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1]银贺,马衡,王琴琴.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海南医学,2025
[2]许婷.盐酸舍曲林片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J].妇儿健康导刊,2025
[3]王彦辉,谷丛欣,刘海凤,等.舍曲林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青少年强迫症的临床疗效[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5
2014年,17岁的刘诗雨是湖北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二学生。原本她的生活过得还算平淡,学习成绩也一直处在班级中上游。自从年初父母开始闹离婚,刘诗雨的心境便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不仅每天上课满脑子都是离婚后跟谁,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虽然老师多次找她谈话希望其振作起来,但同学却用异样的目光打量刘诗雨,还私下讨论她父母离婚的原因。家里的气氛让人窒息,学校又是一座孤岛,刘诗雨像被夹在两面墙之间,渐渐喘不过气。

3月19日,这天上午,刘诗雨正在上课。老师在台上讲得唾沫横飞,她却一句也听不进去,右手握着笔在草纸上机械地画着圆圈。直到下课铃响起,同桌提醒刘诗雨交作业,她才回过神来,发现整节课什么都没记。这种情况至少持续有半个月了,刘诗雨不仅上课走神,和同学聊天也经常心不在焉。渐渐地,哪怕是跟她关系不错的同学,也变得不爱和她说话。刘诗雨因此变得更加沉默寡言,甚至有时在学校一天也说不上半句话。
时间来到4月12日,这天傍晚,刘诗雨正准备去学校食堂吃晚饭。打完饭菜后,她找了个靠角落的位置坐下,半天也没吃几口。只是用筷子拨弄着菜叶,呆呆地看着餐盘里的米饭出神。自从父母吵架升级后,刘诗雨的食欲也越来越差,有时一天甚至只吃一顿饭,整个人也肉眼可见地消瘦起来。
晚上回到家里,刘诗雨一开门便见到母亲正和父亲隔着客厅冷战,甚至都没人注意到她进门。刘诗雨长叹了一口气,走进卧室重重关上了门。关门那一刻,她的眼泪还是没忍住流了下来。一直哭到九点,刘诗雨才提笔开始写作业,等到写完已是晚上十一点了。即便这么晚才休息,她仍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觉。父母剧烈的争吵声隔着房门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刘诗雨合上眼睛努力控制自己不去听,但并没有什么效果。一直到凌晨两点,她才逐渐睡去。

一晃便已是6月10日,这天正值月考,数学试卷发下来后,刘诗雨随便写了几道选择题,后面的计算题一字未动。才不到10分钟的功夫,她便已经放下了笔,趴在试卷上眼神空洞地看着窗外。见刘诗雨故意弃考,监考老师立刻联系了她的班主任,很快刘诗雨便被叫到了办公室。监考老师正准备对其严厉批评时,突然注意到她手腕处有一道深深的红痕,连忙将其手抓起来问道怎么回事。刘诗雨眼神躲闪,支支吾吾说是不小心划伤。听到这里,班主任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立即拉着刘诗雨便往医院赶去。
初步了解完刘诗雨的情况后,医生给她安排了一系列筛查和量表评估,还对其进行了专业的心理测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得分为22分;同时,自评抑郁量表(SDS)得分为72分(标准分),明显高于常模,反映其长期处于抑郁心境中。此外,她在PSQI睡眠质量评分中获得13分,说明存在显著的睡眠障碍;体重较入学时下降近5.6公斤,BMI降至16.9,处于偏瘦状态。结合其情绪低落、兴趣丧失、认知迟缓和睡眠障碍等临床表现,刘诗雨最终被确诊为中度抑郁。
中度抑郁症是抑郁障碍中常见的分型之一,患者常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疲惫感增强,同时伴有明显的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和自我评价降低等问题。此外,中度抑郁往往还会合并失眠、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社交退缩,甚至出现消极厌世的想法。这时的患者虽然日常功能尚未完全丧失,但若不及时干预,可能进一步发展为重度抑郁,甚至出现自杀风险。

接到老师的电话,刘诗雨的父母也第一时间赶到了医院。医生和老师先后对他俩进行了批评教育,医生表示刘诗雨中度抑郁的源头便是父母的离婚危机,由于青春期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建议父母暂时搁置矛盾,等女儿走出抑郁后再做打算。而老师也将其最近在学校的种种异常告知了刘诗雨父母,同时表示她是能考上重点大学的好苗子,不要因为感情问题影响女儿前途。
刘诗雨父母这才意识到对女儿伤害。说罢,医生开了治疗抑郁的舍曲林,并叮嘱父母监督刘诗雨按时服用,便结束了这次会诊。而舍曲林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它通过增加脑内血清素(5-HT)的浓度,从而改善情绪低落和抑郁状态,是临床上常见的抗抑郁药物之一。
回家后,父母遵循医嘱老老实实停止了争吵,并监督女儿每天服用舍曲林。同时还和老师长期保持联系,关注女儿在学校的一举一动。此外,每次放假时,他们还会带女儿去医院进行心理辅导和疏通。多方努力之下,刘诗雨逐渐走出了阴影,笑容也重新回到了脸上。

很快一年时间过去,正当刘诗雨全力备战高考之际,意外还是发生了。进入2015年3月,距离高考已不足100天,刘诗雨的成绩起伏却越来越大,尤其是上次模拟月考,数学才考了不到九十分。老师也三番五次找她谈话,督促刘诗雨尽快找回学习的状态。可每次谈话过后,她却越来越沉默,成绩也一直不见起色。
眼看高考越来越近,自己还是这个状态,刘诗雨也十分焦虑。为此她做了无数努力,甚至每天强迫自己复习到凌晨,然而成绩一直没见起色。看着一次次下降的模拟考成绩,刘诗雨的心态也越来越差。5月2日,这天她破天荒地没有来上晚自习。班主任老师还以为刘诗雨身体不舒服,便给其父母打了电话。结果却得知,早在两个小时前她便出了门,声称要去学校上晚自习。
听到这里,老师和父母心中顿时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紧接着,三人便迅速出门寻找刘诗雨的下落。一直找到凌晨三点,才在离家不远的水塘边发现了她的鞋子。经过一晚上的打捞,终于找到了刘诗雨的遗体。目睹此情景,父母顿时瘫坐在地上,哭成泪人。

处理完女儿的后事,几天后,夫妻俩再度来到医院。见到刘诗雨当时的主治医生,父亲顿时红了眼眶,一个箭步上前,拽住其白大褂怒问道:“庸医,你赔我的女儿!自从去年我女儿确诊中度抑郁后,我和妻子就再没闹过离婚。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带女儿来进行心理辅导,甚至开的舍曲林也一直在吃,从未间断过!为何都这样了,我女儿还是抑郁加重选择自杀?今天你一定要给个说法!”
面对刘诗雨父亲的控诉,医生顿时也是一头雾水。按理来说,中度抑郁患者按照这套疗法是完全可以摆脱抑郁的,更何况刘诗雨抑郁的源头都已经被掐断,发展成重度抑郁的几率几乎为零。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带着疑问,医生对刘诗雨这一年来的生活、饮食和吃药细节做了全面复盘,终于在细枝末节处找到了真相。
医生长叹一口气,无比痛心地说道:“无知啊!舍曲林虽然能治疗抑郁,但也不能这么吃啊!任何药物都有着自己的副作用。你女儿虽然从未漏服过舍曲林,但坚持吃药并不意味着后顾无忧,她在吃舍曲林时犯2个非常低级的错误!临床上不少抑郁症患者都是在这2点上栽了跟头,导致最后病情加重走上了不归路啊!”

那么,刘诗雨在服用舍曲林时,犯了两个什么错误,导致抑郁加重选择自杀呢?
第一:长期联用含咖啡因饮品,干扰药效稳定释放
在治疗抑郁症期间,医生通常都会反复强调一项细节:避免摄入过量咖啡因。这是因为咖啡因本质上是一种中枢兴奋剂,会对神经系统造成短时刺激,不仅容易加重患者的心悸、焦虑、激越等症状,还可能显著影响抗抑郁药物,尤其是舍曲林的代谢与药效释放。咖啡因主要通过肝脏代谢,而舍曲林同样依赖肝脏中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进行代谢,两者在体内可能存在“竞争代谢”现象,导致舍曲林在体内的浓度不稳定,从而影响药物持续的情绪调节效果。
刘诗雨在进入高三后,白天学习时间紧凑,晚自习常常要持续到十点半以后。为了“提神醒脑”“提高效率”,她开始频繁摄入含咖啡因饮品。早上她习惯冲一杯速溶咖啡带进教室,中午犯困时会偷偷喝奶茶,晚上回家复习时,还会喝功能饮料如红牛或脉动加强版提神。她认为“别人也喝,我只是撑着一点”,甚至家长也默许她“适当喝点”来应对学习压力,认为这不过是学习中的小技巧。然而她并不知道,这些饮品正在悄悄干扰舍曲林在她体内的吸收代谢。
更危险的是,这些咖啡因在她身体中不断累积,加剧了她原本就存在的心慌、入睡困难和注意力涣散等问题。晚上喝完功能饮料后,她常常要到凌晨一两点才逐渐入睡,而第二天一早又要早起,形成了恶性循环。医生事后指出,这种“舍曲林+咖啡因”组合看似无害,实则大大削弱了药物的稳定性,导致情绪波动频繁、药效无法持续发挥,进而增加了复发和病情恶化的风险。而在刘诗雨身上,这种隐形干扰成为了最终滑向重度抑郁的重要诱因之一。

第二:擅自调整服药时间,导致血药浓度波动剧烈
舍曲林虽然是一种半衰期较长、相对稳定的抗抑郁药,但它的疗效高度依赖每日定时定量服用。这不仅是为了维持血药浓度的恒定,也是为了让大脑内的神经递质系统逐步适应药物带来的变化。然而,很多患者,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在服药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个严重误区:认为“时间可以弹性调整,只要吃下去就好”。
刘诗雨在刚开始治疗的几个月里,能较好地遵循医生建议,每天晚上九点按时服药。但高三复习节奏加快后,她为了多挤出时间学习,常常将服药时间推迟到十一点甚至更晚。有时熬夜太晚直接睡着,第二天早上才想起来补服;更极端的是,她曾在模拟考前提前数小时服药,误以为可以“提前发挥药效稳定情绪”。这些看似无害的行为,实则造成了她体内血药浓度的剧烈波动。
这种波动表面上看不出明显变化,但实际却对情绪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她出现过一段时间情绪极度焦虑、暴躁易怒,随后又进入长时间的迟钝、发呆状态。尤其是在5月初的那一周,她的作息几乎彻底紊乱,晚上两点后入睡,白天精神恍惚。连续两天,她整节课坐在座位上盯着课本发呆,连早饭也没有进食。医生事后表示,这种“药效不稳+作息混乱”的组合,是促使抑郁病情快速恶化的高危因素。
(《17岁女学生吃舍曲林缓解抑郁,1年后还是走了,医生:她存在2个误区》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