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的回目名是“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宝玉任性胡闹的人生,再一次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而且,作者给我们展示了宝玉胆小懦弱的一面。
我说过,红楼是《易经》的小说版,这一章回又是一个例证。
从秦可卿的葬礼开始,我们看到王公贵族与贾府交往,尤其是北静王主动要求结交宝玉,还以为贾府与所有的王公贵族都有着非常良好的人际关系。
然而,《易经》告诉我们,阴阳是并存的,有阳就一定有阴,有好就一定有坏。
这不,阴的一面就出现了,而且是在元春封妃贾府升咖之后。
忠顺亲王,明显比东西南北四大郡王级别要高得多。
我们本以为贾府已经足够显赫了,然而,一山更比一山高,亲王府的一个长史官,就可以在贾府颐指气使,贾政只有点头哈腰的份。
上一回中,宝玉因为湘云劝他学一学“应酬世务”,他就生气翻脸。
行,你可以不学,那你倒拿出骨气来应对啊。
没错,他是应对了,但毫无骨气,被长史官一吓,迅速将至交好友出卖以自保:
宝玉听了这话,不觉轰去魂魄,目瞪口呆,心下自思:“这话他如何得知!他既连这样机密事都知道了,大约别的瞒他不过,不如打发他去了,免的再说出别的事来。
这蒋玉菡也真是识人不明,《增广贤文》告诉我们: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你说你结交宝玉这样的纨绔朋友,场面上过得去就行了,怎么能将最重要的秘密也和盘托出呢?

当然,如果不是忠顺王府来要人,我们也不会知道,这么短的时间内,宝玉和蒋玉菡的关系发展如此迅速。可见宝玉经常外出,并不是每天都在内帷厮混。
人家蒋玉菡将秘密告知宝玉,可见是把宝玉当成了可信赖的朋友。
谁知宝玉并不值得信赖,这长史官只是说出交换汗巾子的事,宝玉就吓得把朋友出卖了,理由竟是“免的再说出别的事来”。
“再说出别的事来”有什么影响呢?不过是挨贾政一顿打。
可见宝玉真是个胆小懦弱而又自私的人,关键时刻只想着自保,就和金钏被打自己独自溜走如出一辙。
一直以来,贾政以为宝玉只是不爱上学有些顽劣,却没想到他已经发展到如此恶劣的地步。
蒋玉菡是伶人,与伶人交往是标准的纨绔行为,所以贾政“气得目瞪口歪”,实在想不到还未成年的儿子能干出这样的事来。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好巧不巧,送客回来的贾政,撞见了乱跑的贾环。
有时候想想贾政也很可怜,三个儿子,一个令他骄傲的偏偏早逝了,余下两个都不省心,竟然在同一天先后被他撞见毫无世家公子的风度。
要知道,贾府是诗礼之家,一言一行都是有规矩的。贾政自己就极为重视规矩。谁知两个儿子都如此没规矩,当然要当面训斥。
贾环比宝玉幸运,没啥大的把柄让父亲抓到,反而顺势告了宝玉一状。
带着有争眼镜读书的读者,对贾环的行为深恶痛绝,却选择性无视宝玉出卖蒋玉菡的行为。
放在一起来看,二者有何区别呢?都是为自保而出卖他人,何况宝玉与贾环虽是兄弟却无情义。
比较起来,宝玉更无义。

宝玉“游荡优伶”已经把贾政“气得目瞪口歪”,没想到还干出了“淫辱母婢”这么恶劣的事来。对于为人端方、谨守儒家礼仪的贾政来说,实在难以容忍,没被当场气死,只能说是他身体好,血压不高心脏没坏。
我们应该记得,秦钟与智能儿有染,就把父亲秦业气死了。
有读者又在这里开始怪罪赵姨娘,因为贾环说得很明白,是赵姨娘告诉他的,“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
有上帝视角的读者知道事情的真相并非如此,于是认为赵姨娘是在造谣。
这实在是冤枉了赵姨娘。
为什么呢?读者有上帝视角,赵姨娘并没有。当时在场的只在王夫人、宝玉和金钏。外人只看到王夫人生气,金钏挨了打还被撵,宝玉逃走。然后没两天,金钏就自尽了。
以赵姨娘的有限见识,又没人告诉她到底发生了什么,她能想象到的,当然只有一个答案:宝玉强奸未遂,恼羞成怒,王夫人为护犊子处罚了金钏,金钏一气之下舍了性命。
这就是以己度人,见识限制了想象,只能把人往坏处想。

她实在想不到,金钏是因为她儿子贾环而死。而王夫人的盛怒,恰恰是因为维护她儿子。
真是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王夫人维护了赵姨娘的儿子,自己的儿子却因赵姨娘差点丢了命。
当然,贾政也不会去查明真相,何况正他在气头上。
经常有人说,晴雯被撵太冤枉了,王夫人听信谗言,也不去调查就处罚了她。
看看宝玉吧,他还是贾母的心肝宝玉,是贾府的正经主子,贾政想处罚他,不也没有先调查吗?
咱们做事不能双标,读书同样不能双标。连宝玉都受了这么大的冤枉差点被打死,晴雯又算得了什么?
回到贾政的盛怒,因为男女有别,贾政此时是在正厅里,专门接待男客人的地方,是女眷止步之地。
宝玉知道要挨打,此时身边一个能保护他的人都没有。想要逃过这顿打,只有找人去给贾母送信。
作者神来之笔,让一个老得听不清的婆子出现在宝玉面前。宝玉就像抓到了救命稻草,要婆子去报信。
婆子的思维全在金钏之事上,于是出现了一段极为搞笑的对话。
但越是搞笑,宝玉越着急。于是我们又看到了宝玉的另一面:一向自负的他,其实超级无能,一切的自负,都来自背后有人撑腰。
接下来,宝玉就像待宰的羔羊,被众小厮按在凳子上,用大板打了十几下。
此时的贾政气到了极点,觉得小厮们打得太轻了,自己拿过板子,狠命打了三四十下。嘴上喊着“着实打死”,手上也确实是朝“打死”使劲的。

门客们上来劝,贾政一点都不给面子,反而说:
“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弒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
可见贾政非常清楚大家对宝玉的奉承和庇护,从心里也讨厌这种做法。
但他这个父亲做得实在太失败了,就像他做官一样,太懒了,并没有用心对待自己的岗位职责。
你说你知道儿子被大家捧着哄着,那你平时就多花点心思教育和引导啊,不要到出了事就只想着用暴力解决。而且还把责任推给别人,意思是都是你们这些人惯的。
门客们身份尴尬,不能再劝,但也不能看着宝玉真被打死,只好差人去给王夫人送信。
没想到,贾政见王夫人来了,反而打得更凶了,感觉是希望王夫人没有机会救下宝玉。
接下来,我们看到了一段非常有意思的对话。
这段对话我细致分析过,从中可以看出,一向孝顺的贾政,其实内心对贾母是有怨气的,怨她对宝玉太过溺爱:
“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我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
“倒休提这话”,指的是王夫人提到,如果宝玉被打出个好歹来,贾母会受不了急出病来。
贾政话里的意思,丝毫不考虑贾母的感受,提都不要提,提了也没用。
没办法,王夫人只好说到自己:我也年纪大了,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养儿防老的意思)。现在,你要把我唯一的儿子打死,相当于绝了我的后路,不如先拿根绳子把我勒死。
谁能想到,这话竟然凑效了,贾政无奈地放下了板子,“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
宝玉但凡还懂一点事,但凡还有点仁慈心,见到年过半百的父母为自己的胡闹哭成这样,也该有所改变。
真是一对可怜的夫妻,儿子被祖母宠得不像样,如今看来,差不多是废了。
不过,从这一段可以看出,贾政是非常在乎王夫人的,至少相比母亲,他更在乎妻子。
可见他平时的孝,都是出于礼制,是表面功夫。从感情层面来看,他对王夫人才是爱。
直到这个时候,贾母才姗姗来迟。
这当然又是作者的有意为之。打完了贾母才来,而且如果等她来了再阻止贾政,只怕宝玉早没气了。

作者这是表明,在关键时刻,贾母根本护不住宝玉。她只能给予宝玉充分的享乐,却无法在宝玉急难之时予以庇护。
也就是说,她只会锦上添花,做不到雪中送炭。
这也为后来宝玉在家败之后流离失所埋下了伏笔:贾母用一辈子积累的人脉,无一人出手帮助落难的宝贝孙子。
可见,贾母所积累的人脉,无一个真心之人,都是场面上的礼尚往来,还不如王夫人从娘家带来的人脉关系刘姥姥靠谱。
“假作真时真亦假”,这一章回,作者又让我们看到很多真相:宝玉的自私懦弱以及无能,贾政对贾母的假孝以及内心的怨气,还有贾政对王夫人的爱。
贾母当家,表面上一片和谐,实际上全是形式。如果让贾政王夫人成为实际的当家人,这个家才会真的像一个家,充满爱的家。
胡梦茵
人人都出去吃酒,结果宝玉好容易赴个薛蟠的生日宴就三两个人,就惹上了王爷之间争权的官司,偏生贾宝玉又是个痴人面对忠顺长使言明厉害还不知道还妄想隐瞒,贾政被逼的没办法不得不打一顿给忠顺一系表态,这样的人就养在家里花天酒地不好吗?还上赶着让其出去交际,是想送宝玉去死吗?而宝玉撵史湘云那里,是食史湘云被薛宝钗洗脑了不知死活居然去劝宝玉多交结贾雨村,真是不知死活。贾琏这种长于外务打点的,都在认了贾雨村一二年间被坑的背了不知道多少黑锅,最后落得个贾赦劈头盖脸一顿毒打,连平儿都抱怨外面的尔虞我诈贾琏玩不转了,薛宝钗袭人还有史湘云内宅女子连出门都少,居然异想天开怂恿宝玉去结交,这是恨不得宝玉去送菜是吧。书都看不懂别来惹人笑掉大牙。
胡梦茵
就这翻破口大骂贾政还没玩,贾母可不是傻白甜,以为几句话就真的能堵上忠顺的嘴,既然是忠顺借宝玉威胁贾家,那么贾母也就借宝玉正式表态。她先是把个宝玉明晃晃的犯小人硬说成流年不利,表示贾家自己吞了这枚苦果自认倒霉,然后再借口宝玉被打,把宝玉关在二门内,说宝玉祭了星不见外人,让过了八月才许出二门,绝了小人的陷害,背后肯定一番运作让贾政这个拎不清的被外放去当学政,测底离开北京与忠顺争权的政治战场——京城。可以说贾母这次危机公关妙至毫巅,她发话让宝玉过了八月才许出二门,然贾政果真点了学差,择于八月二十起身离京。李纨等说凤姐长着鬼精灵勉强够着贾母管家的后脚跟儿真不是奉承话,贾母这智商这格局这手段,可惜只是个寡妇,不然才真是裙钗一二可齐家。
胡梦茵
而且看宝玉被打以后,也该明白贾政打宝玉就是一场政治作秀,示弱给忠顺的探子看得。最明显就是宝玉被打得描写的很厉害,好像要去了半条命,结果王夫人贾母j哭天抢地一场后全体沉默,谁都不提给宝玉请个太医看看伤,只有薛商女智商欠费上赶着拿一丸棒疮药来刷存在感。自己去看看贾母是如何运作这次宝玉惹的危机的,贾母的危机公关简直绝了。从她阻止贾政打宝玉开口第一句话,这老太太就在紧急危机公关了。开口是冲着贾政说的让他先逼死了自己,然后又说可怜自己没养了个好儿子,不听自己的话。对应就是说贾政一时糊涂攀附北静郡王一系,贾家还是贾母掌舵没有不臣之心。然后就抬出贾代善来搏同情,同时也是向忠顺一系表态我们贾家还是太上皇心里的人,还没完凉呢!之后的话就是说要去带着宝玉回南京去,明摆着示弱也是变相表示贾家不会因为贾政一时糊涂就易了心思,忠顺如此威胁贾家贾家也只有避祸回老家去。可以说贾母借着骂贾政打宝玉,其实句句都是在表态贾家不会因着贾政一时糊涂就有别的心思。这番唱念做打有示弱也有示威,柔中带刚,段位不要太高。
胡梦茵
能要点脸不,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贾宝玉被棋官算计了,只有小编还在糊涂着呢!麻烦去看看贾宝玉怎么认识棋官的吧,先是他在秦可卿葬礼上面由贾政引荐认识了北静,北静让他多到府上走动。然后发生了什么事,就是宝玉赴薛蟠的生日宴,还是被薛蟠借口贾政要见宝玉哄出去的,在宴席上遇见了脸上带伤的冯紫英,大家关心问冯紫英为何带伤,冯紫英卖关子说什么大不幸之大幸,故意卖关子不说,而且这个不幸还是发生在前日铁网山上打围,可以说宝玉认识棋官完全就是被人算计的死死的。之后冯紫英另外设宴请贾宝玉,请了薛蟠作陪,另外还有云儿和蒋玉菡。并且这里注意,在宝玉被打后薛蟠曾说过,自己与蒋玉菡在外面见了很多次了,蒋厌恶薛蟠理都不理他,却在冯紫英设宴只请了两个人的时候赴宴了,这时候蒋玉菡可不认识贾宝玉,但是这场宴席怎么看都是故意给宝玉设的局,宝玉稀里糊涂就入了縠,莫名其妙就和蒋玉菡一见倾心起来。之后问题就来了,忠顺亲王长使上门问罪,贾政什么表现,他都顶不住,宝玉还想要为蒋玉菡隐瞒,结果呢!真是不知死活,忠顺长使言明利弊,蒋玉菡就是游走于北静忠顺身边的间谍,搞不好冯紫英都是因为出卖荣府来打成了不幸之中的大幸叛变了,不然忠顺为何不去问罪他
胡梦茵
从四月二十六芒种前后宝玉赴宴薛蟠生日宴会,到五月初五左右赴宴冯紫英宴会结识了蒋玉菡,不出月就发生了宝玉被打事件,直到当年八月二十贾政外放,前前后后四个月的时间,贾母先是在五月初三清虚观用一句和尚说的绝了元春王夫人一系的痴心妄想,接着运作了贾政外放避祸,别看这老太太整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荣国府“骄奢淫逸”,人家能力本事当得起贾家老封君,连隔壁贾珍都能借着宝玉的名头拉进内宅骂一顿。[得瑟][得瑟][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