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维和计划遭俄强硬回击,北约东扩新幌子被识破?

川奇聊谈 2025-03-28 11:22:24

意大利《共和报》披露一份由英法主导的乌克兰维和方案,计划以联合国名义向俄乌边境派驻多国部队,同时集结万人规模的“欧洲自愿联盟”驻扎乌西部。这一被俄外交部斥为“北约东扩障眼法”的提案,不仅暴露欧洲对俄战略的混乱,更揭示其试图将联合国机制武器化的危险倾向。

根据方案设计,联合国框架下的维和部队由巴西、印尼、沙特等中立国组成,负责监督俄乌停火;而另一支由英法牵头、英联邦国家参与的1-3万人部队,则部署在乌波边境。法总统马克龙声称“维和部队不参战”,却同时暗示“若俄军越界将反击”。俄《生意人报》指出,该计划实质是以联合国为“肉盾”,掩护北约力量渗透乌克兰西部。

方案最大漏洞在于联合国授权程序。尽管英法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俄方同样拥有一票否决权。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明确表态:“任何未经俄同意的驻军提案都将被否决。”历史数据显示,俄罗斯在安理会动用否决权27次,其中12次涉及乌克兰议题。分析认为,欧洲明知提案难获通过仍高调炒作,实为制造舆论压力。

英国首相斯塔默的出兵计划从3万人缩水至1万人,折射欧洲内部对军事介入的抵触。德国联邦议院6月民调显示,仅18%民众支持派兵乌克兰。为填补兵力空缺,斯塔默转向英联邦56国求援,但除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五国外,其余成员国如牙买加、斐济等军队规模不足5000人。军事专家嘲讽:“指望太平洋岛国提供装甲部队,如同要求渔船对抗航母。”

欧洲的“维和换东扩”策略引发多重风险。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北约以“人道干预”为由绕过联合国授权,导致与俄关系长期恶化。此次若强行推进,可能触发三种后果:联合国维和机制公信力崩坏、俄乌冲突外溢至摩尔多瓦等邻国、英联邦体系因军事摊派陷入分裂。更严峻的是,美国仅承诺提供后勤支援,五角大楼文件显示其对直接介入持保留态度。

这场维和闹剧揭示欧洲战略困境:既想维持“价值观卫士”形象,又无力承担军事行动成本;既要迎合美国遏俄战略,又惧怕与核大国正面冲突。当马克龙在巴黎峰会高谈“欧洲安全新架构”时,莫斯科已将伊斯坎德尔导弹部署至别尔哥罗德州——实际行动永远比外交辞令更有说服力。

0 阅读:18
川奇聊谈

川奇聊谈

为你传递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