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吃海鱼的人,情绪更稳定

涵阳说健康 2025-01-27 04:55:23
每周吃一两次鱼,情绪更稳定

研究发现,摄入更多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减少冲动、攻击性行为,即让人的情绪相对稳定,而吃鱼则是摄入欧米伽3脂肪酸的天然方式。

既往多项研究表明,大脑中存在攻击性和暴力行为的基础,与营养不良有一定关系。

研究者称,尽管欧米伽3脂肪酸(经常吃鱼或适量补充鱼油)不能彻底解决社会暴力问题,但该研究结果表明,每周吃一两次鱼就能帮助稳定情绪、减少冲动攻击行为。

水产品尤其深海鱼,含有较多的欧米伽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

从头到尾,鱼身上有哪些营养?

国人历来喜欢“年年有余”的好口彩,因此重要节庆的餐桌上总少不了鱼的身影。除了整条烹饪,鱼的各部位还适合单独吃,口感上美味纷呈,营养价值各有千秋。

鱼头

鱼头部分富含脂类和结缔组织。其中的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经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醇类、醛类物质,结合呈鲜味的游离氨基酸,能使鱼头菜肴形成特殊的挥发性风味。

鱼头和其他食材的鲜香融合后特别出彩,可以加剁椒蒸制、炖豆腐、煨粉皮等。

鱼嘴部位的肉,既肥厚又不用担心有刺,软烂吸汁,连肉带汤地嗦上一口,非常美味。

鱼身

鱼身是优质蛋白质含量最高的部分,其谷氨酸、甘氨酸等鲜味氨基酸含量也比其他部位丰富,吃起来更加鲜美。

尤其是鱼腩部分,脂肪含量高,水分充足,肉质鲜甜滑嫩,特别适合做宴席主菜,如鱼腩煲、东江鱼块、水煮鱼等。江南名菜糟溜鱼片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鱼杂

鱼杂一般包括鱼鳔、鱼籽等部位。

鱼鳔结缔组织丰富,热量相对较低,口感爽脆。

鱼籽营养密度高,富含卵磷脂、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俗称脑黄金)等营养成分,还是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之一,其质地绵密,一口吃下,满嘴生香。

鱼杂常搭配剁椒、酸菜或豆瓣酱做成下饭的辣炒鱼杂等,以鱼汤打底,做成鱼杂火锅也很美味。前者大火快炒,后者炖汤煨煮,都是短时或低温烹饪方法,能更好地保留营养成分。

鱼皮、鱼鳞

平时不受待见的边角料也能单独成菜:鱼皮凉拌、鱼鳞油酥。

鱼皮中比较亮眼的营养素是胶原蛋白和优质脂肪酸,前者使鱼皮口感弹牙,后者有助健脑、亮眼、调血脂。

鱼鳞矿物质含量丰富,炸后口感酥、脆、香,佐餐佐酒都是好菜。

鱼尾单独成菜做出的美食也很多,如红烧鱼尾、洞庭鱼尾、爆炒鱼尾等。

鱼汤

鱼汤作为鱼的副产品,含有谷氨酸、天冬氨酸等游离氨基酸,还有乳化的脂肪,浓稠鲜美,是天然调味料,可用来汆烫绿叶蔬菜、炖煮豆腐等,还可做成鱼汤面、鱼汤捞饭等主食。

不过,蛋白质等主要营养素还留在鱼肉里,因此最好把鱼肉也一起吃掉。

鱼冻

鱼冻是鱼汤冷凝后形成的胶冻状物质,可以放在饭上拌食,其中的游离氨基酸和少量油脂带来独特的脂香,热量也相对较低,吃起来没有太大负担。

吃鱼,品类和摄入量都有推荐

根据生活区域,市面上的海鱼可以分为中上层鱼类与底栖鱼类,人们往往将生活在200米以内的大陆架上的底栖鱼类视为深海鱼。

大多数底栖鱼类身体都是扁扁的,肉质比较白,口感细嫩,如鲷鱼、比目鱼等。

我们熟知的“深海鱼”,金枪鱼、马鲛鱼(鲅鱼)、鲐鱼(鲭鱼)实际生活在近海面,属于中上层鱼,是洄游性鱼类。因为擅长游泳,身体通常是圆圆的,肉质比较红,口感更扎实有嚼劲。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帮大家作如下推荐:

最佳推荐

约220~450克,2~3个手掌大小。鲳鱼、鲈鱼、龙利鱼、三文鱼等海鱼,草鱼、武昌鱼、罗非鱼等草食性或中上层淡水鱼。

一般推荐

约120克,1个手掌大小。石斑鱼、银鳕鱼、黄花鱼、大比目鱼、鲷鱼等海鱼,青鱼、鲢鱼、鲤鱼、鲫鱼等杂食性淡水鱼。

不推荐

大西洋马鲛鱼、大目金枪鱼等海鱼。

鱼肉虽然富含蛋白质,但缺乏膳食纤维、维生素C等重要营养素,碳水化合物含量也不高,因此最好搭配青菜或菌菇类,以及主食杂粮食用,保证营养摄入均衡。

推荐每周吃鱼2次或300~500克,如果想多吃,注意别超过肉类食物总推荐量。

需注意,除了细嚼慢咽,还建议选刺少的鱼,海水鱼一般肌间刺少,相对安全,淡水鱼中的鲈鱼、鳜鱼等也是少刺的品种。如果不小心被刺扎到,不要尝试吃馒头、喝醋等方式,应尽快就医。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22
涵阳说健康

涵阳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