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订单飙升1800%,AI算力、芯片双龙头,稳了!

冰彤解读官 2025-02-09 05:16:48

算力需求,被颠覆了?

最近,DeepSeek凭借超强的推理能力、超低的成本以及高效的训练方法,于一众大模型之中脱颖而出。

据统计,DeepSeek上线后仅18天,日活用户数量就达到了1500万人,其用户增长速度大约是ChatGPT的13倍。

这不仅反映了市场对于高效能、低成本产品的强烈需求,同时也暗示了主要依靠高算力的传统模式可能会面临挑战。

那么,我们不禁想问,算力需求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吗?

其实并不会。

尽管表面上看,DeepSeek似乎降低了单次模型训练所需的算力,但实际上它并没有减少整体算力的需求。

相反,随着成本降低,更多AI垂直应用场景被激发,整体算力需求反而会增加,预计2025年中国算力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

在此基础上,作为算力的载体,芯片的需求也有望迎来增长。要知道,对于芯片制造来说,光刻、刻蚀和薄膜沉积设备缺一不可,薄膜沉积设备的作用更是至关重要。

在芯片制造过程中,薄膜沉积设备主要用于不断添加材料层,形成导电或绝缘的薄膜,就像盖房子一层层砌墙一样。如果没有它,芯片就像一盘散沙。

目前,薄膜沉积设备国产化率低于20%,拓荆科技、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领跑国产品牌。

其中,拓荆科技凭借超高的订单增速,成功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合同负债,可以理解成双方签订合同时约好的定金,可以衡量公司的在手订单情况。换句话说,合同负债增长越快,意味着公司在手订单增加越快。

2020到2024年前三季度,拓荆科技合同负债从1.34亿增长到25.12亿,增速高达1800%。

能够实现如此高的订单增速,足以证明拓荆科技的实力。

那么,拓荆科技是怎么做到的?

第一,构筑技术壁垒

对于半导体企业来说,想要拿到订单,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技术要过硬。想要衡量拓荆科技的技术实力,我们要先对薄膜沉积设备有个简单的了解。

根据沉积原理不同,薄膜沉积设备分为CVD(化学气相沉积)设备、PVD(物理气相沉积)设备和ALD(原子层沉积)设备。

在薄膜沉积设备市场中,PECVD作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的一种,市场价值量最大,其占比高达33%。

在该领域,拓荆科技是国内唯一一家产业化应用的集成电路PECVD设备厂商,这就为其构筑了较高的技术壁垒。

当下,PECVD设备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24年上半年营收占比近90%。

为了保持技术优势,拓荆科技加强了研发投入。

2020到2023年,拓荆科技研发费用从1.23亿增长到5.76亿,研发投入明显增加。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率高达21.29%,超过了中芯国际、北方华创等行业龙头,足以看出拓荆科技坚持研发的决心。

第二,拓展产品线与绑定大客户

目前,拓荆科技核心设备从PECVD扩展至ALD、SACVD、HDPCVD等,并成功开发出混合键合设备等新产品,覆盖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先进封装等全场景需求。

公司通过产品的拓展,满足了更多客户需求,从而使得订单增加。

同时,拓荆科技通过绑定大客户,确保了订单的持续性。根据招股说明书,公司与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江存储等晶圆厂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2020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达到83.78%。

所以,拓展产品线与绑定大客户的策略,保障了拓荆科技订单的数量和稳定性。

那么,拓荆科技还能持续获得订单吗?

公司想要达到与之前相近的订单增速并不容易,但是持续获得订单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主要有两个驱动因素。

一个是消费电子回暖。

受益于AI的快速发展,消费电子行业触底回升。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为2.86亿台,同比增长5.6%。

随着消费电子行业的回暖,上游晶圆厂陆续扩产,薄膜沉积设备的需求量有望继续增加,预计2025年全球薄膜沉积设备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40亿美元,与2020年相比基本实现翻倍,市场需求强劲。

拓荆科技是国内PECVD设备龙头,并且深度绑定了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江存储等晶圆厂,有望受益于行业发展实现订单增长。

一个是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

目前,ASML、AMAT等海外企业,占据了我国半导体设备行业较大的市场份额。半导体设备整体国产化率仍较低,薄膜沉积设备也是一样。

2020到2023年,薄膜沉积设备国产化率从8%提高到16%,未来提升空间仍较大。

与海外企业相比,拓荆科技等国内企业服务方式更为灵活,产品性价比更高,具有一定的本土优势。在国产替代的浪潮中,公司有望吸引更多的客户,实现订单的增长。

不过,拓荆科技的订单并没有完全体现在业绩上。2024年前三季度,拓荆科技实现营收22.78亿,同比增长33.79%,而净利润同比增长仅为0.1%,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现象。

这一现象出现的核心原因,是公司盈利能力的下滑。2023年前三季度到2024年前三季度,拓荆科技毛利率从50.35%下降到43.59%,净利率从15.83%下降到11.41%。

那么,拓荆科技盈利能力下滑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方面,新产品验证成本增加。

2024年,公司推出了PF-300M、PF-300T Plus等新一代高端PECVD设备,在前期客户验证阶段需承担较高的材料、安装等成本,从而使得整体成本增加。

另一方面,期间费用率上升。

2023年前三季度到2024年前三季度,拓荆科技期间费用率从38.36%提高到40.13%。

其中,公司销售费用率变化较大,从2023年前三季度的10.72%提高到2024年前三季度的11.75%,对净利率造成侵蚀。

不过,也不用太担心,随着新产品验证通过以及费用管控能力的增强,公司的业绩和盈利能力都有望回归正常水平。

最后,总结一下。

拓荆科技具备产品、技术等优势,且在手订单充沛。受益于消费电子回暖和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公司有望迎来订单的继续增长。

关注小象说财,立即领取最有价值的《成长20:2025年最具有成长潜力的20家公司》投资报告!

0 阅读:19
冰彤解读官

冰彤解读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