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读者说,乡镇公务员很苦。
没有一官半职,谁都看不起,包括自己。
这话说得有些绝对了,但却能反映问题。
在乡镇,一个没有领导职务的科员,很多村干部可能会“不感冒”的,以至于很多电话或是信息联系时,开头总类似“根据某某领导安排”,才会有人把你当一回事。
其实,本来就是工作关系,没有什么看得起或是看得起之分的,不必过分敏感了。
然而,这些人话语背后能体现出乡镇公务员在晋升和发展方面确实面临诸多挑战。
如果能改变现状,那么可以称之为逆袭。
有人说,我工作能力突出,在乡村振兴和招商引资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那么你可以优先得到提拔,这是表现在速度方面。
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渠道,但需要资源,而一个乡镇公务员会有多大力量可撬动?
有人说,通过多岗位的锻炼去得到增值。
比如,在乡镇的党政办、党建办、经济办等部门,没错,但这最多是解决副科职。
还有人说,我长得帅生得美,而且“情商“官商”豆在线,找个处级领导做亲戚不难,或者说我家里本来就是这个资源哩。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这不得恭喜你,喜逢爱情事业双得意。
不过,这个话题,我们以前谈论过,代际资源的转化是有损耗及存在不可控因素。
再结合到县域,你想攀高枝,别人也有自己的高枝,最后成功的例子并不多,而且两人情投意合还好说,否则这事会是自己一辈子的软肋,比如祁同伟与梁璐老师。
祁同伟当时上当了接盘侠,也是他的痛。
也有人说,我不求职务,就求一个平平淡淡,通过提升学历来提升自己,作为爱好是可以,但是在职学历只是补短板而已。
还有说,我的目标就是进县城,比如通过考证,比如法考A证持有者转任司法所成功率87%,注册会计师或者建造师等证书在项目监管岗位竞争中拥有相对优势。
只能说乡镇公务员进城根本不能算逆袭。
还是在基层,没有改变他人的看法。
事实上,聪明的老实人,在乡镇会重点规划一件事情,那就是拼命备考遴选考试。
它确实是可以上台面的唯一逆袭之路,是一条逆天改命的黄金通道,至少以省级遴选作为目标,当然中央层面的更具回报。
不要看它录取率低得可怜,近年录取率仅5%-8%,但它不需要你去喝酒,不需要你去看他人的眼色,不需要你谨小慎微生怕得罪了某些领导,它有的是绝对的公平。
即便是拼了老命,最后在市级遴选成功,对乡镇公务员来说也是逆袭成功的典范。
也许你不信,遴选若是没了年龄限制,就同古代科举一样 ,你不一定考得过老同志,他们没了退路,遴选就像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