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毛泽东与贺子珍之子毛毛诞生。鉴于革命工作繁忙,且环境危险,夫妻俩不愿年幼的儿子随他们奔波,希望他能远离风险。
长征启程后,夫妇将孩子托付给毛泽东之弟毛泽覃及其妻贺怡照看。
瑞金及中央苏区失陷后,毛泽覃虑及幼侄毛毛安危,遂将其悄然托付于瑞金一名警卫员家中照料。
后来,毛泽覃英勇牺牲,小毛毛自此失去踪迹,下落不明。
贺怡身为母亲,深切理解姐姐丧子之痛,始终坚持不懈地搜寻着毛毛的下落。
1949年11月某日,贺怡在返回途中寻找毛毛时不幸遭遇车祸。
附近村民闻讯赶至事故现场,意图救援车内乘客,却发现司机已失踪。
车内幸存者回忆,事发前目击对面山头上有人持火把站立。
【一、为革命不畏艰险的光辉女性】
贺怡为家中幼女,其父贺焕文乃举人,受封建观念影响,仅让子贺敏入学,女贺怡与子珍则随母习女红。
贺怡姐妹俩酷爱读书,时代思想进步促使周围女孩纷纷入学,她们亦随之进入女校学习。
贺子珍与兄贺敏早年投身革命,受其熏陶,年幼的贺怡亦毅然加入革命行列。
1926年,贺家三兄妹投身革命。次年,贺怡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永新县委妇女部长及保卫部负责人等职务。
贺怡历经两段婚姻,首任丈夫为赣西特委秘书长刘士奇,婚期一年,育有一子后,二人分离,各奔东西。
贺怡重闻刘士奇消息,方知丈夫已战场捐躯。
贺怡的第二任配偶为毛泽东之弟毛泽覃。
毛泽覃负伤,于乡亲家中休养。贺子珍嘱妹妹贺怡照料,二人相处日久,渐生情谊,无话不分享,最终结为革命伴侣。
毛泽覃视贺怡与刘士奇的孩子如亲生,与贺怡夫妻感情深厚,并携手育有三个子女。
他们的首个孩子不慎走失,缘由是夫妇二人需前往瑞金,遂将孩子托付给贺怡母亲照看。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孩子走失屡见不鲜。贺怡的首个孩子便在战乱中失踪,这成了她心中永恒的伤痛。
贺怡随后再次怀孕,但二子出生后不久即因病夭折,最终仅幼子毛岸成得以幸存。
毛岩成从未见过父亲毛泽覃,因其在毛岩成仅三个月大时,为掩护同志撤离而牺牲。
贺怡为确保儿子安全,送他至偏远花汀村的亲戚家照料,并嘱咐代为抚养。同时,她给孩子改名贺麓成,以此隐藏身份。
贺怡尚在月子期间未恢复,便毅然重返革命岗位,继续投身工作。
后来,贺怡获悉粤赣游击队急需药品,但因敌人全面封锁,药品无法送达游击队。
贺怡心思缜密,安排人在粪桶中设夹层,表层覆大粪,夹层藏药品,巧妙地将药品安全送达游击队员处。
贺怡凭借聪明与勇敢,多次助游击队转危为安。
陈毅曾遭山中毒蚊叮咬,腿部肿胀化脓。贺怡不顾安危,用嘴逐口吸出毒脓,助陈毅转危为安。
1940年6月,贺怡在韶关执行地下工作任务时遭遇不幸,被特务捕获。
敌人对贺怡施酷刑以获取我党消息,但她经受重重折磨后,仍旧坚守秘密,未吐露半句。
贺怡曾趁敌不备,悄然将金戒指吞入腹中,意图以死保守党的秘密。
贺怡虽疼痛难忍,但幸而挺过难关,得以存活。
周恩来获悉后,与国民党国政部长何应钦商议,决定以国民党将领交换贺怡,最终促使贺怡获释。
她因吞下戒指而深受其苦,这枚戒指在胃里造成了巨大痛苦,迫使她最终前往延安接受手术治疗。
戒指与胃粘连致大面积溃疡,未得及时救治,且当时医疗技术有限,她的胃被迫切除三分之二。
贺怡历经生死劫难后幸存,但不幸在寻找姐姐贺子珍与毛泽东之子毛毛的途中遭遇不测,失去了生命。
【二、为革命,贺子珍将儿子托付给妹妹】
贺子珍与毛泽东共生六子,唯李敏幸存。其余或夭折于幼年,或失散于战乱,其中失散之子名为毛毛。
这是贺怡费尽心思欲为姐姐找回的失散孩子。
毛毛1932年生于福建,外貌可爱,加之在父母身旁成长,深受夫妻俩喜爱。
1933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踏上长征路。临行前,毛泽东与贺子珍面临棘手问题:如何妥善安置儿子毛毛。
贺子珍经反复考虑,决定让妹妹贺怡代为照顾儿子。彼时,贺怡的丈夫毛泽覃尚在世。
夫妻俩与毛毛关系极其亲近,毛泽覃乃毛毛之叔,贺子珍则为毛毛小姨。
贺怡接过孩子,向贺子敏保证:“姐姐,安心吧,我们会妥善照顾毛毛。”
然而,在战乱时期,所有承诺最终或许都将化为泡影,无法兑现。
贺怡与毛泽覃初将毛毛寄养于江西奶妈家。但不久后,苏区遭敌关注,国民党四处搜捕革命家属。
夫妻俩为确保小侄子安全,将两岁半的毛毛托付给瑞金一名警卫员照看,计划待紧张局势缓解后,再前往接回孩子。
毛泽覃致信毛泽东,告知:“子女皆安,勿念。”
未曾预料,毛泽覃将孩子托付给警卫员后不久,于执行一次任务时英勇牺牲。
警卫员英勇牺牲,此后,毛毛再无任何消息。
贺怡焦虑万分,曾亲身经历丧子之痛的她,深知姐姐闻讯后的心碎,更为违背了对姐姐的承诺——照顾好孩子,而感到深深自责。
她在坚持革命的同时,不懈打听毛毛的下落。
时间转瞬已逝十数载,直至新中国解放之际,毛毛仍旧下落不明,杳无音信。
贺怡向毛泽东谈及寻找毛毛:“毛毛失踪多年,我们忙于革命未全力寻找。如今中国已解放,应派遣人员寻回他。”
毛泽东拒绝了,表示虽想找回毛毛,但事隔15年,他已与新家建立了深厚感情,自己不愿再去打扰他们。
贺怡钦佩毛泽东以人民为先的精神,但内心常感愧对姐姐,始终怀有找到毛毛的强烈愿望。
因此,她坚持不懈地继续踏上寻找亲人的旅程。
1949年11月,贺怡获悉毛毛的下落,欣喜万分,随即致信姐姐:“已得毛毛消息,请勿挂念,我必将他安然带回,使我们重逢。”
贺怡携归来的儿子贺麓成,与古柏夫人曾碧漪同行,他们乘车启程,前往赣南追寻毛毛的下落。
【三、命丧寻亲路】
1949年11月21日晚9时许,数人乘车途经一村,因白日降雨致路滑且有水坑,车辆不慎翻车。
当时,村民聚于车祸地点旁的一户家中交谈,忽闻外头似有异响,继而隐约听见呼救声,遂急奔而出,发现了翻覆于水坑中的车辆。
村民们齐心协力展开救援,首名获救者是名警卫员,他头部流血但意识清醒,忍着疼痛与村民一同参与救援行动。
贺怡被困车后,村民无法施救,直至县政府派员用卡车将车拽出。但遗憾的是,贺怡与曾碧漪之子已不幸遇难。
贺怡之子贺麓成、曾碧漪及警卫员受伤,但均无生命危险。
令人诧异的是,那位司机竟不翼而飞。
警卫员称司机已逃离,并透露事发前,他们目睹对面山头有多人持火把站立,随后车辆发生侧翻。
多年后媒体采访,闻听村民描述,众人皆疑贺怡之死非意外,乃人为所致。
或许欲加害贺怡的正是那些持火把的土匪(时称国民党),他们蓄意现身使司机慌乱,误踩油门当刹车,车速过快导致翻车。
或许那名司机早已与土匪勾结,蓄意加害贺怡,故在车祸中仅受轻伤,随即逃离现场。
然而,此事因时隔久远,已无从考证。
贺怡为寻回姐姐丢失的儿子而牺牲,关于毛毛是否最终被找到,这一疑问悬而未决。
贺怡逝世三年后,毛毛的消息再次传来。
朱道来儿时曾被寄养于一户农妇家。
贺子珍见朱道来酷似年轻时的毛泽东,望着孩子,泪流满面,断言这便是她的毛毛。
后来,朱月倩出现,坚称孩子是她与霍步青所生。
霍步青同为革命战士,彼时因DNA验亲技术尚未问世,且缺乏确凿证据,无法确定其确切身世归属。
贺子珍与朱月倩争执孩子归属时,毛泽东出面决定:“不论孩子父母为谁,他皆为革命血脉,应由革命大家庭抚养。”
朱道来被安排至老革命家帅孟奇处,与其余烈士子女一同居住并接受教育。
帅孟奇因革命舍弃家庭,无子女。她收养众多革命烈士后代,这些孩子尊称她为帅妈妈。
朱道来受帅妈妈教导,成就斐然,成功考入清华大学。然而,他命运多舛,39岁时因病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