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新股点评:海博思创(688411)、亚联机械(001395)

熊慢慢超 2025-02-09 11:34:39
新股春节前停发了,按照会里之前的发声,春节后的新股发行会限制超募、募资用于偿还负债、补充流动性等考量(监管层各方利益的再平衡)。如果以上事项落实下来,未来的新股将更有看头,二级市场的玩法也会有些变化。 一段话点评: 海博思创(688411) 电化学(即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上市前规模迅速做大,毛利从30%以上降到20%以内,24年营收和净利增速下滑(同比增20%、10%左右)。21、22年同行业国内第一,23年被中车株洲所超越(系统集成不缺技术,更看背景)。储能目前主要面向大型电力公司,客户集中度高、公司负债率高(垫资)、账期长、现金流较差,现有技术路径下,公司的增速决定股价弹性不高。PE20合理(除非AI概念像15年的互联网+,那就没谱了)!一般关注! 亚联机械(001395) 人造板生产装备供应商。细分领域国内企业第一,行业规模较小,最近几年营收和净利较稳定(缺乏成长性),但是存货却一直在增加,募资还在扩产线(募资缩水的原因之一吧),与房地产周期相关性较高。不关注! 海博思创(688411)分析报告 一、公司概况 海博思创(股票代码:688411.SH)成立于 2011 年,总部位于北京,是国内领先的电化学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提供商。公司专注于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覆盖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等全场景应用,提供液冷储能系统、光储一体机等核心产品,并参与多项行业标准制定。2025 年 1 月 27 日,海博思创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国内首家以储能系统集成为主业的上市公司,首日股价涨幅超 200%,市值达 115 亿元。 二、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一)储能行业高速增长 全球储能市场正经历爆发式发展。2023 年全球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达 91.3GW,同比增长超 100%,其中锂离子电池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新型储能新增投运规模 2024 年上半年达 13.67GW/33.41GWh,同比增长 71%,预计 2027 年累计装机将达 97GW-138GW,复合增长率 49.3%-60.3%。政策层面,“双碳” 目标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储能成为能源转型的核心支撑,市场需求持续扩大。 (二)竞争格局与海博思创的定位 海博思创在储能系统集成领域占据领先地位。2023 年,其全球新增储能装机量排名前三(功率规模第二、能量规模第三),国内市场累计装机量第一,全球第四。公司下游客户包括华能集团、国家电投、国家电网等大型央企,并拓展北美、欧洲等海外市场。 三、财务表现与增长动力 (一)营收与利润高速增长 2021-2023 年,公司营收从 8.38 亿元跃升至 69.82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188.67%;归母净利润从 0.11 亿元增至 5.78 亿元,增速显著。2024 年前三季度营收 52 亿元(+20.4%),净利润 3.13 亿元(+77.36%),但全年净利润增速预计放缓至 6.25%-11.84%,主要因行业竞争加剧及毛利率承压。 (二)毛利率与现金流风险 2021-2024 年上半年,储能业务毛利率从 24.8% 降至 19%,反映行业价格竞争激烈。同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 15.2 亿元,主要因大客户回款周期长,但四季度回款有望改善。 四、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形成储能全生命周期闭环技术体系,涵盖电芯参数提取、系统集成、智能运维等环节,拥有 138 项专利及 154 项软件著作权。2023 年研发投入 1.79 亿元,同比增长 89.7%,推动液冷储能系统等创新产品落地。 (二)全产业链整合能力 作为系统集成商,海博思创与上游电芯供应商(如亿纬动力)建立战略合作,2025-2027 年计划采购 50GWh 电芯,保障供应链稳定。同时,下游绑定头部能源企业,项目经验覆盖超 300 个储能场景,累计装机超 20GWh。 (三)全球化布局 海外业务成为新增长点,已与 Fluence、施耐德电气等国际企业合作,并在北美、欧洲等地设立团队,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五、风险与挑战 (一)行业竞争与毛利率压力 储能行业参与者增多,电芯价格波动及下游压价导致毛利率持续下滑。2024 年预计毛利率进一步收窄至 19% 左右。 (二)客户集中与现金流风险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 70%,回款周期长导致现金流紧张。2024 年上半年资产负债率达 6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三)技术迭代与供应链依赖 若上游电芯厂商切入集成领域,可能挤压公司市场空间。此外,公司依赖单一供应商(如亿纬动力)的采购风险需长期关注。 六、未来展望与战略规划 (一)募投项目扩产增效 本次 IPO 募资 7.8 亿元,重点投向年产 2GWh 储能系统生产建设(3 亿元)、研发及数字化升级,预计 2025 年产能释放后,年营收有望突破 87 亿元。 (二)海外市场与技术创新 加大欧美等高毛利市场拓展,开发高压液冷储能等差异化产品,提升海外收入占比。同时,深化 AI 与大数据在储能运维中的应用,优化系统效率。 (三)政策与市场红利 “十四五” 新型储能发展规划及电力现货市场完善,将为公司带来增量需求。预计 2025 年后,储能商业模式成熟,公司有望受益于市场化交易机制。 亚联机械(001395)分析报告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1. 主营业务与核心产品 亚联机械自 2005 年成立以来,便专注于人造板生产装备整体解决方案领域,在行业内持续深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深厚的技术底蕴。其核心产品连续平压生产线设备,凭借先进的技术和稳定的性能,成为人造板生产的关键设备;钢带产品则以高品质、长寿命等特点,为生产线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改造服务更是能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对现有设备进行优化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这些核心产品广泛应用于纤维板、刨花板等新型材料板材生产领域,满足了下游企业多样化的生产需求。公司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打破了欧洲厂商在该领域长期的垄断局面,使得国产人造板生产装备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产品成功出口至韩国、印度等多个国际市场,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2. 市场地位与技术优势 在市场占有率方面,亚联机械成绩斐然。截至 2023 年底,公司在连续平压纤维板生产线领域的市占率达到 36.84%,位居行业第二,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而在 2017 - 2023 年新增生产线市占率方面,更是高达 48.08%,稳居行业第一,这充分说明公司在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牢牢把握了市场机遇,不断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 技术优势是亚联机械立足市场的关键。公司拥有 46 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就有 15 项,这些专利技术涵盖了设备制造、生产工艺等多个关键环节,为公司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公司积极承担多项国家级研发项目,凭借在项目中的出色表现,荣获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公司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权威性和品牌知名度。 3. 行业前景 我国人造板行业近年来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2024 年上半年总产能已达 3.06 亿立方米,这反映出市场对人造板的巨大需求以及行业的蓬勃发展活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连续平压技术以其高效的生产效率和较低的生产成本,逐渐成为人造板生产的主流工艺。亚联机械作为人造板生产装备的龙头企业,凭借其在连续平压生产线设备等方面的领先技术和丰富经验,将充分受益于行业升级的需求。随着市场对人造板品质和生产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亚联机械有望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实现业绩的稳步增长。 二、财务表现与经营分析 1. 收入与利润增长 2024 年 1 - 9 月,亚联机械实现营收 6.18 亿元,同比增长 43.77%,归母净利润 1.26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92.52%,这一增长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出公司强劲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态势。从全年预测来看,预计 2024 全年营收 8.66 亿元,同比增长 33.85%,净利润 1.41 亿元,同比增长 36.63%,如果这一预测得以实现,将再次证明公司在市场拓展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卓越能力。 回顾 2021 - 2023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5.22 亿、4.80 亿、6.47 亿元,净利润 0.84 亿、0.87 亿、1.03 亿元,营收和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保持在 11% - 18% 之间,尽管期间受到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但整体仍保持着稳健的增长趋势,这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盈利能力与风险点 2021 - 2023 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 32.31%、32.33%、29.13%,2023 年毛利率同比下降 9.9%,这一变化需要引起关注。原材料成本的波动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都可能对公司的毛利率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而公司无法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或产品提价来应对,将可能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在资产周转效率方面,公司存货周转率为 0.76 次,显著低于行业均值 2.43 次,这表明公司存货管理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存货积压可能会占用大量资金,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资产负债率为 67.18%,高于行业均值 41.57%,显示出公司面临着较大的资金链压力,较高的负债水平可能会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特别是在市场环境不稳定或利率上升的情况下。 3. 订单与资产规模 截至 2025 年 1 月,公司在手重大订单金额高达 22.82 亿元,这一庞大的订单量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大量的在手订单意味着公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也反映出市场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高度认可。 从资产规模来看,公司资产总额从 2021 年的 10.17 亿元稳步增至 2024 年上半年的 17.59 亿元,规模持续扩张。资产规模的扩大不仅增强了公司的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也为公司进一步的业务拓展和技术研发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公司可以利用更多的资源进行设备更新、人才引进和市场开拓,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三、募投项目与发展战略 1. 募资用途 公司拟投资 3.4 亿元建设人造板生产线设备综合制造基地,这一项目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目前公司产能面临瓶颈,限制了业务的进一步扩张,而该制造基地建成后,预计年产能可达 8 台套铺装设备及 188 吨钢带,将有效解决产能不足的问题,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提高公司的市场供应能力和市场份额。 研发中心项目同样至关重要,公司将聚焦自动化、数字化技术研发。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通过加大在这方面的研发投入,公司能够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 2. 长期战略 在主业深耕方面,公司将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巩固在高端装备市场的地位。同时,积极拓展复合材料生产线等新领域,随着市场对复合材料需求的不断增加,这将为公司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线,提升公司在人造板生产装备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国际化布局也是公司的重要战略方向。公司将加速海外市场开拓,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逐步提升在全球市场的份额。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建立海外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中心等措施,更好地满足国际客户的需求,提升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公司的全球化发展目标。 四、风险提示 1. 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人造板生产装备行业的发展,市场集中度逐渐提升,这可能导致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竞争对手可能会通过价格战等手段争夺市场份额,亚联机械如果不能有效应对,可能会面临产品价格下降、利润空间被压缩的风险,进而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 2. 大客户依赖 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高达 73.42%,客户集中度过高。一旦主要客户的经营状况发生变化,或者减少对公司产品的采购量,将对公司的营收和利润产生重大影响,潜藏着较大的经营风险。公司需要积极拓展客户群体,降低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以增强经营的稳定性。 3. 股价波动风险 公司上市次日(2025 年 2 月 5 日)股价大跌 16.16%,这一现象反映出新股市场情绪波动剧烈。股价的大幅波动不仅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也可能给公司的形象和再融资等活动带来不利影响。投资者需要充分认识到股价波动的风险,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4. 政策与汇率风险 环保政策的变动可能会对人造板行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业务。如果环保标准提高,公司可能需要增加环保投入,调整生产工艺,这将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此外,公司产品出口业务面临汇率波动风险,汇率的不稳定可能会导致公司在国际贸易中的汇兑损失,影响公司的利润水平。 风险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0 阅读:3
熊慢慢超

熊慢慢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