左也沦为欧洲人口贩卖、洗钱等犯罪的重灾区。

截至2020年,德左人口约为50万,人均GDP约2500美元。略高于摩尔多瓦的人均2300美元。人口中,大多具有双重国籍或三重国籍。

▲德左“首都”街景

罗马尼亚为了吸引摩尔多瓦与自己合并,为摩尔多瓦公民提供进入欧盟的工作机会。约30万德左公民保有摩尔多瓦国籍,这批德左居民可以较为便利的进入欧盟国家。另有15万和10万人拥有俄罗斯、乌克兰国籍,这些人大都是德左的俄乌两族居民,他们借助护照则可以通行俄乌两国。

为了自身的利益,俄罗斯、摩尔多瓦、西方国家谁也不肯在德左问题上让步,让德左成为一个地缘死结。

▲多方利益纠葛的德左问题

长期作者|碧落清遥

历史资深爱好者

责任编辑|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13 阅读:8148
评论列表
  • 2022-10-28 16:58

    乌克兰如果吞了你看要不要

    尼根 回复:
    别说把乌克兰吞了,只要把奥德萨和东乌都吞下,德左就能吞下了

环球情报员

简介:带着问题看世界|环球历史, 地理, 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