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足癣(脚气)治验

缪老说知识 2024-06-11 08:45:12

『一个有使命的头条号』

1.姜建德等诊治经验

姜氏等认为足癣为脾胃二经湿热下注,或久居潮湿之地及在水中工作,水浆浸渍感染湿毒所致。

运用荆芥、防风、红花、五加皮、地骨皮、大枫子、白矾各12g,皂角15g,上药加米醋1000ml,浸泡24小时,然后用药液浸泡患足,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1剂可连续使用5天;浸泡前后均用清水洗净患足。水疱型加大黄、藿香各10g;糜烂型应先将乌贼骨粉细研末,均匀扑在糜烂面上,待干燥后再给以浸泡。姜氏等利用此法共治疗了100多例足癣,均使症状很快消失。

附病例一则:张某,女38岁,1989年7月5日初诊。患足癣20余年,每年春夏秋三季加重,瘙痒难忍,搔之皮破、糜烂流水,经多法治疗屡不收效,采用本法治疗,1剂症状大减,3剂获痊愈。当年未复发,1990年春天又出现足趾缝间皮肤瘙痒,运用本法外洗,1剂治愈,未再复发。

2.曹立言等诊治经验

曹氏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体内湿热停滞兼感外邪有关,治疗多用除湿解热杀虫为主。并应用具有杀虫止痒、消肿收敛作用的足癣净方外用治疗足癣,取得较好的效果。

足癣净组成:荆芥、防风、地骨皮、草红花、大风子、五味子各6g、皂角刺、苦参各12g,白矾18g,加食醋2000ml,浸泡24h。滤取药液置盆中,药液浸过足背为宜,每次浸泡15min,每日2次,1剂药连用10次。2剂为1疗程。继发感染者慎用,消失后可用。

附病例一则:所治刘某,男、40岁,教师。1992年7月5日诊。患双足癣10余年,曾以多种方法治疗,虽然有所缓解,但效果均不理想。诊见双脚肿胀痒痛,趾间糜烂有渗出液,不能穿鞋走路。用足癣净泡洗1剂后肿、痒、痛完全消失,无渗出。随访2年未复发。

曹氏认为足癣净方中食醋消肿、杀虫、活血祛瘀(《本经疏证》云:醋味酸温无毒、主消肿痛、散水气、杀邪毒);荆芥、防风、地骨皮清热、止痒、凉血;苦参、五味子除湿、杀虫、消肿;大风子、白矾、皂角刺祛风、杀虫、收敛。诸药合用,共奏杀虫止痒、消肿收敛之效。从300例足癣临床观察表明,足癣净治疗足癣疗效可靠,效果显著并且治法简便,患者多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马吉华等诊治经验

马氏采用中药煎剂浸洗法治疗足癣。治疗方法是中药煎洗剂由荆芥、防风、土槿皮、地骨皮、大枫子、猪牙皂、丁香、白鲜皮、明矾各20g组成。每剂煎熬取汁约300ml。每2天1剂(天热时需每日1剂),每日浸泡2次,每次20~30min。3剂6天为1疗程。血白细胞超过正常者,均合并使用了抗菌药物治疗。

典型病例:范某,男,46岁,1992年5月6日就诊。患者两足趾间瘙痒,糜烂已1年余。使用“一搽灵”数次,每次脱皮后证情缓解,但数日后便复发。此次就诊时,两足除趾间浸渍糜烂外,伴红肿疼痛,两侧腹股沟淋巴结均肿大。血白细胞12.6×109/L。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敏感。使用上方浸泡双足的同时,每天青霉素400万单位静脉滴注,5天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后感染控制,红肿、疼痛消失,皮损平复。随访1个月未见复发。

马氏根据《外科正宗》:“脚丫作痒,乃三阳风湿下注,凝结不散、故先作痒而后湿烂。”本方主要采用祛风除湿之药。以荆芥、防风、大枫子祛风除湿,白鲜皮、地骨皮、猪牙皂、明矾清热祛风、燥湿化痰,土槿皮、丁香杀虫止痒。诸品合用,共奏祛风燥湿、清热杀虫之效。

4.张俊明诊治经验

张氏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是湿热下注,趾缝间长期被湿浸渍、络脉瘀滞,局部组织水肿缺血缺氧,日久不能改善、热胜湿浊浸淫,肌腐风虫自生,出现趾缝间糜烂、瘙痒、渗液、腥臭、流脓等症状。采用自拟苦参白鲜皮汤治疗175例,获效满意。

方药组成:苦参18g,白鲜皮15g,藿香10g,苍术10g,红花 6g,当归 10g,半边莲 15g,蛇床子 15g,木香6g,白矾6g,芫花6g。干脚气者白矾、芫花减半量,加陈醋150ml;手癣者加蛇蜕10g。上述1剂中药加水1500ml,浸泡30~45分钟,用武火煮沸30分钟,倒入盆内或在药锅内先熏患处,等温度适宜时将患足浸泡在药液中洗。每次约30分钟。第2次熏洗时不需加水煮沸,加温45℃左右即可。每日早晚各1次,每剂中药熏洗4天,8天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 95.1%。张氏认为方中用苦参、白鲜皮、蛇床子、半边莲清热解毒、除湿祛风、杀虫止痒;藿香、苍术、木香芳香化湿辟秽浊;当归、红花养血活血通络脉而化瘀生新;芫花、明矾泻水收湿。明矾溶液局部外用,能改善局部组织水肿,减少炎症渗出,达到组织修复。纵观全方,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化湿消肿、祛风杀虫、止痒的目的。本方还可用于湿疹、疥疮、皮肤瘙痒等症,弥补了内服中药治外病之不足,改变给药途径,使药物直达病所;药到病除。而且安全可靠;副作用少,病人易于接受。

附典型病例:贺某,男性,42 岁。1989年10月7日就诊。查右趾缝间肿胀、灼热、疼痛、酸臭、瘙痒,第二三趾缝间约有1cm×2cm大小的溃疡,流脓、腥臭,周围皮肤浸渍发白糜烂,患侧腹股沟淋巴结肿痛,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濡微滑,诊断为足癣合并感染。治以清热解毒、 化湿祛风、杀虫止痒、去瘀生新。投自拟苦参白鲜皮汤1剂,熏洗2次后,足掌、趾端、足背肿胀明显消退,脓液较前减少。1剂洗后能下床活动,溃疡面、趾缝间干燥、结痂、微痒,效不更方,续投2剂,皮损趋于正常,瘙痒感消失。随访未复发。

— 完 —

I 注:本文选摘自《专科专病名医临证经验丛书——皮肤病)》,李元文、张丰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本文旨在传播中医诊治思路,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请勿盲目试用!(感谢您的关注,传播中医文化,感受中医力量,让更多的人受益~)

0 阅读:11

缪老说知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