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有时就是这样:寻常日子的秋日,也会在阳光下昏昏欲睡,静静发出街市的微鼾,甚至令人觉得被画符点咒,穿越到了几个世纪前的时空。
有这种奇怪的穿越感,全因集镇一隅的木质塔楼。
塔楼在烟火里,却没有人烟;它置身嘈杂人声,却一语不发。
问了镇里人,方知它年逾千岁。
闪着赤褐的青砖基座上,翻修的印痕隐约可见,大概是历朝历代都有重修的缘故。
塔楼是供奉佛道,还是用来镇妖伏怪?镇里人语焉不详,只是含糊地说:里面有文昌阁。
塔楼一共三层,二三层被封死了。镇里人说,当年该破的破,该扫的扫,如今上面什么也没有。
走进一层的文昌阁,当是昔日表彰状元秀才的“荣誉室”,柱板上依稀当年的文魁风流。往里探头一看,除了几块牌匾,空无一物。
在一层方形的廊道上轻轻走着,向外张望,发现塔楼被尘世风景包围了,四下都是公房民居。现代的高楼大院,个头早就压过了它,把它挤迫得仿佛伛偻老人。
楼前老榕树,直指喧嚣的街道,走进走出的商品社会,步履虽轻,却大踏步迈进。
着实为塔楼捏把汗,再这么挤下去,没准就把它挤上天了,落户天上的魁星。
塔楼不是风景,它只是在睡,睡得没完没了,落满了看不见的风尘。它与世隔绝,几十米外挨着的乡里人家,恍若百里之遥,蒙上重重帘幕,比梦还难亲近。
乡里人家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它太老了,老到已经进入风里,正像镇里人说的:它不能烧香,不能祭拜,不能登楼,有什么用?还占用了中心地块,浪费了商业开发的机会。
塔楼不能祈求许愿,护佑乡民风调雨顺;不能观山赏水,饱览“欲穷千里目”的空阔;不能稳牢风水,神助资产升值发财致富;至于承载文昌,早就湮没在浓郁的商业烟尘里。
塔楼能够做的,就是提供了留存的风物,见证了小镇的历史,就像现代化大厅里,一尊默然伫立的出土青铜,一抹锈迹斑斑的沧桑感。
唯有塔楼,小镇才能跟自己的历史连线,这就是塔楼的大用。
老,就是塔楼的亮色和价值。
幸运的是,塔楼列入当地政府的重修计划。
想到重修,就想到塔楼的古旧青砖基座,改换成浇灌的混凝土,不禁打了个寒颤,心理上,对现代重建的古建筑赝品,有一种本能排斥和思想忤逆。
人间的塔楼,大多依山傍水,临湖临江,登楼凭栏极目,万里山河尽收眼底,任意抒情怀古,一如崔颢黄鹤楼的“白云千载空悠悠”。
小镇的塔楼,坐落市井,非佛非道,儒风无存,四下皆错落房屋,走不出人烟的视野,它拿什么取悦四方乡邻?
想起唐朝的一天,长安大雁塔,来了五个诗人,他们居高临下,俯览京都城阙,眺望千里秦川,纷纷即兴吟诗。
时值天宝十一年,离“安史之乱”还有三年。
大唐动乱的风雨凶兆隐现,情感浓烈的杜甫,有远见,却拿不出高见,只能万分忧虑于诗中:“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醉心佛理的岑参,一切都看开了,一味叹赏佛塔的高峻奇美,一句“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大不了弃官归隐,悠游林泉。
入世既深的高适,放不下现实人间,高调抒展抱负的情怀:“宫阙皆户前,山河尽檐向”,“输效独无因,斯焉可游放。”
同为登塔,几个诗人感想迥异,是诗品使然,还是气性使然?
同为观塔,镇里人认为它无用,有人却觉得它有大用。
也许,这就是同一事物,不同的人眼里,就会有不同的际遇、不同的价值。物随心转,境由心造,心态折射人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世界就是什么样的。
庄子与惠子的论辩中,提出著名的“无用之用”论,在庄子看来,世间没有绝对的无用,只有不同的看待方式。
有用无用,往往就在一念之间,就在人的意识状态里。
千年之后,在南方小镇的木质塔楼下,感受到的只有孤独。
它老,所以孤独。