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文1859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如果你总是辗转反侧、半夜醒来、天没亮就清醒,那你可能该认识一下这颗被称为“天然安眠药”的小果子了。
长期睡不好,不仅影响白天状态,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抑郁等风险。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将睡眠障碍列为威胁公众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解决睡眠问题,很多人想到的是吃褪黑素、安眠药,但忽略了一个更天然、更安全的方式——饮食干预。
而在众多食物中,有一种被公认具有较强助眠潜力的水果,就是——猕猴桃。

猕猴桃不仅是高维C水果,更是一种天然的“助眠食物”。它之所以有助于睡眠,关键在于它含有多种与睡眠调节密切相关的营养成分。
第一,富含5-羟色胺(血清素前体)猕猴桃中含有色氨酸,是合成5-羟色胺的重要原料。5-羟色胺不仅参与情绪调节,更是褪黑素的前体,能够帮助提高入睡速度和睡眠质量。

第二,含有丰富抗氧化剂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类黄酮等抗氧化物质,这类成分被证明可以降低氧化应激,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有助于稳定睡眠节律。
第三,富含叶酸和镁元素研究发现,叶酸缺乏与失眠、焦虑密切相关,而镁有助于放松肌肉、缓解神经紧张,这两者在猕猴桃中都不缺。

一项由台湾台北医学大学进行的小型临床试验显示,成年人连续四周每天在睡前一小时吃两个猕猴桃,结果睡眠时间平均延长了13.4%,入睡时间缩短了35.4%,夜间醒来次数明显减少。
这项研究虽样本量不大,但在国际期刊《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发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研究者分析认为,猕猴桃的成分组合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抗氧化和调节生物节律三方面协同改善睡眠。

建议选择绿心猕猴桃或金果猕猴桃,每次吃1~2个,最佳时间为睡前1小时左右。
注意事项:
不要空腹吃。猕猴桃属于酸性水果,空腹时可能刺激胃黏膜,尤其是胃酸分泌旺盛者要注意。
不宜过量。每天吃1~2个足够,吃多反而可能引起腹泻或胃部不适。
糖尿病患者需控制量。虽然猕猴桃的血糖生成指数较低,但仍需计算总糖摄入。

虽然猕猴桃是助眠水果,但真正影响睡眠的,是一整套生活方式问题。
第一,作息混乱,昼夜节律紊乱。长期晚睡、熬夜、睡前玩手机,会干扰褪黑素分泌,影响入睡。
第二,焦虑情绪、心理压力过大。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会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抑制正常的睡眠周期。

第三,饮食结构不合理。摄入咖啡因、酒精、重油重糖晚餐,均可影响睡眠质量,哪怕吃了猕猴桃也无法抵消负面影响。
第四,缺乏运动。久坐不动会降低身体代谢水平,干扰神经系统稳定性,运动不足者更易失眠。

虽然本文重点是猕猴桃,但均衡饮食是基础。以下几种食物也被证实对睡眠有辅助作用:
温牛奶:富含色氨酸和钙,有助于合成褪黑素;
核桃:含有天然褪黑素和脂肪酸;
小米粥:碳水化合物可促进色氨酸进入大脑;
南瓜子:富含镁和锌,有助于神经放松;
香蕉:含有钾、镁和维生素B6,帮助肌肉放松。
但请注意,食物助眠是辅助,不是治疗。失眠严重者应及时就医,避免长期依赖食物或保健品延误诊治。

胃酸过多、胃溃疡患者。猕猴桃含有有机酸,可能加重胃部刺激。
肠胃功能弱、易腹泻人群。猕猴桃含纤维较多,脾胃虚弱者睡前不宜食用。
过敏体质人群。猕猴桃属于高致敏水果之一,口腔瘙痒、喉咙刺痛者应避免。

规律作息:每天固定时间起床和入睡,不管周末还是工作日。
睡前放松:听轻音乐、冥想、热水泡脚,有助于调节交感神经。
远离刺激:睡前2小时避免咖啡、茶、辛辣、酒精类食物。
减少屏幕时间:保持卧室无电子设备,避免蓝光干扰褪黑素分泌。

猕猴桃确实在助眠食物中表现亮眼,但它不是“万能药”,也不能替代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果你能做到饮食调整 + 规律作息 + 情绪管理,再加上一颗猕猴桃,安稳的睡眠,自然会找上门来。
资料来源:①.Lin HH, Tsai PS, Fang SC, Liu JF. Effect of kiwifruit consumption on sleep quality in adults with sleep problems. Asia Pac J Clin Nutr. 2011;20(2):169-174.②.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S].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2.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中国行动——合理膳食行动方案(2019—2030年)[S].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