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年的时候,南陈让隋朝给灭了,陈后主和他的兄弟们一下子就成了“亡国之人”,按常理来讲,这些人的政治前程那可就彻底没指望了。但谁能想到,在这些“亡国之人”里,居然冒出来一个宰相。他,特受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的信任,还被封为国公,那可是地位又高权力又大。嘿,陈后主最幸运的这个弟弟到底是谁?
有个人叫陈叔达,字子聪,他是陈宣帝的第十六个儿子,是陈后主陈叔宝的弟弟。陈叔达特别有才学,模样和举止都很棒,在陈朝的时候被封为义阳王。陈叔达十几岁时,有一回陪着陈后主去参加宴会,他当场就写了十韵的诗,拿起笔一下子就写好了,这可把尚书仆射徐陵给惊到了,对他连连赞叹。从那以后,陈叔达在南陈就担任过侍中、丹阳尹、都官尚书这些官职。
南陈没了的时候,陈叔达才十八岁,就跟着哥哥陈后主到长安去了。好长一段时间,都没给他安排个啥官职。一直等到隋炀帝大业那阵儿,他才被封了个内史舍人,没过多久又外放到绛郡做通守去了。陈叔达是皇室出身,接受过很好的教育,尤其是文书这块儿,那绝对是顶尖的人才。但就因为他身份特殊,隋朝皇帝就不咋重用他。
617年的时候,李渊在晋阳举兵,这下子陈叔达转运的机会可就来!李渊的大军到了绛郡,陈叔达,他都没抵抗,直接就开城投降归顺了,为啥?他也看不惯隋朝的统治呗。李渊老早就晓得陈叔达有本事,马上就“授丞相府主簿,封汉东郡公”,还让陈叔达和温大雅一块儿掌管机密事儿。打这以后,李渊发的那些军书、赦令,还有禅代文诰,大多都是陈叔达写的。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陈叔达被封黄门侍郎,接着在皇帝身旁继续效力。到了第二年,他兼任纳言,成了唐朝宰相,再过两年就担任侍中了。陈叔达这人“明辩,善容止,每有敷奏,缙绅莫不属目”。那些到长安游玩的江南名士,陈叔达没少向朝廷推荐。622年的时候,陈叔达被封江国公。李渊还专门下旨,把陈叔达等同于“太原元谋功臣”。
唐朝把天下统一了之后,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绷了。李世民被李建成、李元吉还有后宫那边的人给诋毁了,李渊一听就信了,还打算惩处李世民。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陈叔达站出来了。他跟李渊讲:“秦王对天下那可是立了大功的,可不能把他给废黜了。再说了,秦王性子很刚烈的,要是再打压他,恐怕他会因为太过忧虑愤怒而生病,万一有个什么意外,陛下您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李渊听了这话,这才算了。
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就给陈叔达加封了光禄大夫。后来,陈叔达跟萧瑀吵了架,官职就被免掉了。说实在的,李世民对陈叔达还是挺照顾的。那时候陈叔达的妈妈去世了,他自个儿又生着病,于是李世民专门下旨“禁绝吊宾”。没过多久,陈叔达又因为“闺庭不理”被人弹劾。李世民想着陈叔达的名声,“不想把他的罪行弄得人尽皆知,就让他以散秩的身份回府了”。到了635年,陈叔达生病死了,死的时候6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