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鱿鱼渔业简史:近海资源减少,从捕捞转型增殖放流和人工养殖

美食八鲜 2024-07-11 13:11:00

​中国鱿鱼渔业简史(1):从近海到远洋,从自捕到进口的全能冠军!

今天我们来谈谈中国近海的头足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国产乌贼、鱿鱼和章鱼!

本文的主要参考资料来自《中国近海重要经济头足类资源与渔业》一书,该书是上海海洋大学的中国鱿钓渔业之父王尧耕教授、中国现代鱿钓业领军学者陈新军教授,以及浙江海洋大学副院长钱卫国教授合著的力作,2013年科学出版社出版,是全面介绍国产头足类的权威著作,而且是最近出版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看看。

本书是中国近海头足类的专著

中国头足类品种占全球10%

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全球头足类品种总数在750-760种,其中中国头足类品种数量为79种,占全球的10.4%,从占比看并不是很多!但中国的79个头足类品种,分布在24个科和43个属,分别占全球头足类科数和属数的52.2%和29.3%。这么看来中国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头足类品种虽然不多,但在各个主要品类都有当家品种!

日本头足类资源比中国丰富

说到头足类的开发利用和消费历史,日本、中国、西班牙是三个不可避开的国家,西班牙主要消费章鱼这里不详细展开,简单说说中日的对比。

日本头足类的种类有100种,中国有79种,品种数量上中国稍逊于日本。在科数上中国24科、日本30科。其中浅海科数中日都是5科;深海科数中国19科,日本25科,日本明显高于中国。

日本国民也是非常喜食头足类的民族,日本料理中的各种章鱼,还有知名美食章鱼小丸子,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中国黄渤海出产的短蛸大量出口日韩,在日本市场深受欢迎。近些年福建的章鱼和鱿鱼加工产品,也大量出口日本:2022年中国水产出口冠军:福建是怎样练成的?

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是中日两国的地理位置和所处海域不同。相比近海中国主要处于大陆架,日本近海不仅处于大陆架,其东面和西南直接面向辽阔的太平洋,向东和向南不远就是大陆坡和太平洋深海,因此深海头足类种类比中国多,这也是正常的。

中国近海和日本近海的情况不同

中国近海分海区海洋捕捞产量

中国沿海分布着大大小小约30个渔场,主要包括:渤海渔场、黄海渔场、东海渔场、南海北部渔场、北部湾渔场和南海中南部渔场。这些渔场又分为沿海渔场和外海渔场,但不包括远洋渔场。

中国近海几乎全部都在大陆架上

中国的沿岸和近海渔场,几乎就在我们家门口,密密麻麻地分布在从南到北漫长的海岸线上和大大小小的的岛屿周边(包括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多达30个渔场(不包括台湾地区)。著名的舟山渔场,只是其中的一个而已。

中国近海渔场分布图

从分海区的海洋捕捞产量看:东海区产量最高(占比43.1%),南海区其次(占比27.5%),黄海区再次(占比23.0%),渤海区最低(占比6.4%)。

在这些海域中,东海渔场和南海渔场无论从渔业资源的品种,还是渔获物的产量上看,都是中国两个最大的渔场。

中国近海分海区捕捞产量(海桥营销整理)

在产量占比最高的东海渔场,又以舟山渔场的产量最高,舟山渔场也因此成为中国沿海所有渔场中最知名的渔场。东海渔场中,吕泗渔场、大沙渔场、舟外渔场、鱼山渔场、温台渔场、闽东渔场,也都是产量不错的渔场。

中国东海渔场分区图

在南海渔场中,台湾浅滩渔场、台湾南部渔场、粤西及海南东北部渔场、北部湾北部渔场、北部湾南部及海南西南渔场,也都是产量不错的渔场。

中国南海渔场分区图

中国头足类品种资源南多北少

再来看看中国近海头足类资源的分布:根据1997-2000《中国专属经济区海洋生物资源鱼栖息环境调查》结果,中国沿海头足类品种合计70种,南海区60种、东海区40种、黄渤海区7种,呈现出明显的南多北少的格局。

中国头足类地理种群分布

而不同海域的主要捕捞品种也不同:渤海渔场以金乌贼(也称真乌贼 Golden cuttlefish)、长蛸、短蛸捕捞为主;黄海渔场以捕捞日本枪乌贼(Japanese inshore squid)为主;东海渔场以捕捞剑尖枪乌贼(Swordtip squid)、太平洋褶柔鱼(Japanese flying squid)、真蛸(Common octopus)为主;曾经曼氏无针无针(也称日本无针乌贼Commion Chinese cuttlefish)是东海产量最大的乌贼(东海四大海产之一),但现在资源已经严重衰退;东海渔场次要捕捞品种包括台湾枪乌贼(也称中国枪乌贼Common Chinese squid)、曼氏无针无针、金乌贼、虎斑乌贼(Pharaoh cuttlefish)、神户乌贼(Kobi cuttelfish)、白斑乌贼(Broadclub cuttlefish)、拟目乌贼、莱氏拟乌贼等等。南海渔场的头足类品种虽然很多,但产量都不高(热带海域的共同特点),最主要的捕捞品种是鸢乌贼(俗称印度洋鸢乌贼,印度洋黑鱿);南海渔场次要捕捞品种包括台湾枪乌贼、杜氏枪乌贼(俗称南海红鱿鱼、印尼红鱿鱼)、安达曼腕乌贼、太平洋褶柔鱼、菱鳍乌贼等。

中国近海重要商业捕捞头足类分布图(海桥整理)

中国近海头足类俗名 很有地方特色

因为以上头足类在中国沿海捕捞和食用的历史悠久,沿海渔民给它们各自取了形象的俗名。也因为有些品种分布海域很广,从南到北各地的俗名也各不相同。下面表格是海桥营销和八鲜过海辛辛苦苦为大家整理的近海经济头足类名称和俗名表,为了查找方便,我们还附上了学名、异名和英文名。

中国常见头足类名称和俗名对照表(海桥营销整理)

下面举例说明:

1)我们通常说乌贼的时候,指的是东海主产的曼氏乌贼乌贼,也叫墨鱼、目鱼。知名的美味墨鱼蛋(乌鱼蛋)就是曼氏无针无针的雌性缠卵线的干制品。墨鱼干也被称为明府鲞,古代称宁波为明府,明府鲞就是宁波产(舟山产)的曼氏无针无针的干制品,也称螟蜅(ming fu)鲞,与明府鲞的发音完全一样。

2)台湾人习惯把鱿鱼统称为锁管。其中又因为品种不同,名称也不同:锁管(杜氏枪乌贼)、真锁管(台湾枪乌贼)、剑尖枪乌贼(真锁管、剑端锁管),不一而同。

3)在台湾地区,台湾枪乌贼(又称中国枪乌贼,台湾本地鱿鱼品种)与日本枪乌贼相区别,被称为中国鱿鱼、本港鱿鱼。

4)太平洋褶柔鱼被称为北鱿,鸢乌贼被称为南鱿,这是站在台湾人和福建人的角度看问题,因为太平洋褶柔鱼分布在台湾岛的东北部,鸢乌贼分布在台湾岛的西南部。台湾人也把太平洋褶柔鱼称为东洋鱿,把鸢乌贼称为南洋鱿。台湾地区因为历史原因,近代受日本文化影响较深,台湾的鱿钓是跟着日本发展起来的,后来中国大陆发展远洋鱿钓的时候,也经常与台湾企业和船队在同一个渔场作业。

5)山东人把短蛸称为短腿蛸,把长蛸称为长腿蛸,因为这两种蛸在黄渤海都有很大产量。

中国近海是全球头足类的主产地之一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近十年来中国近海的头足类年产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12-2017年基本维持在70万吨左右,2017-2022年基本维持在60万吨左右。看起来捕捞产量并没有减少多少,但实际情况可能没有那么乐观,因为沿海渔民普遍反映近些年鱿鱼墨鱼章鱼越来越少,很难形成鱼汛,市场上也越来越少看到国产的鱿鱼墨鱼和章鱼,鱿鱼进口量反而越来越多:中国鱿鱼渔业简史(1):从近海到远洋,从自捕到进口的全能冠军!

中国近海头足类捕捞总产量(海桥营销整理)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在沿海各省中,浙江、福建海南、山东是头足类产量较高的省份。浙江的捕捞产量基本稳定,福建和海南的捕捞产量在缓慢增加,山东的捕捞产在逐渐减少。

中国近海头足类分省捕捞产量(海桥营销整理)

具体到头足类各个品类的产量:1)福建和浙江的鱿鱼产量最高,山东的鱿鱼产量大幅度下滑,2)浙江和福建的乌贼产量最高,主要捕捞曼氏无针乌贼和虎斑乌贼等,3)山东和浙江的章鱼产量最高;山东主要捕捞短蛸和长蛸,浙江主要捕捞真蛸。

中国近海鱿鱼分省捕捞产量(海桥营销整理)

中国近海乌贼分省捕捞产量(海桥营销整理)

中国近海章鱼分省捕捞产量(海桥营销整理)

墨鱼和章鱼人工育苗增殖放流发展快

在头足类三大品类中,鱿鱼可以依靠远洋渔业捕捞回运和从国际市场直接进口,来避免国产鱿鱼产量不断下降的缺口,因此中国的近海鱿鱼人工渔民育苗和增殖放流发展缓慢。

而墨鱼和章鱼,中国无法依靠远洋渔业补充和从国外进口满足国内需求(中国远洋船队曾经在西非海域捕捞章鱼,但都直接出口到西班牙市场,那里价格更高),我们章鱼资源还要出口日韩市场,过度捕捞又进一步造成国内资源日趋枯竭,因此近些年墨鱼和章鱼的人工育苗和增殖放流发展非常迅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天然资源破坏后的种群修复,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因为放流后回捕的墨鱼和章鱼,国内市场供不应求,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渔民和当地政府都很有积极性去做这件事。

2021-2023山东增殖放流布局方案:金乌贼、曼氏无针乌贼、短蛸榜上有名!

金乌贼产卵场:2023年山东日照超额完成增殖放流任务!

当前,国内具有养殖开发潜力的头足类品种概括起来主要为“五贼三蛸”,即“五贼”为金乌贼、曼氏无针乌贼、虎斑乌贼、拟目乌贼和莱氏拟乌贼,“三蛸”为真蛸、长蛸和短蛸。其中乌贼类研究进展较好,已经构建了完善的理论体系,养殖模式正逐步完善,养殖规模正逐步扩大,自然资源得到有效的恢复。蛸类由于伏底阶段死亡率极高,目前是世界难题,且存在严重的自残习性,繁育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和完善,养殖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

0 阅读:0

美食八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