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茶诗解析:孟浩然《清明即事》

青牛君说普洱茶 2023-04-04 21:40:42

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热爱中国茶,打造传世品。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分享。本文包含:中国诗歌与茶诗/孟浩然其人/主要茶诗作品/创作背景/原诗及注释

中国诗歌与茶诗

诗歌在中国已绵延数千年。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为后世诗歌创作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和艺术底蕴。我国诗歌史上也诞生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和高山仰止的诗人。

白居易(772-846)

以茶入诗,最早为西晋文学家、冯翊太守孙楚(约218-293)的《出歌》,距今约一千七百年。茶诗创作在唐以前存世屈指可数。在唐宋达到顶峰,白居易、苏轼等名篇佳作流传不衰。

孟浩然其人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派开山之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有志用世,但应进士不第,两次入京谋仕均无所获。短时间任张九龄幕僚后,归隐终身。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主要茶诗作品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隐逸,鲜有茶诗问世。当然可能与陆羽8岁时孟浩然即已仙逝,茶文化在当时并未流行有关。据《全唐诗》所见,《清明即事》为孟浩然唯一一首可以称为茶诗的作品。

本诗创作背景

从本诗“空堂坐相忆”一句,写诗时孟浩然应不在京城(帝里)。孟曾在公元728年(39岁)和公元734年(45岁)两次入京求仕未获。所以,本诗当是离京后之作。《全唐诗》共收录孟浩然诗248首,从本诗排名第57首看,似应写于其第一次赴京求仕一无所获、归乡之后的清明节。诗人忆起京城车马嘈杂的清明景象,虽内心空寥,但也有所期待之意。

《清明即事》仅见于《全唐诗》,所以,后人认为并非孟浩然之作。也有人以孟诗中从未出现饮茶,仅此一次而质疑。

青牛君认为,孟浩然喜欢饮酒,其去世也与饮酒有关,诗中不乏饮酒欢娱之句。然,本诗即是写清明,自然不能饮酒,只能以茶代之,但仍落脚在无酒之“醉”;这首诗与《全唐诗》第58首《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颇有呼应。所以,青牛君仍倾向于本诗为孟浩然所作。

孟浩然 画像

原诗及注释

清明即事

帝里重清明1,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2,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3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注释】

1.帝里:皇城。古代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并称四大传统节日。

2.合:交织。

3.“花落莺飞”:此句似与首句“愁思”相悖。事实上,古代清明节,有两大意涵:追思先人、踏青春游。

我是青牛君,倾心打造传世茶品。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祝各位读者安康!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