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汪振凯在汪东兴葬礼上抱着画像送灵,毛家后代前去送行

琚风梦扬 2025-03-20 11:20:49

2015年8月21日,老共产党战士、曾经的中共中央副主席汪东兴同志,因为生病在北京去世了,他活到了100岁高龄。过了三天,汪东兴的葬礼举行,他的儿子汪振凯捧着父亲的遗照,走在了送葬队伍的最前头。在长长的送行人群后面,有个人特别引人注目,他便是毛主席的亲孙子、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副部长少将毛新宇。听说,毛新宇这次来,是替毛家人,也是替他的爷爷毛主席,来给老朋友汪东兴送行的。汪东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居然能让毛主席的家人这么惦记。在他的不凡一生里,他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究竟立下了哪些汗马功劳呢?

1916年,汪东兴在江西弋阳县出生,他小时候家里很穷,经常吃不饱,也没钱上学,只能跟着爸妈一起做农活,勉强维持生活。汪东兴的老家有两位地位很高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一个是汪东兴自己,另一个也是大家熟知的革命前辈,方志敏。汪东兴小时候,方志敏常在弋阳一带传播穷人翻身的思想,带着工人们搞运动。在这样的环境里,小汪东兴不知不觉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心里慢慢有了参加革命的念头。1927年4月,蒋介石搞了一场反对革命的突变,到处抓捕和杀害共产党员。方志敏看到这种情况,就在那年冬天带头发起了有名的弋横起义。

当地的农民们都拿起家伙,保卫自己的实在利益,就连只有11岁的汪东兴也拎起了红缨枪,参加了村里的儿童团。过了四年,由中国共产党带领的工农红军队伍慢慢变得强大起来,方志敏牵头组建了第十军,汪东兴二话不说就加入了队伍,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汪东兴从一名普通士兵干起,当过班长、排长、连长等,跟着部队上了井冈山,参加了多次反“围剿”的战斗。到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他又跟着部队踏上了长征之路。在长征路上,汪东兴打了很多硬仗,历经无数生死考验,受了不少伤,最后虽然活了下来,但身体也因此落下了残疾。

抗战一打响,他就被从前线作战部队调回来了,留在延安工作,先后当过延长医院的政委,还有边区医院的副院长这些职务。在后勤部门工作的这几年时光,对汪东兴来说意义重大。汪东兴虽然家里穷,没念过书,但他特别有上进心,对自己要求很高。下班之后,汪东兴常常向身边的同事诚恳请教,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他还成功考入了红军大学,并且在中共中央社会部的保卫训练班里,接受了一系列关于保卫工作的专业培训。这些经历,为他以后的成功悄悄铺好了路。

1947年,解放战争打得正激烈,国民党头头蒋介石让胡宗南带着20多万兵马,浩浩荡荡攻打革命的老地方延安,他们想一举端掉我们解放军的指挥中心,好比“打蛇打七寸”,想抓住关键。党中央和毛主席决定放弃延安这个战略地点,采取在战斗中灵活消灭敌人的战术方法。接着,毛主席带着解放军的主要队伍开始了移动行动。在打仗时灵活机动的情况下,敌人常常会摸到离我们党的指挥中心很近的地方。因此,保证党中央领导们的安全非常关键,那时候警卫处处长的人选还没定下来,毛主席反复思量后,决定让正好在中央工作的汪东兴同时担任警卫处处长一职。为啥毛主席会看上汪东兴呢?

得说清楚,汪东兴很小的时候就加入了红军,成为党员也很多年了,经历过很多考验,忠诚度非常高。而且他多年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在前沿战斗队伍里锻炼出了一身好本事,做起警卫工作来完全不在话下。此外,毛主席对汪东兴的学习背景也特别看重。来自贫苦农民家庭的红军战士,大多不太愿意学习文化知识,但汪东兴却与众不同,他特别爱学习,而且学起来很有本事。这让毛主席觉得,汪东兴既有红军战士的忠心和勇猛,又有知识分子的细心和周到,肯定能很好地完成党中央的警卫任务。不出所料,汪东兴刚上任没多久,就面临了一次大挑战。

1947年6月的时候,国军刘戡带着四个旅的军队攻打党中央所在的刘家湾,毛主席很快就想了个办法,他让一小队人马留下来吸引敌人,好让其他重要的部门和人员能安全转移。后来,毛主席把汪东兴叫过来,问他说:“汪东兴,我打算留一队人马拦住敌人,你敢不敢挑这个担子?”汪东兴立马点头,给出了确定的答复。接着,毛主席再次开口问:“派一个警卫连的人手给你,够不够啊?”汪东兴说,有个加强排的人手就足够了,因为主席的安全太重要了,身边不能没有足够的人保护。听到汪东兴那充满自信的话,毛主席不由得轻松地笑了。

他给汪东兴配备了一个加强排和几名骑兵,让他悄悄接近敌人,分散敌军注意力,然后找机会撤退,并且在走之前要给敌人来个重创。汪东兴爽快地答应了。在后面的战斗中,汪东兴圆满地完成了毛主席交代的任务,他不仅成功打击了敌人,还为中央机关赢得了宝贵的转移时间,使得党中央即便在敌军眼皮底下,也安稳得像在泰山一样。在后来的革命日子里,汪东兴的职位步步高升,但他始终都在负责保护党中央的安全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汪东兴当上了中央警卫局局长,他的任务就是守住北京的中南海,继续确保党中央的安全无虞。

从1947年开始,毛主席让汪东兴当警卫处处长,一直到1976年毛主席离世,这差不多三十年里,汪东兴除了1960年短时间去了江西工作外,一直都陪在党中央毛主席的身旁。1963年毛主席考察黄河时,汪东兴陪在身边;1965年他再次登上井冈山,汪东兴也一同前往;1966年游长江,汪东兴还是陪在毛主席左右。汪东兴给毛主席当了30年警卫,这30年里,党中央一直平平安安,没出过啥大问题,“安全记录完美”这事儿,就足以说明汪东兴工作干得真棒。

【明时势知进退,毅然决然放弃领导岗位】1976年9月,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因为生病离开了我们,当时他83岁。毛主席逝世后,全国人们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汪东兴看起来更加难过,因为毛主席是他工作上的领头羊,一直给他指明工作的道路。现在,毛主席已经离开了我们,这让汪东兴心里头实在是有些难以接受。但是,汪东兴心里明白,毛主席最盼望的就是党中央能一直安全稳定下去。接着,他很快就镇定下来,不慌不忙地面对变故,和华国锋、叶剑英、陈锡联联手,把反革命团伙给打败了,又为党的革命事业添了一份功劳。之后,汪东兴终于不用再扛着保卫党中央安全的这个重责大任了,他的职位也得到了提升。到了1977年,汪东兴成为了中央政治局常委,还当上了中共中央副主席。

汪东兴在工作上非常努力,不怕吃苦,毛主席离世后,他为中国政局的安稳出了不少力,让政权交接得很顺利,自己也成了新主席华国锋得力的助手。不过说实话,汪东兴因为长时间跟着毛主席,时间一长,在心里就对毛主席有了依靠,也开始有点个人崇拜了。汪东兴在工作时,始终站在华国锋这边,支持他“两个凡是”的观点,所有的工作想法都照着毛主席在世时的老规矩来,这样一来,难免会出些偏差,不容易把整体局面把握好。

1979年,在中央政治局的一次会议上,陈云这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对汪东兴关于国家将来怎么发展的看法提出了批评。他觉得汪东兴的想法跟不上时代,已经过时了,还说汪东兴不太适合继续留在中央政治局的重要岗位上,应该去二线工作了。这时候,汪东兴也觉得自己工作起来有点吃力了。他来自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原本只是个普通军人,在政治大事上确实不容易看得长远。一直占着这么重要的领导位置,恐怕会耽误国家的发展。因此,他从心底里接受了陈云的批评,并没有过多地去为自己辩解。1980年,已经64岁的汪东兴没有过多地舍不得领导的位置,他放下了手头的所有工作,正式开始了退休生活。

【积极发挥自身余热,直至百岁而终】其实汪东兴这个人挺大度的,对权力地位看得不重。因此,退休后的汪东兴心情依旧很好,没有闷闷不乐,反而选择待在家里,不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安心地看看书、种种花,好好享受这得来不易的悠闲日子。但是,汪东兴心里还是很想再出点力,为党和人民多做点贡献。汪东兴晚年投入了大量时间做一件事,那就是给他的老家江西省的各个城市写地方历史资料。有次,弋阳县的工作人员来到汪东兴这儿,给他送上了一本他们编的《弋阳党史人物》书,想让汪东兴给点儿建议。

汪东兴看过之后,执意要在书上加上自己革命路上的领路人——方志敏的名字。工作人员说,方志敏的故事在《弋阳英烈》这本书里已经讲过了,要是再写进这本书,就会显得重复了。汪东兴听完之后,耐心地劝说起来:方志敏是个大英雄,他的事迹影响力很大,宣传时别怕重复,这都没啥大不了的,得好好宣扬他。汪东兴这么一解释,工作人员立马懂了是咋回事,他爽快地答应了汪东兴的请求,汪东兴见状满意地点头,向工作人员表达了谢意。拥有健康的心态,汪东兴实现了许多人都非常向往的事情——活得长久。

2015年的时候,那些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老伙伴们大多已经离世,而快要满100岁的汪东兴,也快要走到他人生的最后阶段了。8月21号,汪东兴的病越来越重,眼看就要不行了。就算这样,他还是强撑着最后一丝力气,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在病床上跟儿子汪振凯说:我一辈子就干了一件大事情,那就是跟着毛主席,保护他,因此,我死了也没什么遗憾的。然后,他就离开了这个世界。汪东兴离世后,他昔日的战友和老部下都陆续赶来悼念,向这位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百岁老英雄,表达了最深切的敬仰。

8月26号,汪东兴的遗体告别活动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举行,这个地方专门用来安葬那些为革命立下大功的人,所以在这里举行告别仪式,有着特别的意义。汪东兴安静地躺在告别厅的正中间,周围被五彩斑斓的花朵包围,身上覆盖着一面鲜红的党旗,所有的布置都像是在告诉来参加告别仪式的人,他这一辈子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一天,咱们国家现在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们全都来了,一个个都给汪东兴送上了花圈,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汪东兴在革命年代里杰出贡献的感激之情。办完告别仪式,接下来就是最后送葬的时候了。大家自觉地排起长队,来为汪东兴老人送最后一面。

在送葬的队伍里,汪东兴的儿子汪振凯走在前头,手里捧着老人的遗照。汪振凯和他父亲一样,都做过中央警卫局的局长,他们父子俩接连守护中南海,传为美谈。要说一下的是,在送葬的队伍里头,有个人是汪东兴特别想见到的,那就是毛主席的亲孙子毛开宇。汪东兴这一辈子,毛主席对他影响特别大。他家里摆满了和毛主席有关的纪念品。一直到去世前,他都时常想起跟着毛主席一起闹革命的日子。毛开宇长得和毛主席很像,这时候,他就像是毛主席和毛家人的代表,来给毛主席的老战友汪东兴送别。这场景特别感人,要是汪东兴老人在天之灵能看到,肯定会非常骄傲和欣慰。

别说那些封侯拜相的事,一个将军的成功是成千上万士兵的牺牲换来的。汪东兴勤勤恳恳工作了三十年,这显示了他的忠诚和勇敢;而当到达事业高峰时,他选择退下来,这展现了他的宽广胸怀和洒脱态度。汪东兴离世后,毛主席的亲孙子毛开宇替毛家去送了他最后一程。这对汪东兴来说,真是个安慰,他大半辈子都在保护毛主席,这也算是他一辈子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最好证明。这个动作让大家又一次深深体会到,那种革命岁月里彼此珍视的深厚战友情谊。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