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名将|仗剑从戎与日月争光功冠诸将骁将万人敌郡王韩世忠

傅山聊文化 2025-02-11 16:56:39

知道韩世忠,大多都是来自《说岳全传》中“黄天荡”。殊不知,历史上的韩世忠比小说中的韩世忠还要优秀的多。

宋孝宗:韩世忠感会风云,功冠诸将……孝宗朝宰相赵雄为韩世忠撰《神道碑》时称颂道:王起西陲布衣,仗剑从戎。不十数年,功名与日月争光……名臣杨万里分析道:名将岳飞韩世忠,此金人所忌惮也。诗人陆游颂曰:堂堂韩岳两骁将,驾驱可使复中原。

元人脱脱在主编《宋史》中的韩世忠时,中肯的说:方兀术渡江,惟世忠与之对阵……后人感叹韩世忠:大战数十,小战数百,丰功盛烈,光照古今。

韩世忠抗击金兵英雄事迹,可以说是“众人皆知”、“威名远扬”。宋高宗赵构的生母韦太后(显仁皇后)从金国归来,特地将韩世忠召到跟前,慰问良久,称之为“韩相公”。因为,韦太后在金国期间早已听闻韩世忠威名。

韩世忠因功劳大,一门之中,被朝廷封了四位“国夫人”,为世所罕见。其中,夫人梁氏就是小说中的梁红玉。因有功,不仅被宋高宗册封为护国夫人,还赐有爵禄,由此开创了后世功臣妻给俸制度。她协助丈夫韩世忠黄天荡大战金兵,八千水军击败金军十万大军,阻挡金军长达48天之久,差一点就活捉了金军元帅完颜宗弼(完颜宗弼就是小说中的金兀术),这可是历史真实。

主战派韩世忠不惧强权、仗义执言。众所周知岳飞罪名叫“莫须有”。这个或许与韩世忠有关。据说:韩世忠听说岳飞父子被捕入狱,而朝中大臣惧怕权相秦桧不敢吱声,便当面质问:岳飞究竟有什么罪?并一一驳斥。最终,秦桧等人给出了一个“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莫须有的意思就是:或许有罪)的罪名。韩世忠斥道:“莫须有”三个字能服天下吗?他因不惧秦桧等人报复,敢于为遇谗的岳飞鸣不平,史称其“固将帅中社稷臣也”。

名将韩世忠出生于延安一普通农民家庭,家境贫寒。自幼练武,崇尚节义。“鸷勇绝人”,被人称颂将来能位列三公。

韩世忠少年时,已勇冠三军。

据说,二郎山有野马经常骚扰,人们没有制止办法,百姓苦不堪言。虽有官府悬赏,无人敢往。韩世忠赤手空拳便上了山。不多时,野马出现,看到有人便猛冲过来。韩世忠让过马身,跃上马背,紧抓马鬃,任由其嘶鸣、跳跃、旋转、奔跑、踢腾……野马气急,狂奔乱跑,直冲山崖。韩世忠挥舞铁拳猛击马背。一顿操作,野马安静下来了。抬眼望,惊出一身冷汗:再往前一步,人和马就要跌下深涧。是不是有点《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味道。

说到《水浒传》,最惨烈的莫过于:征方腊损兵之将。庆幸的是有了“武松单臂擒方腊”(当然,也有版本是:鲁智深擒方腊),还算不错。殊不知,历史上的方腊是韩世忠擒获的。大体上是这样的:韩世忠用伏兵计,破了方腊众叛军。向百姓求助,获得了捷径,渡险数里,直抵叛军大营,斩杀数十人,生擒方腊。偏将韩世忠被先锋将王渊称为“万人敌”。右军都统制杨惟忠回朝奏明此事,韩世忠因此被授予承接郎。

苗刘兵变时,韩世忠联络众将,起兵勤王,使宋高宗赵构得以复辟。

“黄天荡”,令韩世忠名扬天下;“大仪镇大捷”,使得韩世忠载入史册。大仪镇之战“因和平使者以误敌,然后用伏兵战法击破之”,“此则在战术思想上极为重要”。“大仪镇大捷”是南宋“十三处战功”之一,当时有人认为这是南宋中兴武功第一。

韩世忠根据自己的作战经验,提出了骑马跳涧、洞靶射箭等作战方法。

韩世忠治军严整,所部号称“韩家军”与“岳家军”齐名。在抗击西夏和金国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

韩世忠当小队长时,他的部下都比他年长。因他智勇双全,都愿意听从指挥。宋军攻打银州时,久攻不下,韩世忠奋力破城,杀死敌军守将,将其首级扔出城外,宋军受到鼓舞,一拥而上,攻下城池。

韩世忠跟随刘延庆征讨西夏时,参加了种世道率领的七路大军进攻臧底河城,屡立战功。

宋高宗赵构评价韩世忠:虽古名将何以加。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称颂韩世忠像汉留侯张良一样。

0 阅读:5
傅山聊文化

傅山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